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烟检测装置及油烟检测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5782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烟检测装置及油烟检测系统,通过在气室腔体一侧设置连通的气道腔体可实现对进入油烟检测装置的被测气流进行分流,使得大部分的被测气流直接通过主流道流出油烟检测装置,只有一部分被测气流经过进气孔进入至气室腔体的进气腔体内;能够降低进入至气室腔体内的被测气流的流量,降低了被测气流对油烟检测传感器的污染,延长油烟检测装置的寿命,被测气流进入气室腔体,能够免受排烟管道气流波动干扰,形成比排烟管道更加平稳的气流环境,达到提高油烟检测精度的技术效果。通过在进气腔体内设置加热模块对被测气流进行加热,消除水汽对油烟检测精度的影响。本装置能够适应不同的流量工况、抗高湿、使用鞘气进行长效保护。气进行长效保护。气进行长效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烟检测装置及油烟检测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油烟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油烟检测装置及油烟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餐饮业的油烟中含有大量颗粒物,如果不经净化直接排入大气,会给环保和民众健康带来巨大威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于环境保护日益重视,为了减缓餐饮业油烟对环保和民众健康带来的巨大威胁,环保监管部门要求餐饮业加装油烟净化器,以滤除油烟中的颗粒物,并且为了保证监管效果,在许多城市监管部门在餐饮单位的油烟排放口加装了油烟颗粒检测装置以对餐饮单位的油烟排放浓度进行监测。
[0003]目前常见的油烟检测方式包括激光散射法、光学吸收法和声音检测法等,专利文献CN104142288B中公开了一种油烟浓度检测装置,其通过采集炒菜声音,将经音频处理模块处理的声音信号,与油烟机控制模块内置的基准油烟信号进行比较来判断油烟浓度的大小,由于油烟浓度检测装置设置在油烟吸排通道外,能够避免烟道内的高浓度油烟对油烟检测装置造成直接冲击,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但其难以区别烹饪的声音和厨房其他噪声,因此其不能准确判断油烟的浓度,并且其只能测量厨房内部的油烟浓度,而不能用来测量排放至大气中的油烟浓度。
[0004]为了测量排放至大气中的油烟浓度,专利文献CN103969327A中公开了一种超声波油烟浓度传感器,包括一对超声波换能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连接杆,两个超声波换能器之间为开放型油烟检测通道,根据超声波在油烟中的传播速度计算油烟浓度的大小,虽然其灵敏度高、能够抗油烟粘附,但油烟中温度和湿度均较高,超声信号受温湿度干扰较大,导致油烟检测结果精度低。
[0005]为了消除温湿度干扰对油烟浓度测量精度的影响,专利文献 CN101290282中公开了一种采用光学吸收法测量油烟浓度的装置,其通过在油烟烟囱口处相互正对地放置光源发射装置和光电转换装置,使油烟从两个装置之间的间隙流过;光源发射装置发出的光经过油烟的吸收、反射和折射后到达光电转换装置;光电转换装置根据检测的光信号的强弱变化来实时检测油烟的浓度变化。本方案成本低,结构简单,但其直接将光源发射装置和光电转换装置设置在烟囱口的两侧,输出信号受排烟管道内湿度以及气流流速的影响较大,油烟探测精度难以保证,并且长期受到高浓度油烟气流的直接冲击,容易损坏。
[0006]为了延长油烟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使采样气流更加平稳,专利文献 CN110906395A以及专利文献CN210090256U中均公开了通过风扇对被测油烟气流进行抽取,然后将抽取的被测油烟气流和空气或者不含油烟的零气进行混合稀释,并对混合后的气流进行检测的方法,虽然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油烟检测装置长时间受到高浓度油烟冲击,延长油烟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受气流流速的影响小。但其需要配合流量计以及阀门使用,导致装置可靠性差、成本高。
[0007]因此市场上需要一款抗高湿度、能够适应不同流量工况,测量精度高、可靠性高并
且长寿命的油烟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有鉴于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烟检测装置及油烟检测系统,可对大部分的油烟被测气流进行分流,降低进入至气室腔体内的被测气流的流量,降低了被测气流对油烟检测传感器的污染,延长油烟检测装置的寿命,被测气流进入气室腔体,能够免受排烟管道气流波动干扰,形成比排烟管道更加平稳的气流环境,提高了油烟检测精度,利用加热元件和导热模块对被测气流进行加热,消除被测气流中的水汽对油烟检测精度的影响,从而达到提高油烟检测精度的技术效果。
[0009]第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油烟检测装置,包括气室腔体、油烟检测传感器以及气道腔体;
[0010]所述气室腔体呈中空设置并且具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油烟检测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气室腔体中;
[0011]所述气道腔体呈中空设置并且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气道腔体内部形成主流道,所述气道腔体和所述气室腔体通过所述进气孔和所述出气孔连通,所述进气孔用于分流所述气道腔体内的被测气流至所述油烟检测传感器,所述出气孔用于输出所述油烟检测传感器检测后的被测气流返回至所述气道腔体。
[0012]还包括加热模块,用于对进入所述气室腔体内的被测气流加热。
[0013]还包括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设于所述气室腔体内,将所述气室腔体间隔为进气腔体和出气腔体,所述进气腔体与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出气腔体与所述出气孔连通,所述分隔板贯穿设有通孔,所述进气腔体和所述出气腔体通过所述通孔进行连通,所述油烟检测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出气腔体中。
[0014]加热模块包括加热元件以及导热模块;
[0015]所述导热模块设于所述进气腔体的侧边,在所述导热模块与所述气室腔体的侧板之间设置所述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发出的热量通过所述导热模块传导至所述进气腔体,用以对进入至所述进气腔体内的被测气流加热。
[0016]还包括分隔条,所述分隔条设于所述进气腔体内、且与所述进气腔体相对的两侧壁相抵接,以使所述进气腔体形成U形流道,所述U形流道一端与所述进气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通孔连通。
[0017]所述导热模块端部与所述进气腔体内侧壁相抵接,所述导热模块侧壁与所述分隔条相抵接,所述导热模块部分位于所述U形流道上游、另一部分位于所述U形流道下游。
[0018]所述气道腔体与所述气室腔体可拆卸连接。
[0019]所述气室腔体和所述气道腔体之间设有密封泡棉,所述密封泡棉粘接于所述气室腔体上,所述密封泡棉与所述进气孔、所述出气孔相对的位置均设有穿孔。
[0020]第二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油烟检测系统,包括抽气泵以及如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油烟检测装置,所述抽气泵与所述油烟检测装置出气口相连。
[0021]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气室腔体一侧设有连通的气道腔体,气道腔体可对进入油烟检测装置的大部分被测气流进行分流,使得大部分的被测气流直接通过主流道流出油烟检测装置,只有一部分被测气流经过进气孔进入
至气室腔体的进气腔体内;能够降低进入至气室腔体内的被测气流的流量,降低了被测气流对油烟检测传感器的污染,延长油烟检测装置的寿命,被测气流进入气室腔体,能够免受排烟管道气流波动干扰,形成比排烟管道更加平稳的气流环境,提高了油烟检测精度。通过在进气腔体设有加热元件和导热模块,可对被测气流进行加热,消除被测气流内的水汽对油烟检测精度的影响,能够提高油烟检测精度。使用鞘气进行长效保护,进一步延长了油烟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油烟检测装置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图1中油烟检测装置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0024]图3是图1中气室腔体和气道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图1中油烟检测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0026]图5是图1中气室腔体(隐去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室腔体、油烟检测传感器以及气道腔体;所述气室腔体呈中空设置并且具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油烟检测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气室腔体中;所述气道腔体呈中空设置并且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气道腔体内部形成主流道,所述气道腔体的主流道和所述气室腔体通过所述进气孔和所述出气孔连通,所述进气孔用于分流所述气道腔体内的被测气流至所述油烟检测传感器,所述出气孔用于输出所述油烟检测传感器检测后的被测气流返回至所述气道腔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模块,用于对进入所述气室腔体内的被测气流加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设于所述气室腔体内,将所述气室腔体间隔为进气腔体和出气腔体,所述进气腔体与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出气腔体与所述出气孔连通,所述分隔板贯穿设有通孔,所述进气腔体和所述出气腔体通过所述通孔进行连通,所述油烟检测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出气腔体中。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模块包括加热元件以及导热模块;所述导热模块设于所述进气腔体的侧边,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友辉刘志强喻为贵邱诗寒
申请(专利权)人:四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