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冷热源的恒温恒湿空调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5546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带冷热源的恒温恒湿空调机组。该技术方案将风机和供给回路分别接入板式换热器,在供给回路一侧,以自带的冷热源分别构建了供热系统和供冷系统。具体来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供热回路上串联换热介质罐,并利用电加热和余热系统分别作为热源且互为补充。另一方面,在换热介质罐的输出端分别并联供给回路及供冷回路,当进行供热时,关闭供冷回路,使换热介质在换热介质罐和板式换热器之间循环;当进行供冷时,关闭连接管及供热回路,使供冷回路直接接入供给回路,从而使板式换热器获得冷量,若干储冰仓并联在供冷回路上作为冷源。以上结构可保证较小的设备体积,而且可利用蓄冰原理缩小用电峰谷差,对优化用电结构具有积极意义。结构具有积极意义。结构具有积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带冷热源的恒温恒湿空调机组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自带冷热源的恒温恒湿空调机组。

技术介绍

[0002]空调机组,是对建筑或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成套设备。一般包括冷源/热源设备,冷热介质输配系统,末端装置等几大部分和其他辅助设备。主要包括,制冷主机、水泵、风机和管路系统。末端装置则负责利用输配来的冷热量,具体处理空气状态,使目标环境的空气参数达到一定的要求。
[0003]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央空调系统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空气处理机组是中央空调系统的核心设备,也是其冷热量的使用终端,因此其冷热量的获取方式直接决定了系统效能。目前,常规空调机组利用制冷机生产冷冻水,以满足空气处理的冷却或除湿需求,利用专门设置的空调热源(如燃油燃气锅炉等)生产热水或蒸汽,以满足空气处理的再热或加热需求。这一方案主要适用于大型中央空调系统,是最传统的方案,但其占地面积大,初投资高,运行不节能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开发一种自带冷热源的空调机组,则有望缓解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自带冷热源的恒温恒湿空调机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机组的常规冷热源方案,其设备体积较大、占地面积较大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如何进一步优化空调机组的用电结构。
[0006]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自带冷热源的恒温恒湿空调机组,包括换热介质罐,供热回路,电加热器,管式换热器,盘管段,连接管,供给回路,供冷回路,板式换热器,储冰仓,风机,泵体,阀门,换热管,盒体,其中,换热介质罐串联在供热回路上,在供热回路上连接有电加热器,在供热回路上具有一段盘管段,在所述盘管段处设置有管式换热器;换热介质罐上设置有两段连接管,在两段连接管的末端分别并联有供给回路和供冷回路,其中,供给回路接入板式换热器,在供冷回路上并联有若干储冰仓;所述储冰仓包括换热管和盒体,其中换热管接入供冷回路,换热管伸入至盒体中,在盒体中容纳有水或冰;风机接入板式换热器;在供热回路上、供给回路上、供冷回路上均设置有泵体和阀门。
[0008]作为优选,在两段连接管上均设置有阀门;所述换热介质罐容纳的换热介质为水。
[0009]作为优选,换热管为U型管,每个盒体中并排设置有三根换热管。
[0010]作为优选,所述储冰仓接入制冷机,当盒体的内容物为水时,水的体积不超过盒体容积的70%。
[0011]作为优选,在换热管的根部具有方形的端头,所述端头与盒体焊接密封。
[0012]在以上技术方案中,换热介质罐用于容纳作为换热介质的水,由于在供热阶段热
媒水的散热速度更快,因此,在供热回路上串联换热介质罐,以确保参与供热循环的热媒水总量较大;供热回路用于对换热介质水起到升温作用;电加热器用于直接加热换热介质,管式换热器可接入建筑物的烟气、蒸汽等余热系统,以辅助加热;盘管段用于增大供热回路与余热的接触面积;连接管用于同供给回路及供冷回路连接,供给回路及供冷回路并联在连接管上;当进行供热时,关闭供冷回路,得到供热回路加热的换热介质在换热介质罐和板式换热器之间循环;当进行供冷时,关闭连接管及供热回路,使供冷回路直接接入供给回路,从而使板式换热器获得冷量;若干储冰仓并联在供冷回路上,作为冷源,其中换热管用于实现换热介质与冰的热交换,盒体用于容纳水或冰;板式换热器用于为风机供热或供冷;风机用于直接为室内环境提供热空气或冷空气;泵体及阀门用于控制各回路的通断。
[0013]盒体中的冰是配合外置的制冷机获得的:盒体中容纳水,制冷机安装在盒体上方,在若干块平行板内通入制冷剂作为蒸发器。利用循环水泵不断将盒体中的水抽出送到蒸发器的上方喷洒而下,在平板状蒸发器表面结成一层薄冰,待冰层达到一定厚度时,制冷设备中的换向阀切换,使压缩机的排气直接进入蒸发器而加热板面,使冰脱落。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带冷热源的恒温恒湿空调机组。该技术方案将风机和供给回路分别接入板式换热器,在供给回路一侧,以自带的冷热源分别构建了供热系统和供冷系统。具体来看,本技术在供热回路上串联换热介质罐,以确保参与供热循环的热媒水具有总量,在此基础上,利用电加热和余热系统分别作为热源且互为补充。另一方面,本技术在换热介质罐的输出端分别并联供给回路及供冷回路,当进行供热时,关闭供冷回路,得到供热回路加热的换热介质在换热介质罐和板式换热器之间循环;当进行供冷时,关闭连接管及供热回路,使供冷回路直接接入供给回路,从而使板式换热器获得冷量,若干储冰仓并联在供冷回路上,作为冷源。以上结构可保证较小的设备体积,而且可利用蓄冰原理缩小用电峰谷差,对优化用电结构具有积极意义。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整体的结构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中储冰仓的立体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中储冰仓的剖视图;
[0018]图中:
[0019]1、换热介质罐
ꢀꢀꢀꢀ
2、供热回路
ꢀꢀꢀꢀꢀꢀ
3、电加热器
ꢀꢀꢀꢀꢀꢀ
4、管式换热器
[0020]5、盘管段
ꢀꢀꢀꢀꢀꢀꢀꢀ
6、连接管
ꢀꢀꢀꢀꢀꢀꢀꢀ
7、供给回路
ꢀꢀꢀꢀꢀꢀ
8、供冷回路
[0021]9、板式换热器
ꢀꢀꢀꢀ
10、储冰仓
ꢀꢀꢀꢀꢀꢀꢀ
11、风机
ꢀꢀꢀꢀꢀꢀꢀꢀꢀ
12、泵体
[0022]13、阀门
ꢀꢀꢀꢀꢀꢀꢀꢀꢀ
14、换热管
ꢀꢀꢀꢀꢀꢀꢀ
15、盒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将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4]实施例1
[0025]自带冷热源的恒温恒湿空调机组,如图1~3所示,包括换热介质罐1,供热回路2,电加热器3,管式换热器4,盘管段5,连接管6,供给回路7,供冷回路8,板式换热器9,储冰仓10,风机11,泵体12,阀门13,换热管14,盒体15,其中,换热介质罐1串联在供热回路2上,在供热回路2上连接有电加热器3,在供热回路2上具有一段盘管段5,在所述盘管段5处设置有管式换热器4;换热介质罐1上设置有两段连接管6,在两段连接管6的末端分别并联有供给回路7和供冷回路8,其中,供给回路7接入板式换热器9,在供冷回路8上并联有若干储冰仓10;所述储冰仓10包括换热管14和盒体15,其中换热管14接入供冷回路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带冷热源的恒温恒湿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介质罐(1),供热回路(2),电加热器(3),管式换热器(4),盘管段(5),连接管(6),供给回路(7),供冷回路(8),板式换热器(9),储冰仓(10),风机(11),泵体(12),阀门(13),换热管(14),盒体(15),其中,换热介质罐(1)串联在供热回路(2)上,在供热回路(2)上连接有电加热器(3),在供热回路(2)上具有一段盘管段(5),在所述盘管段(5)处设置有管式换热器(4);换热介质罐(1)上设置有两段连接管(6),在两段连接管(6)的末端分别并联有供给回路(7)和供冷回路(8),其中,供给回路(7)接入板式换热器(9),在供冷回路(8)上并联有若干储冰仓(10);所述储冰仓(10)包括换热管(14)和盒体(15),其中换热管(14)接入供冷回路(8),换热管(14)伸入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申孟琦刘杭杭
申请(专利权)人:卡洛斯电气固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