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冠状病毒属临床用麻醉面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4106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抗冠状病毒属临床用麻醉面罩,包括麻醉面罩本体,所述麻醉面罩本体后侧的四周之间栓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后侧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圈的前侧栓接有连接圈管,所述连接圈管的表面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后端与密封槽连通,所述麻醉面罩本体前侧的底端栓接有连接罐,所述连接罐的两端均连通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与连接圈管连通,所述连接罐的底部连通有抽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既能保障密封性,也能避免污染的优点,解决了目前的麻醉面罩往往需要医护人员通过按压保障密封性,是否密封难以判断,而且拿取麻醉面罩过程中往往会触碰到面罩的内部,有可能造成污染的问题。有可能造成污染的问题。有可能造成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冠状病毒属临床用麻醉面罩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
,具体为一种抗冠状病毒属临床用麻醉面罩。

技术介绍

[0002]在抗冠状病毒属临床治疗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麻醉面罩对患者进行麻醉,但是目前的麻醉面罩往往需要医护人员通过按压保障密封性,是否密封难以判断,而且拿取麻醉面罩过程中往往会触碰到面罩的内部,有可能造成污染,为此提出一种既能保障密封性,也能避免污染的麻醉面罩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冠状病毒属临床用麻醉面罩,具备既能保障密封性,也能避免污染的优点,解决了目前的麻醉面罩往往需要医护人员通过按压保障密封性,是否密封难以判断,而且拿取麻醉面罩过程中往往会触碰到面罩的内部,有可能造成污染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冠状病毒属临床用麻醉面罩,包括麻醉面罩本体,所述麻醉面罩本体后侧的四周之间栓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后侧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圈的前侧栓接有连接圈管,所述连接圈管的表面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后端与密封槽连通,所述麻醉面罩本体前侧的底端栓接有连接罐,所述连接罐的两端均连通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与连接圈管连通,所述连接罐的底部连通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远离连接罐的一端连通有抽气泵,所述麻醉面罩本体前侧的顶部和底部均栓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前侧栓接有把环。
[0005]优选的,所述麻醉面罩本体前侧的轴心处连通有连通头,所述连通头的前侧连通有麻醉管。
[0006]优选的,所述麻醉管的后端连通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管,所述螺管与连通头连通。
[0007]优选的,所述螺管的表面套设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位于连通头和连接套之间。
[0008]优选的,所述麻醉面罩本体的两侧均栓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后侧栓接有绑带。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罐底部的中端连通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与抽气管螺纹连接。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1、本技术通过麻醉面罩本体、密封圈、密封槽、连接圈管、连接管、连接罐、连通管、抽气管和抽气泵的设置,可以通过抽气对装置进行密封,保障密封性,解决了目前的麻醉面罩往往需要医护人员通过按压保障密封性,是否密封难以判断的问题;
[0012]2、本技术通过麻醉面罩本体、固定座和把环的设置,可以通过把手将面罩拿取,避免了医护人员触碰到面罩内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麻醉面罩本体俯视截面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密封圈局部截面立体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图2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7]图中:1、麻醉面罩本体;2、密封圈;3、密封槽;4、连接圈管;5、连接管;6、连接罐;7、连通管;8、抽气管;9、抽气泵;10、固定座;11、把环;12、连通头;13、麻醉管;14、连接套;15、螺管;16、密封环;17、固定块;18、螺纹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抗冠状病毒属临床用麻醉面罩,包括麻醉面罩本体1,麻醉面罩本体1后侧的四周之间栓接有密封圈2,密封圈2的后侧开设有密封槽3,密封圈2的前侧栓接有连接圈管4,连接圈管4的表面连通有连接管5,连接管5的后端与密封槽3连通,麻醉面罩本体1前侧的底端栓接有连接罐6,连接罐6的两端均连通有连通管7,连通管7与连接圈管4连通,连接罐6的底部连通有抽气管8,抽气管8远离连接罐6的一端连通有抽气泵 9,麻醉面罩本体1前侧的顶部和底部均栓接有固定座10,固定座10的前侧栓接有把环11,通过麻醉面罩本体1、密封圈2、密封槽3、连接圈管4、连接管 5、连接罐6、连通管7、抽气管8和抽气泵9的设置,可以通过抽气对装置进行密封,保障密封性,解决了目前的麻醉面罩往往需要医护人员通过按压保障密封性,是否密封难以判断的问题;通过麻醉面罩本体1、固定座10和把环 11的设置,可以通过把手将面罩拿取,避免了医护人员触碰到面罩内部。
[0020]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麻醉面罩本体1前侧的轴心处连通有连通头12,连通头12的前侧连通有麻醉管13,连通头12和麻醉管13可以方便进行麻醉作业。
[0021]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麻醉管13的后端连通有连接套14,连接套1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管15,螺管15与连通头12连通,连接套14和螺管15可以方便面罩的组装固定,方便进行作业。
[0022]请参阅图2所示,螺管15的表面套设有密封环16,密封环16位于连通头 12和连接套14之间,密封环16可以对连通头12和连接套14之间的空隙进行密封。
[0023]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麻醉面罩本体1的两侧均栓接有固定块17,固定块17的后侧栓接有绑带,固定块17和绑带可以用于面罩的固定。
[0024]请参阅图1所示,连接罐6底部的中端连通有螺纹管18,螺纹管18与抽气管8螺纹连接,螺纹管18可以方便抽气管8与连接罐6的固定组装。
[0025]工作原理:通过把环11拿取麻醉面罩本体1,可以避免触碰到麻醉面罩本体1的内部,通过绑带和固定块17将麻醉面罩本体1固定在患者的面部,启动抽气泵9,抽气泵9先后经过抽气管8、连接罐6、连通管7、连接圈管4和连接管5的传导将密封槽3内部的空气抽出,密封槽3内部产生负压开始对患者面部产生吸力,从而获得良好的密封性,一旦出现密封失
败,抽气的声音会进行预警。
[002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2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冠状病毒属临床用麻醉面罩,包括麻醉面罩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麻醉面罩本体(1)后侧的四周之间栓接有密封圈(2),所述密封圈(2)的后侧开设有密封槽(3),所述密封圈(2)的前侧栓接有连接圈管(4),所述连接圈管(4)的表面连通有连接管(5),所述连接管(5)的后端与密封槽(3)连通,所述麻醉面罩本体(1)前侧的底端栓接有连接罐(6),所述连接罐(6)的两端均连通有连通管(7),所述连通管(7)与连接圈管(4)连通,所述连接罐(6)的底部连通有抽气管(8),所述抽气管(8)远离连接罐(6)的一端连通有抽气泵(9),所述麻醉面罩本体(1)前侧的顶部和底部均栓接有固定座(10),所述固定座(10)的前侧栓接有把环(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冠状病毒属临床用麻醉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麻醉面罩本体(1)前侧的轴心处连通有连通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燕睿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