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次生自反力结构的预反力及其计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结构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次生自反力结构的预反力及其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为了分析确定结构构件在结构中的合理性及结构可行性,通常通过计算结构构件在结构中承受的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包括反力、内力、位移、变形、应力及应变等)来判断。
[0003]次生自反力结构是指拱、拱架等之类的结构在其对称支座连接处存在与所受荷载方向垂直的,表现为与荷载无关的成对支座反力,成对的支座反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自相平衡,故称为次生自反力结构。传统的次生自反力结构的支座连接方式通常有两种形式:铰接和刚接,且制作铰接或刚接时,情其连接刚度一次生成,基于此计算结构的受力。也就是说,结构构件的支承状态是一次生成的单一状态,且在单一状态下承受全载。采用这种方式,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支座次生自反力,也就是结构构件传给支承的作用力,往往幅值很大,且分布不均。由于次生自反力结构构件的这种次生反力较大,容易导致次生自反力结构的支承体经济性较差,甚至出现误判结构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次生自反力结构的预反力及其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计算所述次生自反力结构所要承受的荷载;解除所述次生自反力结构的两对称支座的全部或部分约束,以使所述次生自反力结构的两对称支座在解除所述全部或部分所述约束后为第一连接状态,在所述次生自反力结构上施加预载;在所述次生自反力结构的两对称支座添加不少于解除的所述约束个数的约束,以使所述次生自反力结构的两对称支座由所述第一连接状态调整为所述第二连接状态,卸除所述预载以及在所述次生自反力结构上施加所述荷载;基于所述预载计算所述次生自反力结构在所述第一连接状态下的反力,基于卸除所述预载以及施加的所述荷载计算所述次生自反力结构在所述第二连接状态下的反力,以及叠加所述第一连接状态下的反力以及第二连接状态下的反力得到目标反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荷载为集中荷载和/或均布荷载,所述预载为效应方向与所述荷载效应方向一致的荷载和作用,所述预载包括分布荷载、集中荷载、挂载、压力、拉力、张拉、对压、对拉、支座位移以及温度作用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多种的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荷载为q,所述预载为p,其中,p/q<μ,μ为预载系数,且μ≤1。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除所述次生自反力结构的两对称支座的全部或部分约束,以使所述次生自反力结构的两对称支座在解除所述全部或部分所述约束后为第一连接状态,在所述次生自反力结构上施加预载,包括:调整所述次生自反力结构的两对称支座的连接状态为传统连接状态;计算所述次生自反力结构的两对称支座在所述传统连接状态下的所述约束的个数;根据所述约束的个数在所述次生自反力结构的两对称支座解除所述全部或部分所述约束;根据所述荷载对所述预载进行取值;在所述次生自反力结构上施加所述预载。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载作用下,所述次生自反力结构的两对称支座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满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