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颜宏霖专利>正文

一种扣具结构以及包含其的组合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6279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扣具结构以及包含其的组合件,所述扣具结构用于闭合可启闭的吸管,所述吸管包括管体及与所述管体相连接且可启闭的接合部,所述扣具结构包括本体、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穿设于所述本体,其中,所述第一通孔的形状对应所述管体外侧的形状;以及所述第二通孔,穿设于所述本体,其中,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旁,并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且其中,所述第二通孔的形状对应所述接合部外侧的形状。状对应所述接合部外侧的形状。状对应所述接合部外侧的形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扣具结构以及包含其的组合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扣具结构,尤其关于一种适用于可启闭吸管的扣具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基于环境保护的缘故,各国纷纷提出「减塑」相关的政策,包括禁用塑料袋或塑料吸管等。
[0003]有关塑料吸管的替代方案,包括纸吸管或其他替代纤维制成的吸管,但这些仍然属于一次性吸管。因此,利用玻璃、不锈钢、硅胶等材质制成的可重复使用的吸管即受到大众瞩目。
[0004]然而,前述可重复使用的吸管具有卫生的疑虑,吸管的管状内壁不易清洁,也不易判断是否清洗干净。市面上推出一种可拆洗的环保吸管,可将所述吸管摊平后清洁,使用时须再将所述吸管的接合结构闭合,但其接合结构的操作不易,提高了所述环保吸管的使用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易于操作的接合结构的吸管。
[0006]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扣具结构,有助于令可启闭的吸管的接合结构快速闭合。
[0007]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扣具结构,用于闭合可启闭的吸管。
[0008]所述吸管包括管体及与所述管体相连接且可启闭的接合部;而所述扣具结构包括本体、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0009]其中,所述第一通孔穿设于所述本体,其中,所述第一通孔的形状对应所述管体外侧的形状。
[0010]而所述第二通孔穿设于所述本体,其中,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旁,并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且其中,所述第二通孔的形状对应所述接合部外侧的形状。
[0011]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实质上与所述管体的外缘的直径相同。
[0012]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实质上与所述接合部闭阖时的宽度相同。
[0013]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扣具结构还包括收纳盒,其中,所述收纳盒连接于所述本体。
[0014]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扣具结构还包括第三通孔、第四通孔和间隔部。
[0015]所述第三通孔穿设于所述本体;所述第四通孔穿设于所述本体,其中,所述第四通孔位于所述第三通孔旁,并与所述第三通孔连通。
[0016]所述间隔部设置在相连通的所述第三通孔及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相连通的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之间。
[0017]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通孔或第四通孔的孔径小于或大于所述第一通孔或第二通孔的孔径。
[0018]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扣具结构还包括第五通孔,穿设于所述本体,其中,所述第五
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以及间隔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五通孔之间。
[0019]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五通孔的孔径小于或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
[0020]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具有可启闭吸管及扣具结构的组合件。
[0021]所述可启闭吸管包括管体和接合部。
[0022]其中,所述管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分别形成开口,所述管体包括管壁,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其中,所述管壁具有第一侧边和对应所述第一侧边的第二侧边。
[0023]所述接合部设置于所述管壁,其中,所述接合部包括第一扣件和对应所述第一扣件的第二扣件,所述第一扣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侧边,以及所述第二扣件设置于所述第二侧边,所述第一扣件可开阖地与所述第二扣件接合,所述第一扣件与所述第二扣件接合后具有一默认的宽度。
[0024]所述扣具结构包括本体、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0025]所述第一通孔穿设于所述本体,其中,所述第一通孔的形状对应所述管体外侧的形状。
[0026]所述第二通孔穿设于所述本体,其中,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旁,并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且其中,所述第二通孔的形状对应所述接合部外侧的形状。
[0027]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实质上与所述管体的直径相同。
[0028]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实质上与所述第一扣件接合所述第二扣件时的宽度相同。
[0029]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扣具结构还包括收纳盒,其中,所述收纳盒连接于所述本体。
[0030]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扣具结构还包括第三通孔、第四通孔和间隔部。
[0031]所述第三通孔穿设于所述本体;所述第四通孔穿设于所述本体,其中,所述第四通孔位于所述第三通孔旁,并与所述第三通孔连通。
[0032]所述间隔部设置在相连通的所述第三通孔及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相连通的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之间。
[0033]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通孔或第四通孔的孔径小于或大于所述第一通孔或第二通孔的孔径。
[0034]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组合件还包括第一可启闭吸管及第二可启闭吸管,其中,所述第一可启闭吸管的管体外侧的形状对应所述第一通孔的形状,所述第一可启闭吸管的接合部外侧的形状对应所述第二通孔的形状,且其中,所述第二可启闭吸管的管体外侧的形状对应所述第三通孔的形状,所述第二可启闭吸管的接合部外侧的形状对应所述第四通孔的形状。
[0035]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通孔或第四通孔的孔径小于或大于所述第一通孔或第二通孔的孔径。
[0036]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扣具结构还包括第五通孔,穿设于所述本体,其中,所述第五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以及间隔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五通孔之间。
[0037]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五通孔的孔径小于或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
[0038]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组合件还包括第一可启闭吸管及第二可启闭吸管,其中,所述第一可启闭吸管的管体外侧的形状对应所述第一通孔的形状,所述第一可启闭吸管的接合
部外侧的形状对应所述第二通孔的形状,且其中,所述第二可启闭吸管的管体外侧的形状对应所述第五通孔的形状,所述第二可启闭吸管的接合部外侧的形状对应所述第二通孔的形状。
[0039]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五通孔的孔径小于或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
[0040]相较于先前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扣具结构,可以对应具有接合结构的可启死循环保吸管,俾令使用者能够快速地将所述可启死循环保吸管的接合结构闭合。藉由本技术的扣具结构,可提升所述具有接合结构的可启闭吸管的使用便利性。
附图说明
[0041]图1a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扣具结构的示意图。
[0042]图1b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可启闭吸管的俯视示意图。
[004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包括扣具结构和可启闭吸管的组合件的示意图。
[004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可启闭吸管的另一示意图。
[0045]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扣具结构的示意图。
[0046]组件标号说明:
[0047]10
ꢀꢀꢀꢀꢀꢀꢀꢀ
扣具结构
[0048]100
ꢀꢀꢀꢀꢀꢀꢀ
本体
[0049]110
ꢀꢀꢀꢀꢀꢀꢀ
第一通孔
[0050]12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扣具结构,用于闭合可启闭的吸管,所述吸管包括管体及与所述管体相连接且可启闭的接合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具结构包括:本体;第一通孔,穿设于所述本体,其中,所述第一通孔的形状对应所述管体外侧的形状;以及第二通孔,穿设于所述本体,其中,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旁,并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且其中,所述第二通孔的形状对应所述接合部外侧的形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实质上与所述管体的外缘的直径相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扣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实质上与所述接合部闭阖时的宽度相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具结构还包括收纳盒,其中,所述收纳盒连接于所述本体。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扣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具结构还包括:第三通孔,穿设于所述本体;第四通孔,穿设于所述本体,其中,所述第四通孔位于所述第三通孔旁,并与所述第三通孔连通;以及间隔部,设置在相连通的所述第三通孔及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相连通的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之间。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扣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孔之孔径小于或大于所述第一通孔,或所述第四通孔之孔径小于或大于所述第二通孔之孔径。7.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扣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具结构还包括:第五通孔,穿设于所述本体,其中,所述第五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以及间隔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五通孔之间。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扣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通孔的孔径小于或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9.一种具有可启闭吸管及扣具结构的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启闭吸管包括:管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分别形成开口,所述管体包括管壁,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其中,所述管壁具有第一侧边和对应所述第一侧边的第二侧边;以及接合部,设置于所述管壁,其中,所述接合部包括第一扣件和对应所述第一扣件的第二扣件,所述第一扣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侧边,以及所述第二扣件设置于所述第二侧边,所述第一扣件可开阖地与所述第二扣件接合,所述第一扣件与所述第二扣件接合后具有一默认的宽度;其中所述扣具结构包括:本体,第一通孔,穿设于所述本体,其中,所述第一通孔的形状对应所述管体外侧的形状;以及第二通孔,穿设于所述本体,其中,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旁,并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宏霖
申请(专利权)人:颜宏霖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