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式土壤溶液提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5738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土壤溶液提取器,包括负压腔筒和取样管,两者借助螺纹连接;且取样管伸入负压腔筒的一端设置单向阀,取样管的自由端借助螺纹固定钻头;负压腔筒包括便于抽拉空气的手柄、拉杆和活塞;其中,手柄固定在拉杆的端部,拉杆另一端设置活塞,活塞沿着负压腔筒上下滑动,在负压腔筒侧壁设有出水口;取样时借助钻头钻入土壤中,然后将上部的负压腔筒抽拉成负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土壤溶液经过取样管端部集水口分布的进水孔抽取到负压腔筒内,从出水口流出收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易于操作。易于操作。易于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土壤溶液提取器


[0001]本技术属于环境
,特别涉及一种土壤溶液提取器。

技术介绍

[0002]土壤溶液(soil solution)是土壤中的液相部分,其中溶有多种无机和有机的化合物。它们的组成和性质,受土壤母质、气候、地形和生物的制约而经常变化,反过来又影响土壤形成、发育和植物生长。土壤溶液中的物质,有的可在不同程度上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而产生正吸附,有的又可能增加溶液的表面张力而产生负吸附。因此,离土粒表面不同距离部位的土壤溶液,其组成和浓度均有差别,从而为根毛提供可选择的液相部位。浓度过稀,植物不能得到充分的营养;浓度过大,会阻碍植物吸水;其中含有较多有害盐类时,能引起土壤盐渍化。因此,土壤溶液在农学、生态学、植物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0003]如何快速有效地提取出土壤溶液对科学研究具有重要促进。特别是针对盆栽试验,对于目前盆栽试验中提取表层土壤溶液并没有简单有效的设备与方法。比如陕西理工学院专利技术的土壤水取样仪(公开号CN203672661U),包含马达、电泵、多个液压缸、多个压码、多个钢筒、多个底座和多个取样瓶,马达通过电泵驱动多个液压缸,每个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压码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压码的另一端与钢筒的上开口端对应设置,钢筒的下开口端装在底座上,底座上开有若干个过滤孔,底座装在对应的取样瓶内且二者卡接;它出水速度快,操作简单,所要求的土壤含水量下限值较低。该装置成本较高,需要采样土壤异位检测,破坏原有的土壤结构,不能适用于单纯提取土壤溶液,不破坏土壤的目的。再比如河海大学专利技术的即插式饱和土壤溶液提取器(公开号CN205300997U),包括吸液装置、吸液管、以及带空腔的透水管,所述吸液管的一端伸入透水管的空腔内,另一端与所述的吸液装置相连通,所述透水管的下端连接有锥形头,所述的锥形头具有与透水管空腔相连通的收集腔。本技术可直接插入饱和土壤中,即插即用,非常方便,同时还能够提高提取溶液的质量。采用特殊设计的透水管,土壤中的饱和溶液靠侧渗压力自动流入透水管中,并汇集在透水管底部,利用吸液装置,将汇集透水管底部的土壤溶液抽取出来,就可以直接进行各种相关化学分析和土壤氧含量的测定。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实用、造价廉价,且土壤溶液收集量可按需要调节的特点。该装置虽然能满足原位提取土壤溶液的要求,但是只试用于饱和土壤的溶液提取,缺乏动力系统,在土壤溶液不饱和,含水率较低时难以保证溶液提取效果。总之土壤表层溶液的提取,特别是针对在盆栽试验研究时,既需要保证原位提取,不破坏土壤结构,又需要提供动力系统,保证溶液的顺利提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土壤溶液提取器,能够实现快速、方便地提取土壤溶液。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便携式土壤溶液提取器,包括负压腔筒和取样管,两者借助螺纹连接;且取样管伸入负压腔筒的一端设置单向阀,单向阀借助支柱固定在负压腔筒内;取样管的自由端借助螺纹固定钻头。
[0007]负压腔筒包括手柄、拉杆、活塞;其中,手柄固定在拉杆的端部,拉杆另一端设置活塞,活塞沿着负压腔筒上下滑动,在负压腔筒侧壁设有出水口;
[0008]取样管包括玻璃流管、取样管身,集水口位于取样管的端部,在集水口均匀分布进水孔12。
[0009]前述的便携式土壤溶液提取器,所述的拉杆长度为筒身的1.5倍,材质为不锈钢材料,负压腔筒为聚氯乙烯材质,钻头为不锈钢材质。
[0010]前述的便携式土壤溶液提取器,所述的取样管身带有刻度。
[0011]前述的便携式土壤溶液提取器,玻璃流管为一段两端开口的渐变管,管身直径为0.5~0.8cm,开口直径为0.8~1.0cm,材质为有机玻璃。
[0012]前述的便携式土壤溶液提取器,进水孔的孔径为2~4mm,间距为1~1.5cm。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技术的土壤溶液提取器采取原位提取,不需要采取土壤样品,破坏土壤结构,只需要将设备借助钻头插入土壤层即可,能保证土壤溶液的各种理化性质和试验分析要求。
[0015](2)通过渗透压和负压系统提取土壤溶液,能保证土壤溶液的提取效果、降低提取难度。
[0016](3)结构简单,易于携带和操作,提取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便携式土壤溶液提取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便携式土壤溶液提取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所示的便携式土壤溶液提取器中集水口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1-手柄、2-拉杆、3-活塞、4-出水口、5-单向阀、6-支柱、7-筒身、8-连接部位1; 9-玻璃流管、10-取样管身、11-集水口、12-进水孔、13-钻头、a-负压腔筒、b-取样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和技术方案,下面将通过附图中所示的具体实施案例来描述本技术。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2所示,便携式土壤溶液提取器,包括负压腔筒a和取样管b两部分,两者借助螺纹连接,且取样管b伸入负压腔筒a的一端设置单向阀5,单向阀借助支柱6固定在负压腔筒a内。为了闭合性良好,单向阀直径略大于取样管身的外径。
[0024]负压腔筒包括手柄1、拉杆2、活塞3。其中,手柄固定在拉杆的端部,拉杆另一端设置活塞3,活塞沿着负压腔筒上下滑动,在负压腔筒侧壁设有出水口4。拉杆长度为筒身的1.5倍,材质为不锈钢材料,筒身、出水口采用聚氯乙烯材质。
[0025]取样管包括玻璃流管9、取样管身10、集水口11、进水孔12、钻头13。其中,钻头13为
不锈钢材质,借助螺纹固定在取样管底部,可以根据需要置换不同的尺寸规格。取样管身带有刻度(例如,10cm、15cm、20cm、25cm)为,可以通过松开螺纹进行更换。集水口11位于取样管的端部。在集水口11均匀分布进水孔12,孔径为2~4mm,间距为1~1.5cm。
[0026]玻璃流管为一段两端开口的渐变管,管身直径为0.5~0.8cm,开口直径为0.8~1.0cm,材质为有机玻璃。
[0027]取样过程如下:通过钻头将本装置向下插入土壤中,向上拉动手柄,负压腔筒中的活塞沿着腔筒内壁上滑,单向阀打开,将玻璃流管中的空气被抽取到负压腔筒中。当推动拉杆向下滑动时,单向阀关闭,空气从活塞边上溢出,如此循环几次,将玻璃流管内抽成真空。土壤溶液在渗透压的作用下流入进水孔中,再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通过玻璃流管中的负压作用而进入到负压腔筒中,当溶液积累到出水水位时,通过出水口流出,方便土壤提取液收集。
[0028]以上实施案例仅为本技术的一个实用案例,仅以说明本技术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和技术方案,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作的修改、替换、改进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式土壤溶液提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腔筒和取样管,两者借助螺纹连接;且取样管伸入负压腔筒的一端设置单向阀(5),单向阀借助支柱(6)固定在负压腔筒内;取样管的自由端借助螺纹固定钻头;负压腔筒包括手柄(1)、拉杆(2)、活塞(3);其中,手柄固定在拉杆的端部,拉杆另一端设置活塞,活塞沿着负压腔筒上下滑动,在负压腔筒侧壁设有出水口(4);取样管包括玻璃流管(9)、取样管身(10),在取样管身端部设有集水口(11),在集水口(11)均匀分布进水孔(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娜赵子龙毛欣宇邵孝候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