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接触式智能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4293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智能充电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前方外壁均开设有多个连接孔,且连接孔的前方外部安装有卡箍,所述卡箍的一侧上下两侧均安装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外壁与固定环配合安装,同时固定环均开设在卡箍的另一侧上下两侧外壁表面,所述卡箍的外部安装有旋转盖,且旋转盖通过旋转螺栓与外壳相连接,所述外壳的两侧外壁均安装有散热网,且散热网通过固定螺栓与外壳相连接,所述外壳的下方安装有橡胶底座,且橡胶底座的上方外壁表面开设有第一卡槽。该非接触式智能充电装置中,在使用时可以对外壳进行扩大面具进行稳定放置,避免无法进行稳定放置,使该装置不慎碰至掉落到地上损坏,从而有效的提升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置的使用寿命。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接触式智能充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充电相关
,具体为一种非接触式智能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充电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给蓄电池等设备补充电量的过程,其原理是让直流电从放电相反的方向通过,以使蓄电池中活性物质恢复作用,它有引申义比如学习,工作等,蓄电池从外电路接受电能,转化为电池的化学能的工作过程,蓄电池在其能量经放电消耗后,通过充电恢复,又能重新放电,构成充放循环。
[0003]但是目前使用的非接触式智能充电装置不具备卡箍的设置,在使用时无法对连接的充电线进行卡合固定作用,容易导致充电线不慎脱落取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接触式智能充电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使用的非接触式智能充电装置不具备卡箍的设置,在使用时无法对连接的充电线进行卡合固定作用,容易导致充电线不慎脱落取法使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非接触式智能充电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前方外壁均开设有多个连接孔,且连接孔的前方外部安装有卡箍,所述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接触式智能充电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前方外壁均开设有多个连接孔(2),且连接孔(2)的前方外部安装有卡箍(3),所述卡箍(3)的一侧上下两侧均安装有限位块(4),且限位块(4)的外壁与固定环(5)配合安装,同时固定环(5)均开设在卡箍(3)的另一侧上下两侧外壁表面,所述卡箍(3)的外部安装有旋转盖(6),且旋转盖(6)通过旋转螺栓(7)与外壳(1)相连接,所述外壳(1)的两侧外壁均安装有散热网(8),且散热网(8)通过固定螺栓(9)与外壳(1)相连接,所述外壳(1)的下方安装有橡胶底座(10),且橡胶底座(10)的上方外壁表面开设有第一卡槽(11),所述第一卡槽(11)与第一卡块(12)的外壁配合安装,且第一卡块(12)安装在外壳(1)的下方外壁,所述外壳(1)的外部一侧安装有第一防护套(13),且第一防护套(13)的一侧安装有第二防护套(14),所述第二防护套(14)的两侧外壁均安装有第二卡块(15),且第二卡块(15)的外壁与第二卡槽(16)配合安装,同时第二卡槽(16)均开设在第一防护套(13)的两侧外壁表面,所述第一防护套(13)的后方安装有第一储物袋(17),且第一储物袋(17)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储物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昌宝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苏扬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