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电地板起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3894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静电地板起重装置,包括车体底座、车轮、支撑柱、杠杆、吸盘和把手,所述车轮设置在车体底座下方的四角处,所述车体底座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方铰接有杠杆,所述杠杆的下端铰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吸盘,所述杠杆的上端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上设置有拉把,所述拉把上通过钢线连接吸盘上的吸盘头一种静电地板起重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手捏拉把可以带动吸盘吸住防静电地板,松开拉把可以使防静电地板与吸盘分开,采用杠杆原理将沉重的防静电地板完成吸起进行转移,能够在机房内掀盖地板作业时,能够轻松将静电地板揭开,并可以自由移动,减轻工作人员的难度,使用方便,大大节省了人力。力。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电地板起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信息专用机房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静电地板起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通信、信息中心机房内电子元器件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广泛应用,控制静电放电、防止静电对各类对静电敏的电子器件产生危害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各类机房内大量采用防静电地板来防止静电对电子仪器内部的损坏。目前通信机房内均铺设防静电地板来应对静电对设备的损害,防静电地板尺寸一般为800*800mm,瓷砖复合PVC结构,每一块重达15-20KG,通信机房内经常需要对防静电地板进行掀盖来进行下方各类电缆、光缆的检修作业,据统计,通信、信息中心机房平均每周掀盖静电地板40块/次,传统的掀盖防静电地板采用地板起子将其揭开,掀盖地板强度大、频率高,不但给检修作业带来困难,费时费力且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静电地板起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静电地板起重装置,该静电地板起重装置包括车体底座、车轮、支撑柱、杠杆、吸盘和把手,杠杆与支撑柱铰接,杠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把手和吸盘,通过手捏拉把可以带动吸盘吸住防静电地板,松开拉把可以使防静电地板与吸盘分开,采用杠杆原理将沉重的防静电地板完成吸起进行转移,能够在机房内掀盖地板作业时,能够轻松将静电地板揭开,并可以自由移动,减轻工作人员的难度,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大大节省了人力。
[0004]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静电地板起重装置,包括车体底座、车轮、支撑柱、杠杆、吸盘和把手,所述车轮设置在车体底座下方的四角处,所述车体底座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方铰接有杠杆,所述杠杆的下端铰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吸盘,所述杠杆的上端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上设置有拉把,所述拉把上通过钢线连接吸盘上的吸盘头,所述杠杆的上方设置有钢线复位结构,通过手捏所述拉把使钢线带动吸盘上的吸盘头上移,从而使吸盘内形成负压吸住静电地板,松开所述拉把通过钢线复位结构驱动使吸盘头下移,解除负压从而分离吸盘和静电地板。
[0005]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复位结构包括有下垫板、限位座、弹簧、移动块和滑槽,所述下垫板上方的一侧固定装配有限位座,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限位座,另一端连接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下方通过滑槽与下垫板滑动安装,所述钢线贯穿限位座、弹簧和移动块,且所述移动块与钢线固定连接,通过移动块与钢线固定连接的结构用于实现钢线的自动复位。
[000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杠杆分为动力臂和阻力臂,且动力臂的长度大于阻力臂的长度,所述动力臂的长度为把手到支撑柱的杠杆段,所述阻力臂的长度为支撑柱到安装架的杠杆段,运用杠杆原理实现静电地板起重装置的工作,节省人力。
[000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钢线导向结构,所述钢线导向结构包括有横杆和滚轮,所述横杆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两组所述滚轮,所述钢线的下端穿过两组所述滚轮与吸盘上方的吸盘头连接,通过导向结构的设置使钢线与吸盘头的连接段呈垂直结构。
[000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柱的底部通过螺栓与车体底座固定安装,所述支撑柱是由下部件、转台和上部件构成,所述下部件通过转台与上部件转动连接,便于实现杠杆方向的转动。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静电地板起重装置包括车体底座、车轮、支撑柱、杠杆、吸盘和把手,杠杆与支撑柱铰接,杠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把手和吸盘,通过手捏拉把可以带动吸盘吸住防静电地板,松开拉把可以使防静电地板与吸盘分开,采用杠杆原理将沉重的防静电地板完成吸起进行转移,能够在机房内掀盖地板作业时,能够轻松将静电地板揭开,并可以自由移动,减轻工作人员的难度,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大大节省了人力。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专利技术立体图。
[0011]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钢线复位结构图。
[0012]图3是安装架结构放大图。
[0013]其中:1、车体底座;2、车轮;3、支撑柱;4、杠杆;5、吸盘;6、把手;7、安装架;8、拉把;9、钢线;10、吸盘头;11、钢线复位结构;12、下垫板;13、限位座;14、弹簧;15、移动块;16、滑槽;17、动力臂;18、阻力臂;19、横杆;20、滚轮;21、下部件;22、转台;23、上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15]根据图1、2、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静电地板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底座1、车轮2、支撑柱3、杠杆4、吸盘5和把手6,所述车轮2设置在车体底座1下方的四角处,所述车轮2上设置有刹车片,所述车体底座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的上方铰接有杠杆4,所述杠杆4的下端铰接有安装架7,所述安装架7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吸盘5,所述杠杆4的上端安装有把手6,所述把手6上设置有拉把8,所述拉把8上通过钢线9连接吸盘5上的吸盘头10,所述杠杆4的上方设置有钢线复位结构11,通过手捏所述拉把8使钢线9带动吸盘5上的吸盘头10上移,从而使吸盘5内形成负压吸住静电地板,松开所述拉把8通过钢线复位结构11驱动使吸盘头10下移,解除负压从而分离吸盘5和静电地板。
[0016]所述复位结构11包括有下垫板12、限位座13、弹簧14、移动块15和滑槽16,所述下垫板12上方的一侧固定装配有限位座13,所述弹簧14的一端连接限位座13,另一端连接移动块15,所述移动块15的下方通过滑槽16与下垫板12滑动安装,所述钢线9贯穿限位座13、弹簧14和移动块15,且所述移动块15与钢线9固定连接,通过移动块15与钢线9固定连接的结构用于实现钢线9的自动复位。
[0017]所述杠杆4分为动力臂17和阻力臂18,且动力臂17的长度大于阻力臂18的长度,所述动力臂17的长度为把手6到支撑柱3的杠杆段,所述阻力臂18的长度为支撑柱3到安装架7
的杠杆段,运用杠杆原理实现静电地板起重装置的工作,节省人力。
[0018]所述安装架7上设置有钢线导向结构,所述钢线导向结构包括有横杆19和滚轮20,所述横杆19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两组所述滚轮20,所述钢线9的下端穿过两组所述滚轮20与吸盘5上方的吸盘头10连接,通过导向结构的设置使钢线9与吸盘头10的连接段呈垂直结构。
[0019]所述支撑柱3的底部通过螺栓与车体底座1固定安装,所述支撑柱3是由下部件21、转台22和上部件23构成,所述下部件21通过转台22与上部件23转动连接,便于实现杠杆4方向的转动。
[0020]该静电地板起重装置包括车体底座1、车轮2、支撑柱3、杠杆4、吸盘5和把手6,杠杆4与支撑柱3铰接,杠杆4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把手6和吸盘5,通过手捏拉把8可以带动吸盘5吸住防静电地板,松开拉把8可以使防静电地板与吸盘5分开,采用杠杆原理将沉重的防静电地板完成吸起进行转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电地板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底座(1)、车轮(2)、支撑柱(3)、杠杆(4)、吸盘(5)和把手(6),所述车轮(2)设置在车体底座(1)下方的四角处,所述车轮(2)上设置有刹车片,所述车体底座(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的上方铰接有杠杆(4),所述杠杆(4)的下端铰接有安装架(7),所述安装架(7)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吸盘(5),所述杠杆(4)的上端安装有把手(6),所述把手(6)上设置有拉把(8),所述拉把(8)上通过钢线(9)连接吸盘(5)上的吸盘头(10),所述杠杆(4)的上方设置有钢线复位结构(11),通过手捏所述拉把(8)使钢线(9)带动吸盘(5)上的吸盘头(10)上移,从而使吸盘(5)内形成负压吸住静电地板,松开所述拉把(8)通过钢线复位结构(11)驱动使吸盘头(10)下移,解除负压从而分离吸盘(5)和静电地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地板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结构(11)包括有下垫板(12)、限位座(13)、弹簧(14)、移动块(15)和滑槽(16),所述下垫板(12)上方的一侧固定装配有限位座(13),所述弹簧(14)的一端连接限位座(13),另一端连接移动块(15),所述移动块(15)的下方通过滑槽(16)与下垫板(12)滑动安装,所述钢线(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丹李亮吕远刘洋左颖裴玉杰张建军张昊王芮琳于杨杨波许鸿斌刘景峰肇悦孙巍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