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糖水果花生种质的选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53986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花生育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糖花生种质的选育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选育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通过对468份已知花生品种及213突变体材料进行无损伤近红外检测花生干果蔗糖含量,获得花生蔗糖干基不小于7%的种质材料品系一份。(2)将获得的高糖株系与本地高产、高蛋白、抗性强的品种龙花15杂交。(3)杂交后代种植后对F1代到F6自交系进行无损伤近红外检测。获得蔗糖含量高于7%以上的高糖株系材料9份。采用此育种技术选育出来的花生新种质同时具有高产、出仁率高、抗病、高蛋白、高糖的特点。高糖的特点。高糖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糖水果花生种质的选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花生育种
,具体涉及一种高糖水果花生种质的选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经济作物,其单产(总产、出口量及产值在五大油料作物中一直位居首位(万书波,2004 )。花生约占全部油料生产的50%,花生油约占国产植物油的25%,仅次于菜籽油,是国产植物油的第二来源。
[0003]鲜食花生最主要的特点是口感,影响花生鲜食口感的最重要的因子是蔗糖含量。随着人们对花生营养的充分认识,作为籽仁食品的比例逐年增加,口感甜度高的花生越来越能够获得消费者的青睐。蔗糖是花生甜味的主要来源,花生甜度与口味品质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8,当花生蔗糖含量达到6%时,口感较好,且花生甜味是可以遗传的。花生籽粒含糖量(主要是蔗糖含量)也是花生种质资源综合评价的重要决定因子(孙东雷,2018)。我国生产上推广应用的主栽花生品种蔗糖含量普遍较低,遗传基础狭窄,少有达到6%标准的。长期以来,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食用油消费需求,我国南方乃至全国均以油用型高产花生品种选育为主,造成高糖食用型花生品种选育严重滞后,我国南方尚没有高糖食用型花生品种,全国也鲜有高糖食用型花生品种。
[0004]有关花生蔗糖性状的研究甚少,以往花生品质性状研究多集中在含油量和高油酸性状上,但近年来,高糖花生品种选育及相关研究开始受到国内花生界的重视。2013年国外对60份西班牙类型花生的蔗糖含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蔗糖在2.44%-7.61%之间,平均4.60%(Bishi,2013);2015年同样对41份印度主栽花生品种的蔗糖含量进行测定,研究结果也在2.61%-6.50%之间,平均4.63%(Bishi,2016);近年来国内使用HPLC法研究了40份花生育成品种的蔗糖含量在3.63%-8.10%之间,平均5.03%(孙东雷,2018);早期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和美国出产的花生比阿根廷出产的花生的蔗糖含量低(Bett,1994)。高糖花生品种选育方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率先选育出了冀花甜1号和冀花甜2号,但是整体抗病性、产量表现较为一般,在南方蔗糖稳定性较差。2016年福建农林大学油料研究所从广州引进高糖材料“南北甜”,经试种业存在产量低、后期早衰、抗病性差等缺点,难以在生产上直接应用。因此决定对其进行本地化育种改良,通过与南方高产优质品种杂交,选育出适合在我国南方花生产区种植的珍珠都型高糖水果花生新种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高糖花生品种“南北甜”在本地试验存在的产量低及其它性状上的缺陷,选育出适合本区域种植并具有高糖、高产、出仁率叫高、抗性叫好的珍珠豆型高糖花生新种质。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糖水果花生种质的选育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母本1与父本1进行杂交,获得第一代子代F1,将F1代的种子进行田间种植,剔除
假杂种得到F2代种子,对所述的F2代种仁进行蔗糖分析,并刷选出蔗糖含量不低于7%的高糖花生株系30株,(2)将F2代的种子自交后得到F3代,对所述的F3代种仁进行蔗糖含量分析检测,去除分离后不良单株,保留蔗糖含量不低于7%的高糖花生株系,(3)将F3代的种子自交后得到F4代种子,对所述的F4代种仁进行蔗糖含量分析检测,去除分离后不良单株,保留蔗糖含量不低于7%的高糖花生株系;(4)将F4代的种子自交后得到F5代种子,对所述的F5代种仁进行蔗糖含量分析检测,去除分离后不良单株,保留蔗糖含量不低于7%的高糖花生株系;(5)将F5代的种子自交后得到F6代种子,对所述的F6代种仁进行蔗糖含量分析检测,去除分离后不良单株,保留蔗糖含量不低于7%的高糖花生株系。选择优良株系进入鉴定圃,进行两年品比及多点试验的产量及品质鉴定,从而获得高糖花生新种质。
[0007]近一步的,所述父本为“南北甜”,母本为“龙花15”。
[0008]上述亲本材料来源:“南北甜”是由福建农林大学油料研究所于2015年从广州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引进的高糖花生新材料(蔗糖干基含量为7%左右)。
[0009]“龙花15”是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于2015年提供的新品种(品系)。
[0010]“南北甜”种质资源购自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其植株性状表现在于种衣为淡红色,植株直立,分枝叫多,连续开花,荚果网纹轻,品质性状表现在于高糖,近红外、化学检测蔗糖含量为7.03%,抗性方面表现高感黄曲霉,叶片早衰,感叶斑病,产量表现一般。
[0011]“龙花15”为福建省龙岩农科所提供(2015,国家南方花生新品种区试),平均亩产荚果319.9 公斤,全生育期124.6 天,主茎高58.5 厘米,总分枝数6.9 个,百果重192.5 克,百仁重73.9 克,出仁率68.7%。含油量52.02%,蛋白质含量25.20%,油酸含量44.1%。抗叶斑病和锈病,中感青枯病,抗旱性强,抗倒性强。
[0012]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利用本省高产、高抗病的花生新品种与引进的品种“南北甜”进行有性杂交,在杂交过程中,除了定向选择优质的种质材料外,结合种质材料的高产、抗性等性状进行改良,提高了花生自生的重组能力,实现优良性质的互补,有效的实现育种目标的成功率。进一步缩短了育种的年限,同时选育出的新种质更适合本省乃至全国种植,达到蔗糖含量高、荚果产量好、出仁率高、抗病性强的优势。
[0013]2.在育种过程中,本专利技术采用无损伤的近红外品质分析仪对花生蔗糖含量进行分析,该技术操作简单、准确度高、测定速度快,能够满足高糖育种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育种方法的系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6]实施例1:一种高糖(水果)花生种质的选育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016年春,将母本(龙花15:具有高产抗病的特点)与父本(南北甜:广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筛选出的高糖突变体,蔗糖干基含量7%)进行有性杂交。获得第一代子代F1,2016年秋季将F1代种子剔除假杂种混收后进行自交得到F2代种子,F2代在收获时所有单株单独收获,2017年春季将F2代的种子自交后得到F3代,2017年秋将F3代种子自交后得到F4代,2018年春将F4代种子自交后得到F5代种子,2018年秋将F5代种子自交后得到F6代种子,2019年春将F6代种子自交后得到F7代种子进行混收,2019年秋将F7代混收种子进行品系比较试验。
[0017]实施例2:对步骤1所述的F2、F3、F4、F5、F6、F7代种子每代单株进行高糖检测,检测方法采用近红外品质分析仪(秦利,2016)。检测去除蔗糖含量低于7%的杂种单株,挑选保留蔗糖含量高于7%的花生单株材料。获得单株命名为:16LN-7-2-1-1-1-CS1、16LN-5-2-1-1-1-CS1、16LN-1-9-2-1-1-CS1、16LN-2-2-1-2-1-CS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糖水果花生种质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选择南方高糖花生种质材料作为父本;将步骤(1)获得的高糖花生材料与另外一个高产、抗病品种为母本1进行杂交;获得第一代子代F1,将F1的种子剔除假杂种混收后进行自交得到F2代种子;将步骤(2)获得的F2代种子单株收获,对F2代种子株系及单粒进行近红外检测蔗糖含量,淘汰低糖种子及田间表现差的单株;将高糖的F2代种子继续种植,自交获得F3代种子;重复3次步骤(3),再次分离提纯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铁城陈华张冲熊发前郑奕雄杨强庄伟建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