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Goldmann压平眼压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4931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Goldmann压平眼压计,包括:透明外壳,所述透明外壳上具有圆柱贯通孔,所述圆柱贯通孔的一端设置有观察镜;透明环形滑套,所述透明环形滑套位于所述圆柱贯通孔内;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透明外壳的侧壁上;双像棱镜,所述双像棱镜的底座端位于所述透明环形滑套内;弹性机构,所述弹性机构设置于所述透明环形滑套的内壁;压力读数指针,所述压力读数指针的尾端固定于所述双像棱镜的底座端,所述透明环形滑套的侧壁轴向开设有读数通槽,所述读数通槽的侧壁设置有压力刻度;光源模块,所述光源模块设置于所述透明外壳内;移动影像采集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手持测量,体积小,移动方便,便于移动医疗、上门诊疗及远程医疗。门诊疗及远程医疗。门诊疗及远程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Goldmann压平眼压计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眼压计,具体涉及一种Goldmann压平眼压计。

技术介绍

[0002]眼压计是一种测量人眼眼压的仪器,可辅助诊断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疾。常见的产品有眼压计、非接触式眼压计、手持式眼压计、手持式压平眼压计、压平眼压计、接触式压电眼压计、回弹式眼压计、压陷式眼压计。
[0003]其中,Goldmann压平眼压计是眼压测量“金标准”Goldman压平眼压测量法所采用的眼压计。传统Goldman压平眼压计需连接裂隙灯,通过裂隙灯的放大及钴蓝光测量眼压,体积大,移动能力差,只能由熟练测量者观测测量结果,新学测量者难以掌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手持测量,体积小,移动方便,通过移动影像采集设备采集记录测量图像,便于移动医疗、上门诊疗、远程医疗及医疗教学的Goldmann压平眼压计。
[0005]一种Goldmann压平眼压计,包括:
[0006]透明外壳,所述透明外壳上具有圆柱贯通孔,所述圆柱贯通孔的一端设置有观察镜;
[0007]透明环形滑套,所述透明环形滑套位于所述圆柱贯通孔内,其外壁与所述圆柱贯通孔的内壁作轴向滑动配合;
[0008]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透明外壳的侧壁上,并用于驱动所述透明环形滑套沿所述圆柱贯通孔轴向滑动位移;
[0009]双像棱镜,所述双像棱镜的底座端位于所述透明环形滑套内,其外壁与所述透明环形滑套的内壁作周向滑动配合,所述双像棱镜的检测端朝向所述圆柱贯通孔的另一端延伸;
[0010]弹性机构,所述弹性机构设置于所述透明环形滑套的内壁,用于为受眼压在所述透明环形滑套内轴向滑动位移的双像棱镜提供复位弹力;
[0011]压力读数指针,所述压力读数指针的尾端固定于所述双像棱镜的底座端,所述透明环形滑套的侧壁对应压力读数指针轴向开设有读数通槽,所述压力读数指针的针端伸入所述读数通槽内,并可随所述双像棱镜在所述透明环形滑套内轴向滑动位移而沿所述读数通槽的延伸方向位移,所述读数通槽的侧壁对应所述压力读数指针的针端设置有压力刻度;
[0012]光源模块,所述光源模块设置于所述透明外壳内,并用于为所述双像棱镜提供钴蓝光源;
[0013]移动影像采集设备,所述移动影像采集设备的通过连接件与所述透明外壳可拆卸地连接,其镜头与所述观察镜对齐。
[0014]使用方式:
[0015]测量者通过手持移动影像采集设备,将透明外壳移动到被测量者眼眶附近,而后将透明外壳远离观察镜的一端抵靠在被测量者眼眶上,开启光源模块为双像棱镜提供钴蓝光源,并操作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透明环形滑套沿所述圆柱贯通孔轴向朝向被测量者眼球滑动位移,至双像棱镜的检测端接触被测量者的角膜,在双像棱镜的检测端接触被测量者的角膜后,被测量者的角膜眼压即产生作用力压缩弹性机构,从而带动双像棱镜的底座端朝向所述观察镜方向位移,压力读数指针指向所述压力刻度位置随之发生变化,在测量者操作所述驱动机构驱动透明环形滑套沿所述圆柱贯通孔轴向滑动位移过程中,通过移动影像采集设备采集记录由双像棱镜的检测端反馈到观察镜的图像,当该图像呈现内表面相接的两个半圆时,压力读数指针所指向的压力刻度即为被测量者的眼压。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测量者手持移动影像采集设备进行测量,实现手持测量,移动方便;
[0018]2、由设置于所述透明外壳内的光源模块为双像棱镜提供钴蓝光源,不必连接裂隙灯,体积小;
[0019]3、通过移动影像采集设备采集记录测量图像,便于移动医疗、上门诊疗、远程医疗,并根据采集记录的测量图像进行医疗教学;
[0020]4、透明外壳抵靠在被测量者的眼眶上进行测量的过程中,由于双像棱镜的滑动位移在一条直线上进行,没有角度变化,测量结果更为准确。
[0021]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拧柄、调节齿轮、调节凹槽和齿条;
[0022]所述拧柄的一端位于所述透明外壳外,另一端穿过所述透明外壳伸入所述圆柱贯通孔内;
[0023]所述调节凹槽沿所述透明环形滑套的外壁轴向设置;
[0024]所述齿条设置于所述调节凹槽的两侧其中一侧;
[0025]所述调节齿轮安装于所述拧柄位于所述圆柱贯通孔内的一端,并位于所述调节凹槽内与所述齿条啮合。
[0026]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测量者拧转拧柄带动调节齿轮旋转,从而驱动透明环形滑套的沿所述圆柱贯通孔轴向滑动位移,实现驱动机构对透明环形滑套的驱动,结构简单可靠,调节方便。
[0027]进一步,所述弹性机构包括至少两根轴向均匀分布在所述透明环形滑套内的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通过固定片与所述透明环形滑套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双像棱镜的底座端固定连接。
[0028]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双像棱镜的检测端受被测量者的角膜眼压推动沿透明环形滑套内部轴向滑动位移,从而压缩所述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受力压缩产生推动双像棱镜复位的弹力,压力读数指针指向压力刻度线的位置随该弹力的变化而变化,实现弹性机构受被测量者的角膜眼压为双像棱镜提供复位弹力,结构简单可靠,并确保双像棱镜在透明环形滑套内部轴向滑动位移稳定可靠,从而提升测量结果准确度。
[0029]进一步,所述透明环形滑套远离所述观察镜的一端设置有向内突出的环形凸起,所述双像棱镜的底座端位于所述透明环形滑套内,并由所述环形凸起限定其伸出所述透明环形滑套的极限距离。
[0030]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环形凸起限定双像棱镜的伸出所述透明环形滑套的极限距离,避免双像棱镜脱离透明环形滑套而造成其滑动位移不稳定,从而避免测量准确度降低。
[0031]进一步,所述双像棱镜的底座端周向侧壁通过多颗滚珠与所述透明环形滑套的内壁作轴向滑动配合。
[0032]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多颗滚珠配合确保双像棱镜稳定可靠的沿透明环形滑套的内壁周向滑动。
[0033]进一步,所述移动影像采集设备为手机或平板电脑。
[0034]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移动采集记录测量图像。
[0035]进一步,所述连接件为弹簧夹,所述弹簧夹的其中一个夹头与所述透明外壳对应所述观察镜的位置固定连接,且该夹头对应所述观察镜开设有观察通口,所述移动影像采集设备的镜头可通过所述观察通口与所述观察镜对齐。
[0036]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透明外壳与移动影像采集设备快速装拆,使用方便快捷。
[0037]进一步,所述透明外壳远离所述观察镜的一端周向边缘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脚。
[0038]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支撑脚与被测量者的眼眶抵靠,确保透明外壳在测量时的支撑可靠性。
[0039]进一步,所述支撑脚远离所述透明外壳的一端设置有橡胶垫。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Goldmann压平眼压计,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外壳(2),所述透明外壳(2)上具有圆柱贯通孔(5),所述圆柱贯通孔(5)的一端设置有观察镜(4);透明环形滑套(6),所述透明环形滑套(6)位于所述圆柱贯通孔(5)内,其外壁与所述圆柱贯通孔(5)的内壁作轴向滑动配合;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透明外壳(2)的侧壁上,并用于驱动所述透明环形滑套(6)沿所述圆柱贯通孔(5)轴向滑动位移;双像棱镜(15),所述双像棱镜(15)的底座端位于所述透明环形滑套(6)内,其外壁与所述透明环形滑套(6)的内壁作周向滑动配合,所述双像棱镜(15)的检测端朝向所述圆柱贯通孔(5)的另一端延伸;弹性机构,所述弹性机构设置于所述透明环形滑套(6)的内壁,用于为受眼压在所述透明环形滑套(6)内轴向滑动位移的双像棱镜(15)提供复位弹力;压力读数指针(17),所述压力读数指针(17)的尾端固定于所述双像棱镜(15)的底座端,所述透明环形滑套(6)的侧壁对应压力读数指针(17)轴向开设有读数通槽(20),所述压力读数指针(17)的针端伸入所述读数通槽(20)内,并可随所述双像棱镜(15)在所述透明环形滑套(6)内轴向滑动位移而沿所述读数通槽(20)的延伸方向位移,所述读数通槽(20)的侧壁对应所述压力读数指针(17)的针端设置有压力刻度(3);光源模块,所述光源模块设置于所述透明外壳(2)内,并用于为所述双像棱镜(15)提供钴蓝光源;移动影像采集设备,所述移动影像采集设备的通过连接件与所述透明外壳(2)可拆卸地连接,其镜头与所述观察镜(4)对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Goldmann压平眼压计,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拧柄(7)、调节齿轮(23)、调节凹槽(22)和齿条(21);所述拧柄(7)的一端位于所述透明外壳(2)外,另一端穿过所述透明外壳(2) 伸入所述圆柱贯通孔(5)内;所述调节凹槽(22)沿所述透明环形滑套(6)的外壁轴向设置;所述齿条(21)设置于所述调节凹槽(22)的两侧其中一侧;所述调节齿轮(23)安装于所述拧柄(7)位于所述圆柱贯通孔(5)内的一端,并位于所述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多李模江赵双喜刘辉星梁昊邓隐逍
申请(专利权)人:浏阳市集里医院浏阳市眼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