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鳌合树脂再生系统及其再生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53543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鳌合树脂再生系统,包括净化浓缩组件,双极膜电渗析器,储酸罐,储碱罐,酸泵,碱泵及树脂罐,双极膜电渗析器的输入口连接净化浓缩组件,输出口分别连接储酸罐和储碱罐,所述储酸罐通过管道串接酸泵及第一气动阀后接入树脂罐的输入口,所述储碱罐通过管道串接碱泵及第二气动阀后接入树脂罐的输入口,树脂罐对螯合树脂进行再生,树脂罐的一输出端连接净化浓缩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鳌合树脂再生系统,利用双极膜电渗析器产生浓度稳定的低浓度酸碱,降低再生操控的难度,实现了废水处理系统资源的整合利用,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的。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鳌合树脂再生系统及其再生方法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树脂再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鳌合树脂再生系统及回收方法。

技术介绍

[0003]为了去除废水中的钙、镁离子,降低反渗透膜的结垢性污染,通常会设置一套钠床装置,其内部填充有大量的阳离子交换树脂,以离子交换的形式去除各类阳离子,如Ca
2+
、Mg
2+
,以达到去除水体中硬度的目的。但当树脂与水中带电荷的杂质交换完全后,就必须进行“再生”。
[0004]现有的鳌合树脂再生装置配有一台冲洗泵,酸/碱储罐,将浓度为32%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通过喷射器稀释至%后进行再生操作。现有装置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喷射器受酸、碱罐液位影响,再生过程中会导致酸碱浓度不均匀,同时再生过程中树脂罐发热严重,导致滤帽变形树脂泄露,不仅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并且增加废弃树脂量,导致处置难度增加;此外再生废酸和废碱回至系统进行处理,使得再生时间较长,再生废液量多,此外系统水质pH、硬度、电导率的剧烈波动,会冲击整个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鳌合树脂再生系统及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氯化钠盐水中阳离子杂质、总有机碳含量等,获得高纯度的酸液和碱液并用于螯合树脂再生,实现氯化钠浓盐水的循环资源化利用,并能降低螯合树脂再生废液并减少树脂废弃量,提高树脂系统操控可靠性,实现整体降本增效。
[0006]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鳌合树脂再生系统,包括净化浓缩组件,双极膜电渗析器,储酸罐,储碱罐,酸泵,碱泵及树脂罐,双极膜电渗析器的输入口连接净化浓缩组件,输出口分别连接储酸罐和储碱罐,所述储酸罐通过管道串接酸泵及第一气动阀后接入树脂罐的输入口,所述储碱罐通过管道串接碱泵及第二气动阀后接入树脂罐的输入口,树脂罐对螯合树脂进行再生,树脂罐的一输出端连接净化浓缩组件。
[0007]优选的,所述树脂罐的输入口出设置有电磁流量计。
[0008]优选的,所述净化浓缩组件由输入端至输出端依次包括纳滤膜组件,反渗透膜组件及电渗析膜组件;优选的,所述纳滤膜组件中的过滤膜材质为PVC,PEEK,PES,PS、PP、PET,PVDF中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截留分子量是100-800Da。
[0009]优选的,所述反渗透膜组件中过滤膜的材质为PVC,PEEK,PES,PS、PP、PET,PVDF中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10]优选的,所述双极膜电渗析器包括离子交换膜、隔板、电极板及夹紧装置,所述离子交换膜中阳离子和阴离子膜均选择透过性膜。
[0011]优选的,所述树脂罐中装填的数值型号为LSC-100或S-930或D463。
[0012]一种鳌合树脂再生系统的再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氯化钠盐水水经过纳滤膜组件净化后送入反渗透膜组件进行初步浓缩,然后送入电渗析膜组件进行再次浓缩,形成的高浓度氯化钠盐水送入双极膜电渗析器内,控制双极膜进水流量和进膜压力,从而在双极膜酸室形成的浓度为8%的盐酸送入储酸罐稀释至4%浓度,双极膜碱室产生的浓度为8%的烧碱送入储碱罐稀释至4%浓度;b、树脂罐需要再生时,打开第一气动阀以及酸泵将盐酸送至树脂罐,控制流量为15~25m3/h;打开第二气动阀以及碱泵,将烧碱送入树脂罐内,控制流量为15~25m3/h,以此来对树脂罐内的鳌合树脂进行再生;c、再生后的氯化钠盐水再次返回纳滤膜组件净化以及反渗透膜组件、电渗析膜组件浓缩后送入双极膜系统,实现形成循环再生过程。
[0013]本专利技术中纳滤膜的净化是一种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压力驱动膜分离过程,通过膜的筛分作用,有机物及多价杂质离子不能透过膜片,氯化钠透过膜片,从而有效的实现氯化钠溶液纯化,反渗透膜是利用半透膜的选择性的透过溶剂而截留溶质的分离过程,通过膜的筛分,将水中的离子进行浓缩。
[0014]双极膜电渗析器是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利用阴、阳离子的选择透过性,使得溶液中呈离子状态的溶质和溶剂分离的一种物理化学过程,工作时高盐废水进入盐室,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阴离子通过阴膜迁移至酸室,当遇到双极膜阳膜面分解出的氢离子结合生成酸,同样在直流电场作用下,阳离子通过阳膜迁移至碱室,遇到双极膜的阴膜面,由于阳膜带正电荷,所以阳离子无法继续迁移,留在碱室,跟双极膜的阴膜面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不断分解出的氢氧根结合生成碱。这样,盐室的阴离子不断进入酸室,从而酸液浓度不断提高;阳离子不断进入碱室,浓度不断提高,最终高盐水通过双极膜实现盐的转化为盐酸和烧碱。
[0015]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所揭示的一种鳌合树脂再生系统,通过双极膜电渗析器自制低浓度酸碱,进行树脂再生,达到以下效果:1). 整个再生过程酸碱浓度稳定,树脂罐的温度保持在45℃以下,相比之前60-70℃有较大改观,减缓了树脂罐的滤帽因为受热而损坏,故而大大降低了树脂泄露的风险;2).使用低浓度酸碱,使得整个再生步序得到优化,再生时间明显缩短,且再生酸碱使用量减少,降低了运行成本,同步再生废液减少,减轻了对系统的冲击;3).利用自动化的控制,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使得管理变得简单。
[0016]本专利技术新型综合利用双极膜电渗析器自制低浓度酸碱,实现了废水处理系统资源的整合利用,达到公司降本增效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再生系统示意图。
[0019]附图中,1-双极膜电渗析器,2-储酸罐,3-储碱罐,4-酸泵,5-碱泵, 6-第一气动
阀,7-第二气动阀,8-电磁流量计,9-树脂罐,10-电渗析膜组件,11-反渗透膜组件,12-纳滤膜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1]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一种鳌合树脂再生系统,包括双极膜电渗析器1,储酸罐2,储碱罐,3,酸泵4,碱泵5,树脂罐9,电渗析膜组件10,反渗透膜组件11,纳滤膜组件12,纳滤膜组件,反渗透膜组件及电渗析膜组件依次连接,然后连接双极膜电渗析器的输入端,双极膜电渗析器内有酸室和碱室,其酸室连接储酸罐,将产生的盐酸送入储酸罐,其碱室连接储碱罐,将产生的烧碱送入储碱罐,所述储酸罐通过管道串接酸泵及第一气动阀6接入树脂罐的输入口,而储碱罐通过管道串接碱泵及第二气动阀7后接入树脂罐的输入口,所述树脂罐的废液输出口连接反渗透装置,进行循环操作。
[0022]为了提升对输入的酸碱量进行计量,在树脂罐的输入口出设置电磁流量计8,对输入的酸碱进行流量测定。
[0023]所述纳滤膜组件和反渗透膜组件中的过滤膜材质为PVC,PEEK,PES,PS、P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鳌合树脂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净化浓缩组件,双极膜电渗析器,储酸罐,储碱罐,酸泵,碱泵及树脂罐,双极膜电渗析器的输入口连接净化浓缩组件,输出口分别连接储酸罐和储碱罐,所述储酸罐通过管道串接酸泵及第一气动阀后接入树脂罐的输入口,所述储碱罐通过管道串接碱泵及第二气动阀后接入树脂罐的输入口,树脂罐对螯合树脂进行再生,树脂罐的一输出端连接净化浓缩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鳌合树脂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罐的输入口出设置有电磁流量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鳌合树脂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浓缩组件由输入端至输出端依次包括纳滤膜组件,反渗透膜组件及电渗析膜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鳌合树脂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纳滤膜组件中的过滤膜材质为PVC,PEEK,PES,PS、PP、PET,PVDF中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截留分子量是100-800Da。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鳌合树脂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膜组件中过滤膜的材质为PVC,PEEK,PES,PS、PP、PET,PVDF中一种或几种的组合。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国顾玉林董鑫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能达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