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吸氧雾化面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05494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吸氧雾化面罩,包括面罩主体,面罩主体设有内腔,面罩主体上设有弹力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吸氧雾化面罩还包括吸氧雾化两用连接管、吸氧延长管和雾化吸入器,吸氧雾化两用连接管前端与面罩主体连接并与面罩主体的内腔连通;吸氧雾化两用连接管的后端与吸氧延长管的前端可拆卸连接,或与雾化吸入器的前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面罩主体上设有吸痰管孔,吸痰管孔上设有吸痰管阀门。这种多功能吸氧雾化面罩在使用过程中,当病人正在进行氧疗或者氧气雾化治疗的同时需要进行吸痰的时候,无需将面罩取下就能完成吸痰,能有效避免在操作时使病人缺氧,同时也能避免对医护人员造成感染。也能避免对医护人员造成感染。也能避免对医护人员造成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吸氧雾化面罩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防护呼吸面罩,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吸氧雾化面罩。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新冠肺炎患者的数量激增,新冠肺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为主,严重者会表现出有呼吸困难的现象,并且新冠肺炎病毒还具有高传染性。
[0003]面对具有高传染性的病毒,如何做好对病人的救治工作以及避免医护人员发生感染是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而功能多样、操作简便的医疗器械或防护用品则能有效帮助解决该问题。在疾病诊治过程中及时给与有效的氧疗措施有助于改善疾病预后,目前医院普遍采用的氧气面罩,能对病人进行氧疗的同时,对病人的口鼻进行防护,然而这种氧气面罩的功能相对单一,多数只具有氧疗的功能,不能满足患者在病情产生变化时增加的氧气雾化、吸痰、鼻饲等的需求,当病人需要进行氧气雾化、吸痰、鼻饲等治疗手段时,在操作过程中还需要暂时将面罩取下,面对类似新冠肺炎等具有传染性的呼吸科疾病,频繁的中断氧疗容易导致病人缺氧,同时由于病人没有防护口鼻,容易增加医护人员发生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吸氧雾化面罩,这种多功能吸氧雾化面罩在使用过程中,当病人正在进行氧疗或者氧气雾化治疗的同时需要进行吸痰的时候,无需将面罩取下就能完成吸痰,能有效避免在操作时使病人缺氧,同时也能避免对医护人员造成感染。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多功能吸氧雾化面罩,包括面罩主体,面罩主体设有内腔,面罩主体上设有弹力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吸氧雾化面罩还包括吸氧雾化两用连接管、吸氧延长管和雾化吸入器,吸氧雾化两用连接管前端与面罩主体连接并与面罩主体的内腔连通;吸氧雾化两用连接管的后端与吸氧延长管的前端可拆卸连接,或与雾化吸入器的前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面罩主体上设有吸痰管孔,吸痰管孔上设有吸痰管阀门。
[0007]通常,上述吸氧雾化两用连接管和吸痰管孔的位置均与病人口部相对应。上述多功能吸氧雾化面罩在使用时,通过弹力束带将面罩主体固定在病人头部,病人的口部、鼻部处在面罩主体的内腔中。在需要进行氧疗时,先将吸氧延长管的前端与吸氧雾化两用连接管的后端相连,再将吸氧延长管的后端与氧气瓶或者壁式吸氧装置进行连接,最后打开氧气瓶或者壁式吸氧装置的开关,对病人进行氧疗,从而实现多功能吸氧雾化面罩的吸氧功能;在需要进行氧气雾化时,在雾化吸入器中先装入所需药液,随后将雾化吸入器的前端与吸氧雾化两用连接管的后端连接,再将雾化吸入器的后端与氧气瓶或者壁式吸氧装置进行连接,最后打开氧气瓶或者壁式吸氧装置的开关,从而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雾化吸入器中的药液形成雾状悬液,随呼吸吸入呼吸道,对病人进行氧气雾化治疗,从而实现多功能吸氧
雾化面罩的氧气雾化功能。当病人正在进行氧疗或者氧气雾化治疗的同时需要进行吸痰时,只需将吸痰管通过吸痰管阀门由吸痰管孔伸入病人口中,就可以进行吸痰,无需将多功能吸氧雾化面罩取下,能有效避免病人对医护人员造成感染;无需进行吸痰时,吸痰管阀门关闭。
[0008]优选方案中,所述吸痰管阀门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吸痰管孔上。吸痰管阀门可拆卸安装在面罩主体上,在吸痰管阀门使用后受到污染时,能方便更换。吸痰管阀门采用十字硅胶阀,十字硅胶阀由四片扇形的硅胶片组成,并在中部形成十字型的开口,在无需使用时,十字硅胶阀能有效将吸痰管孔封闭,保证吸痰管孔的卫生。
[0009]优选方案中,所述面罩主体与人体鼻部相对应的位置处包括内层体和外层体,内层体和外层体的边缘处连接为一体,所述吸氧雾化两用连接管设置在外层体上,内层体上分别设有通孔和出气管,通孔上设有进气单向阀,出气管上设有出气单向阀,出气管内端的进气口处在内层体上,出气管外端的出气口处在外层体上或者凸出至外层体外面。通孔的位置与病人鼻孔位置相对应,通过设置内层体和外层体并将内层体和外层体的边缘处连接为一体,使内层体和外层体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当使用多功能吸氧雾化面罩进行氧疗或者氧气雾化治疗时,氧气或雾化药物通过吸氧雾化两用连接管进入内层体和外层体之间的空间内;当病人吸气时,出气单向阀在外界气体的作用下关闭,此时进气单向阀打开,氧气或雾化药物通过进气单向阀进入内层体内部,被病人吸入;当病人呼气时,进气单向阀在病人呼出的气体下关闭,呼出的气体经过出气单向阀由出气管排出到面罩主体外部,通过设置内层体和外层体这种双层的结构,能减少氧气或雾化药物的浪费,提高氧疗效果或氧气雾化治疗的效果。
[0010]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出气管的出气口处设有单向呼气活瓣,单向呼气活瓣中设有过滤纸。通过这种设置,病人呼出的气体会经过过滤纸的过滤后才排出,进一步避免病人对医护人员造成感染。
[0011]优选方案中,所述面罩主体上还设有两个鼻饲孔,两个鼻饲孔分别处在面罩主体的左侧边沿、右侧边沿上;鼻饲孔上设有密封盖,密封盖可拆卸的安装在鼻饲孔的开口上。密封盖能够避免鼻饲孔受到污染,在病人需要放置胃管时无需将面罩取下,只需要将鼻饲孔处的密封盖取走,随后根据需要选择将胃管通过左侧或右侧的鼻饲孔由病人的鼻孔伸入,实现对胃管的放置,并且鼻饲管处在面罩主体的左侧边沿、右侧边沿上,使胃管在插入后,胃管外露的部分能在面罩主体的压力作用下贴合在病人的脸部上。
[0012]优选方案中,所述面罩主体的边缘设有软垫。通过在面罩主体的边缘处设置软垫,使多功能吸氧雾化面罩在佩戴时能更紧贴病人的面部,同时能有效减少病人的佩戴压力。
[0013]优选方案中,所述弹力束带呈网状,其两端分别与面罩主体的左侧边沿、右侧边沿连接。弹力束带采用网状结构,能减少多功能吸氧雾化面罩在佩戴时弹力束带对病人造成的压力,并在能更有效固定多功能吸氧雾化面罩的同时保持透气性。
[0014]优选方案中,所述面罩主体位于鼻部的位置处设有鼻夹。当佩戴多功能吸氧雾化面罩时,鼻夹有助于更好地将面罩主体固定。鼻夹通常采用金属条、包胶金属条或塑料条。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这种多功能吸氧雾化面罩当病人正在进行氧疗或者氧气雾化治疗的同时需要进行吸痰的时候,无需将面罩取下就能完成吸痰,能有效避免在操作时使病人缺氧,同时也能避免对医护人员造成感染。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面罩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吸氧延长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雾化吸入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0]如图1-3所示的一种多功能吸氧雾化面罩,包括面罩主体1、吸氧雾化两用连接管2、吸氧延长管3和雾化吸入器4,面罩主体1设有内腔,面罩主体1上设有弹力束带101,吸氧雾化两用连接管2前端与面罩主体1连接并与面罩主体1的内腔连通;吸氧雾化两用连接管2的后端与吸氧延长管3的前端可拆卸连接,或与雾化吸入器4的前端可拆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吸氧雾化面罩,包括面罩主体,面罩主体设有内腔,面罩主体上设有弹力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吸氧雾化面罩还包括吸氧雾化两用连接管、吸氧延长管和雾化吸入器,吸氧雾化两用连接管前端与面罩主体连接并与面罩主体的内腔连通;吸氧雾化两用连接管的后端与吸氧延长管的前端可拆卸连接,或与雾化吸入器的前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面罩主体上设有吸痰管孔,吸痰管孔上设有吸痰管阀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吸氧雾化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管阀门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吸痰管孔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吸氧雾化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主体与人体鼻部相对应的位置处包括内层体和外层体,内层体和外层体的边缘处连接为一体,所述吸氧雾化两用连接管设置在外层体上,内层体上分别设有通孔和出气管,通孔上设有进气单向阀,出气管上设有出气单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文娟张红陈书盈伍艳春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