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压供液无死角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54600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恒压供液无死角系统,包括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管,其第一导管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阀,且连接阀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稳压罐,所述连接阀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管,且第二导管的另一端安装有过滤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在增压泵与过滤器之间安装稳压罐将供水泵的出口压力平稳,然后再通过压力变送器的模拟数据信号传递给变频器,最后变频器根据模拟数据信号的数据,提供相应的动力给予增压泵,使其整套系统达到稳压供水的目的,在恒压供水系统供水与过滤器之间增添稳压罐及改变压力变送器的安装位置,从而实现恒压供液无死角系统,不受数据的偏差及过滤器的堵塞而造成的供水波动。的偏差及过滤器的堵塞而造成的供水波动。的偏差及过滤器的堵塞而造成的供水波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恒压供液无死角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供水系统
,尤其涉及恒压供液无死角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纯水系统的恒压供水系统,相对会存在波动压力不稳状态,在压力变送器数据信号有偏差、或者过滤器堵塞时会存在压力波动、甚至输出压力不能达到使用压力。
[0003]现在的纯水系统中恒压供水系统是,供水泵+变频器+过滤器,压力变送器安装至水泵出口,根据实际的应用,此种工艺恒压供水系统恒压数据不理想,主要是存在压力波动,甚至使用点的压力不能满足。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恒压供液无死角系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恒压供液无死角系统,解决现有的恒压供水系统恒压数据不理想,主要是存在压力波动,甚至使用点的压力不能满足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恒压供液无死角系统,包括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管,其第一导管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阀,且连接阀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稳压罐,所述连接阀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管,且第二导管的另一端安装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另一侧嵌合连接有第三导管,且第三导管的上端安装有压力变送器,所述压力变送器的一端电性连接有变频器,且变频器与增压泵之间为电性连接,所述稳压罐的底端安装有支撑机构,且支撑机构的顶端安装有稳定机构。
[0007]优选的,所述增压泵的另一端连接有原水装置,所述第三导管的一端连接有用水装置。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的内部包括有安装架,且安装架与稳压罐的下端表面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活动轴,且活动轴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安装架的底端固定焊接有四个伸缩外杆,其伸缩外杆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且第一螺纹杆的底端固定焊接有垫板。
[0009]优选的,所述垫板通过第一螺纹杆与伸缩外杆之间构成升降结构,所述支撑杆通过活动轴与安装架之间构成旋转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稳定机构的内部包括有两个第二螺纹杆,其第二螺纹杆与安装架的顶端之间为焊接连接,且第二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环型板,所述环型板的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环型板的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手拧螺栓,且手拧螺栓与夹板之间为活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夹板通过复位弹簧与环型板之间构成弹性伸缩结构,所述套管通过转动轴与环型板之间构成旋转结构。
[00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恒压供液无死角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恒压供液无死角系统,通过在增压泵与过滤器之间安装稳压罐将供水泵的出口压力平稳,然后再通过压力变送器的模拟数据信号传递给变频器,最后变频器根据模拟数据信号的数据,提供相应的动力给予增压泵,使其整套系统达到稳压供水的目的,在恒压供水系统供水与过滤器之间增添稳压罐及改变压力变送器的安装位置,从而实现恒压供液无死角系统,不受数据的偏差及过滤器的堵塞而造成的供水波动,在支撑机构的作用下,通过安装架底端的伸缩外杆,转动内部的第一螺纹杆,可以带动着垫板进行升降移动,调节安装架与稳压罐的高度,使其底端的连接阀能够匹配不同高度的外接管,便于装置之间的连接与安装,且通过安装架两侧的支撑杆,可以增加稳压罐两侧的稳定性,防止稳压罐出现倒塌的情况,在稳定机构的作用下,通过转动套管,可以使得第二螺纹杆带动着环型板升降移动,通过转动手拧螺栓可以带动着夹板固定住环型板,使其稳压罐更为稳定,防止其晃动造成内部压力不稳定,出现危险。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恒压供液无死角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所示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1所示稳定机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标号:1、增压泵;2、第一导管;3、连接阀;4、稳压罐;5、第二导管;6、过滤器;7、第三导管;8、压力变送器;9、变频器;10、支撑机构;1001、安装架;1002、活动轴;1003、支撑杆;1004、伸缩外杆;1005、第一螺纹杆;1006、垫板;11、稳定机构;1101、第二螺纹杆;1102、套管;1103、转动轴;1104、环型板;1105、复位弹簧;1106、夹板;1107、手拧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恒压供液无死角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稳定机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实施案例一、恒压供液无死角系统,包括有增压泵1,增压泵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管2,其第一导管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阀3,且连接阀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稳压罐4,连接阀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管5,且第二导管5的另一端安装有过滤器6,过滤器6的另一侧嵌合连接有第三导管7,且第三导管7的上端安装有压力变送器8,压力变送器8的一端电性连接有变频器9,且变频器9与增压泵1之间为电性连接,稳压罐4的底端安装有支撑机构10,且支撑机构10的顶端安装有稳定机构11,在恒压供水系统供水与过滤器6之间增添稳压罐4及改变压力变送器8的安装位置,实现恒压供液无死角系统。
[0020]增压泵1的另一端连接有原水装置,第三导管7的一端连接有用水装置,增压泵1将原水送入系统内,第三导管7将水送至用水装置上。
[0021]实施案例二、支撑机构10的内部包括有安装架1001,且安装架1001与稳压罐4的下端表面之间为固定连接,安装架100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活动轴1002,且活动轴100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03,安装架1001的底端固定焊接有四个伸缩外杆1004,其伸缩外杆100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005,且第一螺纹杆1005的底端固定焊接有垫板1006,安装架1001低端的多个垫板1006,可以支撑起稳压罐4。
[0022]垫板1006通过第一螺纹杆1005与伸缩外杆1004之间构成升降结构,支撑杆1003通过活动轴1002与安装架1001之间构成旋转结构,支撑杆1003可以抵住稳压罐4的两侧。
[0023]稳定机构11的内部包括有两个第二螺纹杆1101,其第二螺纹杆1101与安装架1001的顶端之间为焊接连接,且第二螺纹杆1101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套管1102,套管110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103,且转动轴110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环型板1104,环型板1104的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105,且复位弹簧1105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夹板1106,环型板1104的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手拧螺栓1107,且手拧螺栓1107与夹板1106之间为活动连接,可以调节环型板1104的高度。
[0024]夹板1106通过复位弹簧1105与环型板1104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恒压供液无死角系统,包括有增压泵(1),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泵(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管(2),其第一导管(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阀(3),且连接阀(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稳压罐(4),所述连接阀(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管(5),且第二导管(5)的另一端安装有过滤器(6),所述过滤器(6)的另一侧嵌合连接有第三导管(7),且第三导管(7)的上端安装有压力变送器(8),所述压力变送器(8)的一端电性连接有变频器(9),且变频器(9)与增压泵(1)之间为电性连接,所述稳压罐(4)的底端安装有支撑机构(10),且支撑机构(10)的顶端安装有稳定机构(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压供液无死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泵(1)的另一端连接有原水装置,所述第三导管(7)的一端连接有用水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压供液无死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0)的内部包括有安装架(1001),且安装架(1001)与稳压罐(4)的下端表面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100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活动轴(1002),且活动轴(100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03),所述安装架(1001)的底端固定焊接有四个伸缩外杆(1004),其伸缩外杆(100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文兵胡守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千卓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