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聚异戊二烯垫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4163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医用聚异戊二烯垫片。所述医用聚异戊二烯垫片包括聚异戊二烯柱、连接器、扇形块和固定盖,聚异戊二烯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外圈盘,且外圈盘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连接器安装在外圈盘开设有的凹槽内,且连接器包括安装环、L型限位槽和针刺片,安装环固定安装在外圈盘开设有的凹槽上并与凹槽同轴心,且安装环上开设有两个相对分布的L型限位槽,安装环的底部固定嵌合有针刺片,而多块规格相同的扇形块环形固定安装在外圈盘开设的凹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医用聚异戊二烯垫片具有避免因输液患者误拉输液管而导致输液针头拉扯出输液袋的优点。头拉扯出输液袋的优点。头拉扯出输液袋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聚异戊二烯垫片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医用聚异戊二烯垫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输液治疗的快速发展,塑料软袋相比于玻璃瓶,其相溶性、稳定性优于玻璃瓶,药品安全性好,制造工艺简单,质量稳定性好,且软袋聚丙烯输液袋可自动收缩,液体在重力作用下可完全排出,不会有空气进入造成二次污染,在市场上被广泛使用,输液包装形式已由玻璃包装向塑料包装转变,由开放式向全密闭式转变。随着药品市场软袋逐步取代玻璃瓶而成为市场主体包装材料,聚异戊二烯垫片也随之取代丁基胶塞而成为胶塞行业的主导产品,药用合成聚异戊二烯垫片是与多层共挤输液用袋或塑料输液瓶配套使用的一种常见的密封件。
[0003]但目前市场用量最大的20聚异戊二烯垫片组合盖,在临床使用针刺时垫片滑针的问题较多,容易因为输液患者误拉输液管而导致输液针头拉扯出输液袋的现象。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医用聚异戊二烯垫片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避免因输液患者误拉输液管而导致输液针头拉扯出输液袋的医用聚异戊二烯垫片。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医用聚异戊二烯垫片包括:聚异戊二烯柱,聚异戊二烯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外圈盘,且外圈盘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连接器,连接器安装在外圈盘开设有的凹槽内,且连接器包括安装环、L型限位槽和针刺片,安装环固定安装在外圈盘开设有的凹槽上并与凹槽同轴心,且安装环上开设有两个相对分布的L型限位槽,安装环的底部固定嵌合有针刺片;扇形块,多块规格相同的扇形块环形固定安装在外圈盘开设的凹槽内;固定盖,用于对外圈盘进行密封保护的固定盖安装在外圈盘上。
[0007]优选的,固定盖包括盖盘、圆形柱和扇形片,盖盘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圆形柱,且圆形柱的外圈壁固定安装有若干个规格相同的扇形片。
[0008]优选的,扇形块的内圈壁与安装环的外圈壁固定连接,且扇形块的外圈壁与外圈盘的内圈壁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固定盖上的圆形柱与安装环的内圈相互匹配,且固定盖上的扇形片与凹槽内两个扇形块之间的间隙相互匹配。
[0010]优选的,两个扇形块之间的间隙底部固定嵌合有粘合片便于粘合固定盖。
[0011]优选的,聚异戊二烯柱的底部设有过度弧面,便于与输液袋的袋口相互嵌合。
[00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医用聚异戊二烯垫片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将输液针头从针刺片内刺入到输液袋中,旋转输液针头使得输液针头两侧的侧片旋入L型限位槽水平段,因此将输液针头固定在输液袋的医用聚异戊二烯垫片上,解决了医用聚异戊二烯垫片上出现滑针的问题,同时避免因为输液患者因为误拉输
液管而导致输液针头拉扯出输液袋的现象;
[0014]2、本技术将盖盘上的圆形柱和扇形片嵌合到安装环以及两个扇形块之间的间隙中,以便保护安装环内针刺片的洁净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医用聚异戊二烯垫片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所示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供所示固定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标号:1、聚异戊二烯柱,2、外圈盘,3、凹槽,4、连接器,41、安装环,42、L型限位槽,43、针刺片,5、扇形块,6、粘合片,7、固定盖,71、盖盘,72、圆形柱,73、扇形片,8、过度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医用聚异戊二烯垫片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所示固定盖的结构示意图。医用聚异戊二烯垫片包括:聚异戊二烯柱1、连接器4、扇形块5和固定盖7。
[0021]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聚异戊二烯柱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外圈盘2,且外圈盘2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3,连接器4安装在外圈盘2开设有的凹槽3内,且连接器4包括安装环41、L型限位槽42和针刺片43,安装环41固定安装在外圈盘2开设有的凹槽3上并与凹槽3同轴心,且安装环41上开设有两个相对分布的L型限位槽42,安装环41的底部固定嵌合有针刺片43,而多块规格相同的扇形块5环形固定安装在外圈盘2开设的凹槽3内,扇形块5的内圈壁与安装环41的外圈壁固定连接,且扇形块5的外圈壁与外圈盘2的内圈壁固定连接。
[0022]需要说明的是:在对输液袋进行输液时,拉下外圈盘2上的固定盖7,将输液针头从针刺片43内刺入到输液袋中,同时使得输液针头两侧的侧片插设到L型限位槽42垂直段,旋转输液针头使得输液针头两侧的侧片旋入L型限位槽42水平段,因此将输液针头固定在输液袋的医用聚异戊二烯垫片上,解决了医用聚异戊二烯垫片上出现滑针的问题,同时避免因为输液患者因为误拉输液管而导致输液针头拉扯出输液袋的现象。
[0023]其中,两个扇形块5之间的间隙底部固定嵌合有粘合片6,便于粘合固定盖7。
[0024]参考图1所示,用于对外圈盘2进行密封保护的固定盖7安装在外圈盘2上,而固定盖7包括盖盘71、圆形柱72和扇形片73,盖盘7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圆形柱72,且圆形柱72的外圈壁固定安装有若干个规格相同的扇形片73,而固定盖7上的圆形柱72与安装环41的内圈相互匹配,且固定盖7上的扇形片73与凹槽3内两个扇形块5之间的间隙相互匹配。
[0025]需要说明的是:将盖盘71上的圆形柱72和扇形片73嵌合到安装环41以及两个扇形块5之间的间隙中,以便保护安装环41内针刺片43的洁净性。
[0026]其中,聚异戊二烯柱1的底部设有过度弧面8,便于与输液袋的袋口相互嵌合。
[0027]本技术提供的医用聚异戊二烯垫片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8]将盖盘71上的圆形柱72和扇形片73嵌合到安装环41以及两个扇形块5之间的间隙中,以便保护安装环41内针刺片43的洁净性,在对输液袋进行输液时,拉下外圈盘2上的固定盖7,将输液针头从针刺片43内刺入到输液袋中,同时使得输液针头两侧的侧片插设到L型限位槽42垂直段,旋转输液针头使得输液针头两侧的侧片旋入L型限位槽42水平段,因此将输液针头固定在输液袋的医用聚异戊二烯垫片上,解决了医用聚异戊二烯垫片上出现滑针的问题,同时避免因为输液患者因为误拉输液管而导致输液针头拉扯出输液袋的现象。
[0029]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聚异戊二烯垫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聚异戊二烯柱(1),所述聚异戊二烯柱(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外圈盘(2),且外圈盘(2)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3);连接器(4),所述连接器(4)安装在外圈盘(2)开设有的凹槽(3)内,且连接器(4)包括安装环(41)、L型限位槽(42)和针刺片(43),所述安装环(41)固定安装在外圈盘(2)开设有的凹槽(3)上并与凹槽(3)同轴心,且安装环(41)上开设有两个相对分布的L型限位槽(42),所述安装环(41)的底部固定嵌合有针刺片(43);扇形块(5),多块规格相同的所述扇形块(5)环形固定安装在外圈盘(2)开设的凹槽(3)内;固定盖(7),用于对外圈盘(2)进行密封保护的所述固定盖(7)安装在外圈盘(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聚异戊二烯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盖(7)包括盖盘(71)、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睿肖尚军何义文杨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能医用橡胶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