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4067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除锈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及多个并列设置的除锈单元,每一除锈单元包括弹头及与所述弹头连接的除锈单元本体,所述弹头的一端形成敲击部,所述弹头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相对于所述除锈单元本体做往复运动;该除锈装置体积小,占地少。占地少。占地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除锈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除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的除锈方式主要地可以分为抛丸除锈、喷砂除锈、无酸洗拉丝除锈。
[0003]抛丸除锈主要是利用机械设备的高速运转把一定粒度的钢丸靠抛头机构的离心力抛出,被抛出的钢丸与待除锈物猛烈碰撞从而达到祛除待除锈物的锈蚀;抛丸除锈设备主要由抛丸器、耐磨橡胶环带、绞龙、提升、分离器、进料输送、除尘机、电器组合而成。喷砂除锈是利用高压空气带出石英砂喷射到构件表面达到的一种除锈方法;一个完整的吸入式干喷砂机一般由六个系统组成,即结构系统、介质动力系统、管路系统、除尘系统、控制系统和辅助系统。无酸洗拉丝除锈主要针对线材的除锈;无酸洗剥壳除锈机主要由变速箱五轮脱壳机构、可调节交叉抛物线钢丝刷轮、全封闭除锈室、强迫润滑装置、拉丝模架和电气控制系统组成。由此可见,无论是抛丸除锈机、喷砂除锈机还是无酸洗拉丝设备,其除锈过程都是需要多种设备组和才能形成一条完整的除锈生产线,设备体积庞大,占用空间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体积小、节省空间的除锈装置。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除锈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及多个并列设置的除锈单元,每一除锈单元包括弹头及与所述弹头连接的除锈单元本体,所述弹头的一端形成敲击部,所述弹头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相对于所述除锈单元本体做往复运动。
[0006]优选地,所述除锈装置包括多个互相独立运动的除锈模组,每个除锈模组包括多个同步运动的所述除锈单元。
[0007]优选地,所述除锈装置还包括安装支架,每个所述除锈模组还包括模组支架,所述除锈单元固定在所述模组支架上,所述模组支架与所述安装支架活动连接,所述模组支架相对于所述安装支架可沿所述弹头的运动方向往复运动。
[0008]优选地,每个所述除锈模组还包括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固定在所述模组支架上,所述模组支架与所述安装支架之间还设置有调节弹簧。
[0009]优选地,所述定位部件包括定位滚轮,且所述定位滚轮设置在所述除锈模组的进料侧。
[0010]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包括悬吊梁、至少两个支撑柱、连接柱和拉杆,所述至少两个支撑柱与所述悬吊梁固定连接且相对于所述悬吊梁向上伸出,所述连接柱与所述悬吊梁连接且位于两个支撑柱之间,所述拉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柱连接,第二端与所述连接柱连接,且所述拉杆的第一端高于所述第二端。
[0011]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包括悬吊梁、两个支撑柱、两个连接柱、两个拉杆和连杆,所述两个支撑柱分别固定在所述悬吊梁的两端,所述两个连接柱固定在所述悬吊梁上且位于所述两个支撑柱之间,所述两个连接柱间隔设置,两个拉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对应的连接柱
和支撑柱,所述连杆的两端连接所述两个连接柱。
[0012]优选地,所述除锈装置还包括安装支架和支撑支架,所述多个除锈单元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安装支架安装在所述支撑支架上,且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支撑支架之间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支架相对于所述支撑支架升降。
[0013]优选地,所述除锈装置包括第一除锈阵列和第二除锈阵列,所述第一除锈整列和第二除锈阵列之间形成有进料通道,所述第一除锈阵列和第二除锈阵列均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除锈单元,所述第一除锈阵列的弹头与第二除锈阵列的弹头朝向相反,在所述除锈装置的进料方向上,所述第一除锈阵列和第二除锈阵列相向设置或者错位设置。
[0014]优选地,所述除锈装置包括前除锈阵列和后除锈阵列,所述前除锈阵列和后除锈阵列沿所述除锈装置的进料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后除锈阵列设置在所述前除锈阵列的出料侧,所述前除锈阵列和后除锈阵列之间还设置有锈迹检测装置。
[0015]优选地,所述锈迹检测装置包括摄像头或者超声波探头。
[0016]优选地,所述后除锈阵列包括多个互相独立运动的除锈模组,每个除锈模组包括多个同步运动的所述除锈单元,所述除锈装置还包括安装支架,每个所述除锈模组还包括模组支架,所述除锈单元固定在所述模组支架上,所述模组支架与所述安装支架之间设置有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升降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模组支架相对于所述安装支架沿所述弹头的运动方向往复运动。
[0017]优选地,所述后除锈阵列的出料侧还设置有锈迹检测装置。
[0018]优选地,至少部分所述除锈单元呈多行多列分布,且在垂直于所述除锈装置的进料方向的方向上,至少部分不同行的除锈单元的敲击部的中心错位设置。
[0019]优选地,在所述除锈装置的敲击面上,至少部分所述除锈单元的敲击部的中心呈平行四边形点阵式分布,且同列的除锈单元的敲击部中心的连线相对于所述除锈装置的进料方向倾斜设置。
[0020]优选地,至少部分除锈单元排列形成击打区,所述击打区的进料侧和/或出料侧设置有防尘帘。
[0021]优选地,所述除锈单元的出料侧设置有废料收集装置;或者,
[0022]所述除锈单元本体还包括吸尘管,所述吸尘管的开口靠近所述敲击部设置;或者,
[0023]所述除锈单元的出料侧设置有螺旋状的废料收集刷和吸尘装置,所述废料收集刷的中心轴沿所述除锈单元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吸尘装置的吸尘口靠近所述废料收集刷的端部设置。
[0024]优选地,所述除锈单元本体包括气腔,所述弹头可活动地嵌装于所述气腔内,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配气机构,所述配气机构与所述气腔连通,用于往所述气腔内通入压缩气体,驱动所述弹头相对于所述气腔往复运动。
[0025]优选地,所述除锈装置包括多个所述配气机构,每一配气机构与多个所述除锈单元通过管路连通。
[0026]优选地,所述除锈装置包括多个互相独立运动的除锈模组,每个除锈模组包括多个同步运动的所述除锈单元,每个所述除锈模组与一配气机构连接。
[0027]优选地,所述气腔包括导向通孔和活塞腔,导向通孔和活塞腔相连接且相通,弹头可活动地嵌于所述导向通孔内,弹头侧壁与导向通孔内壁相抵,使活塞腔成为一个密闭的
腔室;所述活塞腔设有加压工位,所述导向通孔设有泄压工位,缓冲腔与加压工位之间设置有气道使二者相通。
[0028]优选地,所述弹头包括弹头内腔,弹头侧部开设有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所述气腔的侧壁上设置有加压工位和泄压工位,所述第一气孔与所述泄压工位相配合,所述第二气孔与所述加压工位相配合。
[0029]优选地,还包括缓冲腔,配气机构的出气口与所述缓冲腔相连通;所述配气机构向缓冲腔加压时,所述第二气孔与所述加压工位对齐,气体从所述第二气孔进入并充满所述弹头内腔,弹头被活塞腔的气压驱动沿导向通孔前进;弹头前进至所述第一气孔对应泄压工位时,弹头内腔的气压泄漏至所述泄压工位,弹头复位。
[0030]优选地,所述除锈单元本体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连接,所述第一本体上形成有加压工位,所述第二本体上形成有泄压工位,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形成有位于所述气腔进气口和气腔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及多个并列设置的除锈单元,每一除锈单元包括弹头及与所述弹头连接的除锈单元本体,所述弹头的一端形成敲击部,所述弹头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相对于所述除锈单元本体做往复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锈装置包括多个互相独立运动的除锈模组,每个除锈模组包括多个同步运动的所述除锈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锈装置还包括安装支架,每个所述除锈模组还包括模组支架,所述除锈单元固定在所述模组支架上,所述模组支架与所述安装支架活动连接,所述模组支架相对于所述安装支架可沿所述弹头的运动方向往复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除锈模组还包括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固定在所述模组支架上,所述模组支架与所述安装支架之间还设置有调节弹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件包括定位滚轮,且所述定位滚轮设置在所述除锈模组的进料侧。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悬吊梁、至少两个支撑柱、连接柱和拉杆,所述至少两个支撑柱与所述悬吊梁固定连接且相对于所述悬吊梁向上伸出,所述连接柱与所述悬吊梁连接且位于两个支撑柱之间,所述拉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柱连接,第二端与所述连接柱连接,且所述拉杆的第一端高于所述第二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悬吊梁、两个支撑柱、两个连接柱、两个拉杆和连杆,所述两个支撑柱分别固定在所述悬吊梁的两端,所述两个连接柱固定在所述悬吊梁上且位于所述两个支撑柱之间,所述两个连接柱间隔设置,两个拉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对应的连接柱和支撑柱,所述连杆的两端连接所述两个连接柱。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锈装置还包括安装支架和支撑支架,所述多个除锈单元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安装支架安装在所述支撑支架上,且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支撑支架之间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支架相对于所述支撑支架升降。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锈装置包括第一除锈阵列和第二除锈阵列,所述第一除锈整列和第二除锈阵列之间形成有进料通道,所述第一除锈阵列和第二除锈阵列均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除锈单元,所述第一除锈阵列的弹头与第二除锈阵列的弹头朝向相反,在所述除锈装置的进料方向上,所述第一除锈阵列和第二除锈阵列相向设置或者错位设置。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锈装置包括前除锈阵列和后除锈阵列,所述前除锈阵列和后除锈阵列沿所述除锈装置的进料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后除锈阵列设置在所述前除锈阵列的出料侧,所述前除锈阵列和后除锈阵列之间还设置有锈迹检测装置。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锈迹检测装置包括摄像头或者超声波探头。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除锈阵列包括多个互相独立运动的除锈模组,每个除锈模组包括多个同步运动的所述除锈单元,所述除锈装置还包括
安装支架,每个所述除锈模组还包括模组支架,所述除锈单元固定在所述模组支架上,所述模组支架与所述安装支架之间设置有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升降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模组支架相对于所述安装支架沿所述弹头的运动方向往复运动。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除锈阵列的出料侧还设置有锈迹检测装置。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除锈单元呈多行多列分布,且在垂直于所述除锈装置的进料方向的方向上,至少部分不同行的除锈单元的敲击部的中心错位设置。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除锈装置的敲击面上,至少部分所述除锈单元的敲击部的中心呈平行四边形点阵式分布,且同列的除锈单元的敲击部中心的连线相对于所述除锈装置的进料方向倾斜设置。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除锈单元排列形成击打区,所述击打区的进料侧和/或出料侧设置有防尘帘。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锈单元的出料侧设置有废料收集装置;或者,所述除锈单元本体还包括吸尘管,所述吸尘管的开口靠近所述敲击部设置;或者,所述除锈单元的出料侧设置有螺旋状的废料收集刷,所述废料收集刷的中心轴沿所述除锈单元的长度方向设置。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的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锈单元本体包括气腔,所述弹头可活动地嵌装于所述气腔内,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配气机构,所述配气机构与所述气腔连通,用于往所述气腔内通入压缩气体,驱动所述弹头相对于所述气腔往复运动。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冬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力多机器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