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老年性黄斑变性治疗用开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3565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老年性黄斑变性治疗用开睑装置,包括底板、压紧带、安装板和开睑器,底板置于患者头部后脑处;所述压紧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底板的相对的两侧;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压紧带上,并能顺着所述压紧带移动;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贯通的安装孔,所述开睑器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并位于所述安装孔中,所述开睑器包括上压片、下压片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孔中,所述上压片和所述下压片相对的设置在所述驱动组件上,并能分别压紧在上眼皮和下眼皮上,所述驱动组件能驱动所述上压片和所述下压片相向或相背运动。本老年性黄斑变性治疗用开睑装置,能在激光治疗时将患者眼睑撑开,防止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眨眼,影响治疗。治疗。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老年性黄斑变性治疗用开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治疗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老年性黄斑变性治疗用开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老年性黄斑变性又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为黄斑区结构的衰老性改变。主要表现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对视细胞外节盘膜吞噬消化能力下降,结果使未被完全消化的盘膜残余小体潴留于基底部细胞原浆中,并向细胞外排出,沉积于Bruch膜,形成玻璃膜疣。由于黄斑部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殊性,此种改变更为明显。玻璃膜疣也见于正常视力的老年人,但由此继发的种种病理改变后,则导致黄斑部变性发生。或者引起Bruch膜本断裂,脉络膜毛细血管通过破裂的Bruch膜进入RPE下及视网膜神经上皮下,形成脉络膜新生血管。由于新生血管壁的结构异常,导致血管的渗漏和出血,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继发性病理改变。老年性黄斑变性大多发生于45岁以上,其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是当前老年人致盲的重要疾病。
[0003]老年性黄斑变性主要的治疗方法有:抗氧化剂治疗、抗VEGF治疗、激光治疗、经瞳温热疗法(TTT)光动力疗法(PDT)和手术治疗。其中,激光治疗用激光所产生的热能,摧毁黄斑区的异常新生血管。治疗时,需要患者将眼睛保持睁开状态,通过专用的激光治疗仪治疗,但由于部分老年人由于年龄大,导致听力下降、导致行动缓慢等,在治疗过程中,不能保持眼睛始终张开的状态,从而容易影响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老年性黄斑变性治疗用开睑装置,能在激光治疗时将患者眼睑撑开,防止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眨眼,影响治疗。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老年性黄斑变性治疗用开睑装置,包括:
[0006]底板;置于患者头部后脑处;
[0007]压紧带,所述压紧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底板的相对的两侧;
[0008]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压紧带上,并能顺着所述压紧带移动;
[0009]开睑器,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安装孔,所述开睑器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并位于所述安装孔中,所述开睑器包括上压片、下压片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上压片和所述下压片相对的设置在所述驱动组件上,并位于所述安装孔中,且能分别压紧在上眼皮和下眼皮上,所述驱动组件能驱动所述上压片和所述下压片相向或相背运动。
[0010]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上位于所述安装孔的两侧相对的设置有条形凸筋,且两个所述条形凸筋均与所述压紧带平行设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杆和导向杆;所述驱动杆垂直的、并能转动的设置在两个所述条形凸筋之间,且位于两个所述条形凸筋的同侧一端
的边缘;所述驱动杆上从其中部分别设置有向左右延伸的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所述上压片和所述下压片同侧的端部分别与所述左旋螺纹和所述右旋螺纹螺纹连接;所述上压片与所述下压片同侧的另外一端的端部均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杆设置在两个所述条形凸筋之间,并与所述驱动杆垂直设置,且同时能滑动的穿插在两个所述导向孔内。
[0011]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杆一端穿过所述凸筋,且其上设置有把手。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上压片与所述下压片靠近人眼一侧均设置有软垫。
[0013]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上沿着压紧带长度的方向开设有穿孔,所述压紧带能滑动的穿插在所述穿孔内。
[0014]进一步地,所述压紧带具有弹性。
[0015]进一步地,所述压紧带有两根,并呈并排设置。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上述老年性黄斑变性治疗用开睑装置,包括底板、压紧带、安装板和开睑器,使用时,套设在患者的头部,并使上压片和下压片分别压紧在上眼皮和下眼皮上,随后通过驱动驱动组件,驱动上压片和下压片相背运动,进而将上眼皮和下眼皮撑开。整个操作方式简单,并能防止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眨眼,导致影响手术的治疗。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老年性黄斑变性治疗用开睑装置的正视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老年性黄斑变性治疗用开睑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3为图1所示的一种老年性黄斑变性治疗用开睑装置中开睑器设置在安装板上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100-底板、200-压紧带、300-安装板、310-安装孔、320-凸筋、330-穿孔、400-开睑器、410-上压片、420-下压片、430-驱动组件、431-驱动杆、432-导向杆、433-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5]请参见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老年性黄斑变性治疗用开睑装置,包括底板100、压紧带200、安装板300和开睑器400,在老年性黄斑变性进行激光治疗时,用撑开眼睑。
[0026]具体的,底板100为一板体,置于患者头部后脑处,用于对整个装置起到支撑作用。实际运用时,底板100可为平板,也可有一定弧度的弧形板,只要能起到支撑作用的均可。压紧带20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底板100的相对的两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压紧带200具有弹性,使之既能在一定范围内适应不同大小的脸型,同时也能将安装板300和开睑器400压紧。此外,压紧带200有两根,并呈并排设置。两根有利于安装板300保持平衡,防止安装板300翻
转。
[0027]安装板300设置在压紧带200上,并能顺着压紧带200移动。安装板300上沿着压紧带200长度的方向开设有穿孔330,压紧带200能滑动的穿插在穿孔330内。使用时,可沿着压紧带200推动安装板300,将安装板300运动到需要治疗的眼睛的正上方。
[0028]安装板300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安装孔310。开睑器400设置在安装板300上并位于安装孔310中。开睑器400包括上压片410、下压片420和驱动组件430。驱动组件430设置在安装板300上,上压片410和下压片420相对的设置在驱动组件430上,并位于安装孔310中,并且能分别压紧在上眼皮和下眼皮上,驱动组件430能驱动上压片410和下压片420相向或相背运动。在本实施方式中,上压片410与下压片420靠近人眼一侧均设置有软垫。软垫可选择硅胶垫、棉垫等,软垫既可增加舒适感,有能放置将人眼皮划伤。同时,,上压片410与下压片420靠近人眼一侧可设置成内凹的弧形,这样也能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0029]使用时,先让患者将眼睛闭上,随后将本开睑装置于头部,并使底板100位于患者后脑处;接着,拉动压紧带200,使压紧带200套设在头部,并使两个压紧带200分别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老年性黄斑变性治疗用开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置于患者头部后脑处;压紧带,所述压紧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底板的相对的两侧;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压紧带上,并能顺着所述压紧带移动;开睑器,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安装孔,所述开睑器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并位于所述安装孔中,所述开睑器包括上压片、下压片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上压片和所述下压片相对的设置在所述驱动组件上,并位于所述安装孔中,且能分别压紧在上眼皮和下眼皮上,所述驱动组件能驱动所述上压片和所述下压片相向或相背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年性黄斑变性治疗用开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位于所述安装孔的两侧相对的设置有条形凸筋,且两个所述条形凸筋均与所述压紧带平行设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杆和导向杆;所述驱动杆垂直的、并能转动的设置在两个所述条形凸筋之间,且位于两个所述条形凸筋的同侧一端的边缘;所述驱动杆上从其中部分别设置有向左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崇义熊艳丽耿钊姜姝张燕刘莛刘玮叶剑李颖邓小丽徐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