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电用磁铁单元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53666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磁铁制造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用磁铁单元的制造方法,将多个磁性件安装在第一载片上,第一载片采用非导磁材料制成;将第一载片连带多个磁性件移入充磁机内,利用充磁机将第一载片上的所有磁性件充磁处理成为磁铁件,磁铁件同一端的端面的不同部位形成N极、S极;将多个磁铁件安装设置在第二载片上形成磁铁单元,第二载片采用导磁材料制成,第二载片所承载的多个磁铁件围绕第二载片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磁铁单元的第二载片用于安装设置在无线充电基座上,磁铁单元配合无线充电基座的充电线圈对无线耳机充电;简化磁铁单元的制造工艺,保证同一磁铁单元中多个磁铁件的一致性,提升磁铁单元的制造效率。提升磁铁单元的制造效率。提升磁铁单元的制造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充电用磁铁单元的制造方法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磁铁制造
,尤其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用磁铁单元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3]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无线充电由于没有导线牵扯、使用方便的特性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在无线充电技术的使用过程中,需要为充电线圈配置磁铁组件,现有技术中磁铁组件的构造设计不合理,构造复杂,磁铁组件的安装或拆卸均费时费力,使用极其不便,且磁铁组件中的磁铁性能不一致,亦导致磁铁组件制造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用磁铁单元的制造方法,简化磁铁单元的制造工艺,保证同一磁铁单元中多个磁铁件的一致性,提升磁铁单元的制造效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无线充电用磁铁单元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多个磁性件安装在第一载片上,第一载片采用非导磁材料制成;将第一载片连带多个磁性件移入充磁机内,利用充磁机对第一载片上的所有磁性件充磁处理,使得磁性件成为磁铁件,磁铁件同一端的端面的不同部位形成N极、S极;将多个磁铁件安装设置在第二载片上形成磁铁单元,第二载片采用导磁材料制成,第二载片所承载的多个磁铁件围绕第二载片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磁铁单元的第二载片用于安装设置在无线充电基座上,磁铁单元配合无线充电基座的充电线圈对无线耳机充电。
[0006]其中,还包括如下步骤:在第二载片上加工出多个第一凹槽,将多个磁铁件分别装入到多个第二凹槽内,第一凹槽、磁铁件一一对应,第一凹槽、磁铁件过盈配合。
[0007]其中,还包括如下步骤:在第一凹槽内注入胶水,磁铁件铆接在第二载片上并位于第一凹槽内,第一凹槽内的胶水粘结磁铁件与第二载片。
[0008]其中,还包括如下步骤:在第二载片上加工出与第一凹槽连通的第一定位缺口、第二定位缺口,第一定位缺口的形状与第二定位缺口的形状不相同;磁铁件同一端端面的N极、S极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凸起、第二定位凸起,第一定位凸起、第二定位凸起分别容设在第一定位缺口内、第二定位缺口内。
[0009]其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利用机械手将多个磁性件一次性移送到第一载片上,第一载片所承载的多个磁性件围绕第一载片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利用机械手将多个磁铁件一次性移送安装在第二载片上。
[0010]其中,还包括如下步骤:在第一载片上加工出多个第二凹槽,多个磁性件分别容设在多个第二凹槽内,第二凹槽、磁性件为间隙配合;在第一载片上贴设透明封片,透明封片用于将多个磁性件分别封盖在多个第二凹槽;将第一载片、透明封片封装后的多个磁性件移入充磁机内进行充磁。
[0011]其中,充磁机具有机芯单元,机芯单元具有载具单元及与载具单元配合的充磁系统,载具单元包括载具件及充磁线圈,载具件具有第一半圆弧板、与第一半圆弧板配合的第二半圆弧板,第一半圆弧板、第二半圆弧板组合形成第一环形弧板;充磁线圈包括套设贴设在第一半圆弧板外侧的第一充磁线圈、套设贴设在第二半圆弧板外侧的第二充磁线圈,充磁系统经由第一环形弧板的充磁线圈将第一载片上排列成环形的多个磁性件的端面的第一部分一次性充磁为N极或S极。
[0012]其中,载具件还具有第三半圆弧板、与第三半圆弧板配合的第四半圆弧板,第三半圆弧板与第四半圆弧板组合形成第二环形弧板,第一环形弧板与第二环形弧板为同心环设置;充磁线圈包括套设贴设在第三半圆弧板外侧的第三充磁线圈、套设贴设在第四半圆弧板外侧的第四充磁线圈,充磁系统经由第二环形弧板的充磁线圈将第一载片上排列成环形的多个磁性件的端面的第二部分一次性充磁为S极或N极,两个环形弧板的充磁线圈分别在第一载片上排列成环形的多个磁性件的同一端面上充磁成N极、S极。
[0013]其中,第一载片采用绝缘塑料制成,第二载片采用铁氧体材料制成,磁性件采用钕铁硼材料制成。
[0014]其中,磁性件包括贴设在一起的第一磁性元件及第二磁性元件,磁铁件同一端面的第一磁性元件及第二磁性元件分别形成N极、S极。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无线充电用磁铁单元的制造方法大大简化磁铁单元的制造工艺,保证同一磁铁单元中多个磁铁件的一致性,提升磁铁单元的制造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磁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磁铁单元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载具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凸肋分割器、承载盘、水平轴及筛网笼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包括:1—磁铁单元
ꢀꢀꢀꢀꢀꢀꢀꢀꢀꢀꢀ
2—磁铁件
ꢀꢀꢀꢀꢀꢀꢀꢀꢀꢀꢀꢀꢀ
3—第二载片4—第一凹槽
ꢀꢀꢀꢀꢀꢀꢀꢀꢀꢀꢀ
5—第一定位缺口
ꢀꢀꢀꢀꢀꢀꢀ
6—第二定位缺口7—第一定位凸起
ꢀꢀꢀꢀꢀꢀꢀ
8—第二定位凸起
ꢀꢀꢀꢀꢀꢀꢀ
9—载具件11—第一半圆弧板
ꢀꢀꢀꢀꢀꢀ
12—第二半圆弧板
ꢀꢀꢀꢀꢀꢀ
13—第三半圆弧板
14—第四半圆弧板
ꢀꢀꢀꢀꢀꢀ
15—凸轮分割器
ꢀꢀꢀꢀꢀꢀꢀꢀ
16—承载盘17—水平轴
ꢀꢀꢀꢀꢀꢀꢀꢀꢀꢀꢀꢀ
18—筛网笼。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19]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无线充电用磁铁单元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多个磁性件安装在第一载片上,第一载片采用非导磁材料制成;将第一载片连带多个磁性件移入充磁机内,利用充磁机对第一载片上的所有磁性件充磁处理,使得磁性件成为磁铁件2,磁铁件2同一端的端面的不同部位形成N极、S极。经由第一载片的非导磁材料的加工制作,在充磁机对第一载片上的磁性件的充磁过程中,避免第一载片自身的磁性对磁性件的充磁造成干扰,提升磁性件的充磁良率。
[0020]将多个磁铁件2安装设置在第二载片3上形成磁铁单元1,第二载片3采用导磁材料制成,第二载片3所承载的多个磁铁件2围绕第二载片3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
[0021]磁铁单元1的第二载片3用于安装设置在无线充电基座上,磁铁单元1配合无线充电基座的充电线圈对无线耳机充电。使得第二载片3与多个磁铁件2组合形成完整独立的磁铁单元1,借助磁铁单元1与无线充电基座上的充电线圈的配合,实现对移动智能终端(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智能眼睛、无线耳机等)的无线充电;拆卸时,仅需拆卸开第二载片3与无线充电基座之间的连接即可;实现磁铁单元1的快速安装或快速拆卸,大大提升磁铁单元1的拆装效率。
[0022]本专利技术的无线充电用磁铁单元的制造方法大大简化磁铁单元1的制造工艺,同一磁铁单元1的所有磁铁件2均一次性充磁制成,保证同一磁铁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用磁铁单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多个磁性件安装在第一载片上,第一载片采用非导磁材料制成;将第一载片连带多个磁性件移入充磁机内,利用充磁机对第一载片上的所有磁性件充磁处理,使得磁性件成为磁铁件,磁铁件同一端的端面的不同部位形成N极、S极;将多个磁铁件安装设置在第二载片上形成磁铁单元,第二载片采用导磁材料制成,第二载片所承载的多个磁铁件围绕第二载片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磁铁单元的第二载片用于安装设置在无线充电基座上,磁铁单元配合无线充电基座的充电线圈对无线耳机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用磁铁单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在第二载片上加工出多个第一凹槽,将多个磁铁件分别装入到多个第二凹槽内,第一凹槽、磁铁件一一对应,第一凹槽、磁铁件过盈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用磁铁单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在第一凹槽内注入胶水,磁铁件铆接在第二载片上并位于第一凹槽内,第一凹槽内的胶水粘结磁铁件与第二载片。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用磁铁单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在第二载片上加工出与第一凹槽连通的第一定位缺口、第二定位缺口,第一定位缺口的形状与第二定位缺口的形状不相同;磁铁件同一端端面的N极、S极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凸起、第二定位凸起,第一定位凸起、第二定位凸起分别容设在第一定位缺口内、第二定位缺口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用磁铁单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利用机械手将多个磁性件一次性移送到第一载片上,第一载片所承载的多个磁性件围绕第一载片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利用机械手将多个磁铁件一次性移送安装在第二载片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充电用磁铁单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在第一载片上加工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亮刘向阳陈嵩赖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金坤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