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长隧道多功能轮廓带的诱导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53306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城市道路交通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特长隧道多功能轮廓带的诱导系统,包括从隧道入口开始依次设置的隧道入口段、隧道过渡段、隧道中部段以及隧道出口段,隧道中部段由依次设置的普通区、提醒区、普通区、唤醒区、普通区、提醒区、普通区构成,隧道入口段与隧道出口段的内壁上分别设有五边形反光环以及五边形反光条,隧道过渡段的内壁上设有七边形反光环以及七边形反光条,隧道中部段的内壁上设有小五边形反光环以及小五边形反光条,五边形反光环、七边形反光环与小五边形反光环上均镶嵌有LED灯带以及外围覆盖有预留LED灯带的灯光散射孔的反射膜。采用这样的诱导系统,有效提高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其特别适用于单洞双向限速20~60km/h的公路特长隧道。速20~60km/h的公路特长隧道。速20~60km/h的公路特长隧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特长隧道多功能轮廓带的诱导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道路交通
,特指一种特长隧道多功能轮廓带的诱导系统,适用于单洞双向限速20~60km/h的公路特长隧道。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隧道安全事故多发,究其原因是因为对于隧道内的研究多集中于照明技术上,而对于视线的诱导少有涉及,故导致隧道内照明不足或光线太强。根据视觉刺激强弱等级,可初步判:其照明强度,隧道入口段>过渡段>中部段普通区,中部普通区<中部提醒区<中部唤醒区。然而,目前的照明技术在隧道入口处却没有能很好的预示驾驶员;同时,驾驶人员在隧道内驾驶,长时间处于昏暗单调和缺乏变化的环境中行驶,容易产生驾驶疲劳。因此,致使驾驶员对隧道轮廓往往不是很清晰,其对隧道的宽度把握不足,进而难以保证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特长隧道多功能轮廓带的诱导系统,能提升驾驶人员的速度感、距离感、方向感、行程感,同时能有效降低视疲劳,特别适用于单洞双向限速20~60km/h的公路特长隧道。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应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特长隧道多功能轮廓带的诱导系统,包括从隧道入口开始依次设置的隧道入口段、隧道过渡段、隧道中部段以及隧道出口段,隧道中部段由依次设置的普通区、提醒区、普通区、唤醒区、普通区、提醒区、普通区构成,隧道入口段与隧道出口段的内壁上分别设有五边形反光环以及五边形反光条,隧道过渡段的内壁上设有七边形反光环以及七边形反光条,隧道中部段的内壁上设有小五边形反光环以及小五边形反光条,五边形反光环、七边形反光环与小五边形反光环上均镶嵌有LED灯带以及外围覆盖有预留LED灯带的灯光散射孔的反射膜。
[0006]根所上述方案,所述五边形反光环上的反射膜采用五类白色反射膜,七边形反光环上的反射膜采用三类橙黄相间的反射膜,隧道中部段普通区的小五边形反光环上的反射膜采用三类绿色反射膜,隧道中部段提醒区的小五边形反光环上的反射膜采用三类黄色反射膜,隧道中部段唤醒区的小五边形反光环上的反射膜采用四类红色反射膜。
[0007]根所上述方案,所述五边形反光环与五边形反光条的设置比例按1:3设置,其间距为25-50m,所述七边形反光环与七边形反光条的设置比例按1:3设置,其间距为25-50m,隧道中部段普通区的小五边形反光环与小五边形反光条的设置比例按1:3设置,其间距为25-50m,并按照设定的普通区的长度范围依次顺序设置多组,隧道中部段提醒区的小五边形反光环与小五边形反光条的设置比例按按1:2为一组,其间距均为16~33m,并按照设定的隧道中部段提醒区的长度范围依次顺序设置多组,隧道中部段唤醒区的小五边形反光环与小五边形反光条的设置比例按1:3为一组,其间距均为15~25m,并按照设定的隧道中部段唤
醒区的长度范围依次顺序设置多组。
[0008]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
[0009]1)本专利技术采用多边形反光环,弥补了传统的一次反射,五边形反光环可以达到两次反射效果,第一次反射使驾驶员可以预知轮廓,第二次反射适应隧道环境;七边形反光环可以达到三次反射的效果,多次逆反射作用,使得驾驶员接受到更多的视线诱导信息,清晰明确的知道隧道的大致走向;
[0010]2)本专利技术在原有的反光环的基础上,采用了不同颜色的反射膜交叉设置方式,除了可以达到反光的作用,同时让驾驶员在洞口外依靠反射的作用,可以提前预知洞内隧道的轮廓,避免因为隧道内外光线差引起短暂失明的效果而导致的机动车行使轨迹的偏移,满足驾驶员的行车安全感以及方向感;
[0011]3)多边形反光环上均匀分布的LED灯带,可以弥补隧道内的光线不足问题,主要用于缓解隧道内外光线差;
[0012]4)隧道侧壁的反光条与该段反光环边数一致是为了减缓驾驶员对隧道环境的适应程度,避免过渡吸引驾驶员的注意力;
[0013]5)入口段以及过渡段的反光环与反光条的设置比例为1:3,可以更好的让驾驶员感受到速度的变化,而隧道中部段机动车运行速度平稳,但随着往隧道的深入,危险性就越高,此时如果发生交通事故,人员不容易撤离,但是为了适应前面的过渡段设置方式,因此将反光环与反光条的设置方式变为普通区的1:3,提醒区的1:2以及唤醒区的1:1。在提醒区采用中频、中高尺度的信息流,在唤醒区采用高频、中高尺度的信息流,有助于改善驾驶员对速度的感知,增大感知速度,有利于隧道内行车安全。中部段采用普通区、提醒区、普通区、唤醒区、普通区、提醒区、普通区的设置方法可以很好的减缓驾驶员的视觉疲劳,给大脑一个间断性的休息时间;
[0014]6)入口段反光环采用五类白色反射膜是为了减小洞内外的光线差,有助于提高驾驶员对隧道环境的适应性;过渡段采用三类橙黄相间的反射膜,是为了警示驾驶员在隧道内要谨慎驾驶,区别于外部行使环境;中部段普通区三类绿色反射膜,告知驾驶员在后面的一段路程里都是该种行车环境,可以短暂放松一下,提醒区采用三类黄色反射膜预知驾驶员前方即将到达隧道中心位置,要注意控制车速,上下坡速度差值不宜过大。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入口段正视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入口段侧壁侧面图;
[0017]图3是本专利技术过渡段侧壁侧面图;
[0018]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部段侧壁侧面图;
[0019]图5是本专利技术反光环横截面图。
[0020]图中:2、LED灯带;3、反射膜;4、五边形反光条;5、七边形反光条;6、小五边形反光条;11、五边形反光环;12、七边形反光环;13、小五边形反光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0022]如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特长隧道多功能轮廓带的诱导系统,包括从隧道入口开始依次设置的隧道入口段、隧道过渡段、隧道中部段以及隧道出口段,其中,隧道中部段由依次设置的普通区、提醒区、普通区、唤醒区、普通区、提醒区、普通区构成,
[0023]在距离隧道洞口5m入口段与出口段的隧道内壁上分别设置五边形反光环11,五边形反光环11上镶嵌由19个LED灯均匀分布构成的LED灯带2,LED灯带2可以弥补隧道内的光线不足问题,主要用于缓解隧道内外的光线差,在五边形反光环11的外围覆盖有预留LED灯带2灯光散射孔的五类白色反射膜3,入口段与出口段的五边形反光环11采用五类白色反射膜3是为了减小洞内外的光线差,有助于提高驾驶员对隧道内、外环境的适应性,入口段与出口段的隧道内壁上设置有五边形反光条4,其目的是为了减缓驾驶员对隧道环境的适应程度,避免过渡吸引驾驶员的注意力,其设定高度为2.5~3m,间距为15~20m,五边形反光环11与五边形反光条4的设置比例按1:3为一组,即入口段与出口段分别为1个五边形反光环11和3个五边形反光条4为一组,其间距均为25~50m,行程时间9~27s,本实施例采用了可以达到两次反射效果的五边形反光环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长隧道多功能轮廓带的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从隧道入口开始依次设置的隧道入口段、隧道过渡段、隧道中部段以及隧道出口段,所述隧道中部段由依次设置的普通区、提醒区、普通区、唤醒区、普通区、提醒区、普通区构成,所述隧道入口段与隧道出口段的内壁上分别设有五边形反光环(11)以及五边形反光条(4),所述隧道过渡段的内壁上设有七边形反光环(12)以及七边形反光条(5),所述隧道中部段的内壁上设有小五边形反光环(13)以及小五边形反光条(6),所述五边形反光环(11)、七边形反光环(12)与小五边形反光环(13)上均镶嵌有LED灯带(2)以及外围覆盖有预留LED灯带(2)的灯光散射孔的反射膜(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长隧道多功能轮廓带的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五边形反光环(11)上的反射膜(3)采用五类白色反射膜,所述七边形反光环(12)上的反射膜(3)采用三类橙黄相间的反射膜,所述隧道中部段普通区的小五边形反光环(13)上的反射膜(3)采用三类绿色反射膜,所述隧道中部段提醒区的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守中杜志刚冒卫星屈双双高巍朱小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