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纺布加工设备的张力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55630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无纺布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无纺布加工设备的张力调节装置。所述的支撑底座的上端左侧固定有固定立柱支架,固定立柱支架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的右侧设置有进料压辊,且固定立柱支架的右侧倾斜固定有两组液压伸缩座,且液压伸缩座的之间连接有连接导辊,所述的固定立柱支架下端设置有出料槽一;支撑底座的右侧滑动轨道内活动卡接有活动立柱支架,活动立柱支架的下端右侧与液压油缸连接;活动立柱支架的左侧同样设置有两组液压伸缩座、连接导辊;且活动立柱支架的中间设置有出料槽二。它采用两组支撑立柱与可伸缩调节导辊进行配合,实现两种不同方式的无纺布张力调节结构,使其能够满足生产过程中对无纺布的拉伸需求。的拉伸需求。的拉伸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纺布加工设备的张力调节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无纺布加工
,尤其是涉及无纺布加工设备的张力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纺粘法,是非织造材料生产的主要方法之一,又被称为纺丝成网法或聚合物挤压成网法。纺粘法的原理是利用化纤纺丝的方法,将高聚物纺丝、牵伸、铺叠成网,最后经针刺、水刺、热轧或自身粘合等方法加固形成非织造材料。纺粘法制作的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无纺布制作过程中,需要调节无纺布表面张力,使其表面张力达到平衡状态,以提高无纺布的质量。现有无纺布的张力调节机构,结构复杂,且不能检测纺织品张力大小的能力导致张力调节不均,可靠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无纺布加工设备的张力调节装置,它采用两组支撑立柱与可伸缩调节导辊进行配合,实现两种不同方式的无纺布张力调节结构,使其能够满足生产过程中对无纺布的拉伸需求。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支撑底座、固定立柱支架、进料口、进料压辊、液压伸缩座、连接导辊、出料槽一、滑动轨道、活动立柱支架、出料槽二、液压油缸;所述的支撑底座的上端左侧固定有固定立柱支架,固定立柱支架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的右侧设置有进料压辊,且固定立柱支架的右侧倾斜固定有两组液压伸缩座,且液压伸缩座的之间连接有连接导辊,所述的固定立柱支架下端设置有出料槽一;所述的支撑底座的右侧滑动轨道内活动卡接有活动立柱支架,活动立柱支架的下端右侧与液压油缸连接;活动立柱支架的左侧同样设置有两组液压伸缩座、连接导辊;且活动立柱支架的中间设置有出料槽二。
[0005]作为优选,所述的固定立柱支架左侧与活动立柱支架右侧的连接导辊之间错位分布。
[0006]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料压辊与固定立柱支架右侧最上层的连接导辊贴合在一起。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固定立柱支架与活动立柱支架内侧的液压伸缩座均呈斜向上45度分布。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活动立柱支架的左右平移结构实现两组张力调节方式的切换。
[0009]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它采用两组支撑立柱与可伸缩调节导辊进行配合,实现两种不同方式的无纺布张力调节结构,使其能够满足生产过程中对无纺布的拉伸需求。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张力调节方式二的示意图。
[0013]附图标记说明:支撑底座1、固定立柱支架2、进料口3、进料压辊4、液压伸缩座5、连接导辊6、出料槽一7、滑动轨道8、活动立柱支架9、出料槽二10、液压油缸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15]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技术,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技术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0016]参看如图1-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支撑底座1、固定立柱支架2、进料口3、进料压辊4、液压伸缩座5、连接导辊6、出料槽一7、滑动轨道8、活动立柱支架9、出料槽二10、液压油缸11;所述的支撑底座1的上端左侧固定有固定立柱支架2,固定立柱支架2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3,进料口3的右侧设置有进料压辊4,且固定立柱支架2的右侧倾斜固定有两组液压伸缩座5,且液压伸缩座5的之间连接有连接导辊6,所述的固定立柱支架2下端设置有出料槽一7;所述的支撑底座1的右侧滑动轨道8内活动卡接有活动立柱支架9,活动立柱支架9的下端右侧与液压油缸11连接;活动立柱支架9的左侧同样设置有两组液压伸缩座5、连接导辊6;且活动立柱支架9的中间设置有出料槽二10。
[0017]其中,所述的固定立柱支架2左侧与活动立柱支架9右侧的连接导辊6之间错位分布;所述的进料压辊4与固定立柱支架2右侧最上层的连接导辊6贴合在一起;所述的固定立柱支架2与活动立柱支架9内侧的液压伸缩座5均呈斜向上45度分布;所述的活动立柱支架9的左右平移结构实现两组张力调节方式的切换。
[0018]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如图1所示,无纺布从进料口3牵引到进料压辊4和顶端的连接导辊6之间进行夹持,然后向下牵引与左右两侧的连接导辊6外表面接触,最终从出料槽二10牵出,由于各连接导辊6之间的错位的分布对无纺布本身产生挤压式的张力拉伸,配合牵引收卷装置实现张力调节;在此过程中,还可通过液压伸缩座5的伸缩调节实现无纺布张力的调节。
[0019]如图2所示,在液压油缸11的配合下将活动立柱支架9整体后移,且将无纺布呈S形穿过各连接导辊6内侧最终从出料槽一7牵出,这种张力调节方式由挤压式张力调节变换成拉伸式张力调节。
[0020]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为:它采用两组支撑立柱与可伸缩调节导辊进行配合,实现两种不同方式的无纺布张力调节结构,使其能够满足生产过程中对无纺布的拉伸需求。
[0021]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
[0022]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无纺布加工设备的张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支撑底座(1)、固定立柱支架(2)、进料口(3)、进料压辊(4)、液压伸缩座(5)、连接导辊(6)、出料槽一(7)、滑动轨道(8)、活动立柱支架(9)、出料槽二(10)、液压油缸(11);所述的支撑底座(1)的上端左侧固定有固定立柱支架(2),固定立柱支架(2)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3),进料口(3)的右侧设置有进料压辊(4),且固定立柱支架(2)的右侧倾斜固定有两组液压伸缩座(5),且液压伸缩座(5)的之间连接有连接导辊(6),所述的固定立柱支架(2)下端设置有出料槽一(7);所述的支撑底座(1)的右侧滑动轨道(8)内活动卡接有活动立柱支架(9),活动立柱支架(9)的下端右侧与液压油缸(11)连接;活动立柱支架(9)的左侧同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华安泽亮陈再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环福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