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颜宏霖专利>正文

吸管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6702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管改良结构,其包括管体及接合部,其中该管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该第一端和该第二端分别形成开口;该管体包括管壁,该管壁位于该第一端和该第二端之间;该接合部设置于该管壁,该接合部的厚度大于该管壁的厚度;该接合部包括第一扣件和对应该第一扣件的第二扣件,其中该第一扣件是可开阖地与该第二扣件接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管改良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管的改良结构,尤其关于一种具有接合结构的吸管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基于环境保护的原因,各国纷纷提出「减塑」相关的政策,包括禁用塑料袋或塑料吸管等。有关塑料吸管的替代方案,包括纸吸管或其他替代纤维制成的吸管,但这些仍然属于一次性吸管。因此,利用玻璃、不锈钢、硅胶等材质制成的可重复使用的吸管即受到大众瞩目。然而,前述可重复使用的吸管具有卫生的疑虑,吸管的管状内壁不易清洁,也不易判断是否清洗干净。因此,台湾新型专利第M576836号即提出了一种可拆洗的环保吸管,可将该吸管摊平后清洁,使用时须再将该吸管闭合,但其闭合结构的操作有其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易于操作的接合结构的吸管。本技术的吸管改良结构,包括管体和接合部。其中,该管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该第一端和该第二端分别形成开口;其中,该管体还包括管壁,该管壁位于该第一端和该第二端之间。该接合部设置于该管壁,其中,该接合部的厚度大于该管壁的厚度;其中,该接合部还包括第一扣件和对应该第一扣件的第二扣件,其中该第一扣件是可开阖地与该第二扣件接合。于一实施例中,该接合部的长度实质上与该管壁的长度相同。于一实施例中,该管壁具有内侧面和相对于该内侧面的外侧面,其中,该接合部靠近该内侧面的一侧实质上与该内侧面对齐,以使该接合部凸出于该外侧面。于一实施例中,该接合部与该管体为一体成型。于一实施例中,该管壁具有第一侧边及相对的第二侧边,且其中,该第一扣件设置于该第一侧边并自该第一端延伸至该第二端,以及该第二扣件设置于该第二侧边并自该第一端延伸至该第二端。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扣件包括凹槽,该凹槽沿着该第一扣件设置于其上,其中,该凹槽具有开口,该开口朝向该第二扣件。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二扣件包括凸出结构,该凸出结构沿着该第二扣件设置于其上,其中,该凸出结构朝向该第一扣件。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扣件还包括二辅助件,该二辅助件沿着该第一扣件分别设置于该开口的两侧,各该辅助件朝向该第二扣件延伸。于一实施例中,该凸出结构包括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该第一凸出部沿着该第二扣件设置,该第二凸出部沿着该第二扣件并设置于该第一凸出部上,其中,该第二凸出部实质上对应于该凹槽以及该第一凸出部实质上对应于该辅助件。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二凸出部具有延伸部,其中,该延伸部的宽度大于该第一凸出部的宽度。于一实施例中,该延伸部的宽度小于或等于该接合部的厚度。于一实施例中,该二辅助件分别形成向该管壁两侧延伸的弯曲结构,且该二辅助件朝向外部的前端分别形成有面向该凹槽的勾部。于一实施例中,该二辅助件的勾部的间距小于该第二凸出部的延伸部的宽度且大于或等于该第一凸出部的宽度。相较于先前技术,本技术的吸管改良结构包括管体和接合部。其中,该接合部设置于该管壁,且该接合部的厚度大于该管壁的厚度;该较厚的接合部使该第一扣件轻易地可开阖地与该第二扣件接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使用状态图。组件标号说明:10管体10a第一端10b第二端11管壁11a内侧面11b外侧面11c第二侧边20接合部21第一扣件211凹槽212辅助件2121勾部22第二扣件221凸出结构2211第一凸出部2212第二凸出部22121延伸部d间距t1~t4厚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藉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艺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艺的人士的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内」、「外」、「底」及「一」等用语,也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也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合先叙明。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本技术提供一种吸管改良结构,包括管体10和接合部20。其中,该管体10可具有第一端10a和第二端10b,该第一端10a和该第二端10b可分别形成开口;其中,该管体10可进一步包括管壁11,该管壁11位于该第一端10a和该第二端10b之间。该接合部20可设置于该管壁11,其中,该接合部20的厚度t2可大于该管壁11的厚度t1。该接合部可进一步包括第一扣件21和对应该第一扣件21的第二扣件22,其中该第一扣件21可开阖地与该第二扣件22接合。于一实施例中,该接合部的长度实质上可与该管壁的长度相同。于一实施例中,该管壁11可具有内侧面11a和相对于该内侧面11a的外侧面11b,其中,该接合部20靠近该内侧面11a的一侧实质上可与该内侧面11a形成一共平面,且该接合部20可凸出于该外侧面11b,如图3所示。于一实施例中,该接合部20与该管体10可为一体成型。于一实施例中,该管壁11可具有第一侧边(未标示于图上)及相对的第二侧边11c,且其中,该第一扣件21可设置于该第一侧边并自该第一端10a延伸至该第二端10b,以及该第二扣件22可设置于该第二侧边11c并自该第一端10a延伸至该第二端10b。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扣件21可包括凹槽211,该凹槽211可沿着该第一扣件21设置于其上,其中,该凹槽211可具有开口(未标示于图中),该开口可朝向该第二扣件22。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二扣件22可包括凸出结构221,该凸出结构221可沿着该第二扣件22设置于其上,其中,该凸出结构221可朝向该第一扣件21。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扣件21可进一步包括二辅助件212,该二辅助件可沿着该第一扣件21分别设置于该开口的两侧,各该辅助件可朝向该第二扣件22延伸。于一实施例中,该凸出结构221可包括第一凸出部2211和第二凸出部2212,该第一凸出部2211可沿着该第二扣件22设置,该第二凸出部2212可沿着该第二扣件22并设置于该第一凸出部2211上,其中,该第二凸出部2212实质上对应于该凹槽211以及该第一凸出部2211实质上对应于该辅助件212。于前述该辅助件212分别为向该开口内侧凸伸勾部的实施例中,于优选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管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改良结构包括:/n管体,所述管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分别形成开口;其中,所述管体包括:/n管壁,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以及/n接合部,设置于所述管壁,其中,所述接合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管壁的厚度;其中,所述接合部包括:/n第一扣件和对应所述第一扣件的第二扣件,其中所述第一扣件是可开阖地与所述第二扣件接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管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改良结构包括:
管体,所述管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分别形成开口;其中,所述管体包括:
管壁,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以及
接合部,设置于所述管壁,其中,所述接合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管壁的厚度;其中,所述接合部包括:
第一扣件和对应所述第一扣件的第二扣件,其中所述第一扣件是可开阖地与所述第二扣件接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管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部的长度实质上与所述管壁的长度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管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壁具有内侧面和相对于所述内侧面的外侧面,其中,所述接合部靠近所述内侧面的一侧实质上与所述内侧面对齐,以使所述接合部凸出于所述外侧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管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部与所述管体为一体成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管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壁具有第一侧边及相对的第二侧边,且其中,所述第一扣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侧边并自所述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扣件设置于所述第二侧边并自所述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管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件包括凹槽,所述凹槽沿着所述第一扣件设置于其上,其中,所述凹槽具有开口,所述开口朝向所述第二扣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宏霖
申请(专利权)人:颜宏霖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