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乙烯绝缘耐火计算机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3282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乙烯绝缘耐火计算机电缆,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技术领域。通过双层合成云母耐火层套设在镀锡软铜导体的外表面,硅橡胶绝缘套设在双层合成云母耐火层的外表面,编织玻纤纱套设在硅橡胶绝缘的外表面,镀锡软铜导体、双层合成云母耐火层、硅橡胶绝缘和编织玻纤纱组成的整体在金属/纤维复合编织分屏蔽的内部设置有两个,解决了其防火、耐高温、抗干扰较差,信号传递的准确性和稳定向较差,并且抗拉曳能力、弯曲柔韧性能较差,影响使用需求的问题,使得其具备良好的防火、耐高温、抗干扰性能.能保证信号传递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还具有较高的抗拉拖曳能力、弯曲柔韧性能.可满足各种电缆敷设安装、承载能力、防火性能和信号传输的要求。传输的要求。传输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乙烯绝缘耐火计算机电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
,具体为一种聚乙烯绝缘耐火计算机电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电缆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为顺应社会发展需要.及时研发出能够满足特殊应用场合所需的特种电缆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某些对耐高温性、柔软性、抗拉拖曳能力等要求较高的特殊使用场合的仪表信号控制系统。
[0003]传统的计算机电缆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缺陷,其防火、耐高温、抗干扰较差,信号传递的准确性和稳定向较差,并且抗拉曳能力、弯曲柔韧性能较差,影响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乙烯绝缘耐火计算机电缆,解决了其防火、耐高温、抗干扰较差,信号传递的准确性和稳定向较差,并且抗拉曳能力、弯曲柔韧性能较差,影响使用需求的问题,使得其具备良好的防火、耐高温、抗干扰性能.能保证信号传递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还具有较高的抗拉拖曳能力、弯曲柔韧性能.可满足各种电缆敷设安装、承载能力、防火性能和信号传输的要求。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乙烯绝缘耐火计算机电缆,包括线缆主体(16),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主体(16)包括镀锡软铜导体(1)、双层合成云母耐火层(2)、硅橡胶绝缘(3)、编织玻纤纱(4)、金属/纤维复合编织分屏蔽(5)、无卤低烟高阻燃玻纤绳(6)、聚酯带(7)、金属/纤维复合编织总屏蔽(8)、陶瓷化硅橡胶包带(9)、硅橡胶内护套(10)、细钢丝铠装(11)、抗拉撕阻燃硅橡胶外护套(13)和镀锡铜线编织防护层(14);所述双层合成云母耐火层(2)套设在镀锡软铜导体(1)的外表面,所述硅橡胶绝缘(3)套设在双层合成云母耐火层(2)的外表面,所述编织玻纤纱(4)套设在硅橡胶绝缘(3)的外表面,所述镀锡软铜导体(1)、双层合成云母耐火层(2)、硅橡胶绝缘(3)和编织玻纤纱(4)组成的整体在金属/纤维复合编织分屏蔽(5)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所述金属/纤维复合编织分屏蔽(5)整体在聚酯带(7)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所述金属/纤维复合编织总屏蔽(8)套设在聚酯带(7)的外表面,所述陶瓷化硅橡胶包带(9)套设在金属/纤维复合编织总屏蔽(8)的外表面,所述硅橡胶内护套(10)套设在陶瓷化硅橡胶包带(9)的外表面,所述细钢丝铠装(11)绕设在硅橡胶内护套(10)的外表面,所述细钢丝铠装(11)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一层陶瓷化硅橡胶包带(9),所述抗拉撕阻燃硅橡胶外护套(13)套设在细钢丝铠装(11)外部陶瓷化硅橡胶包带(9)的外表面上,所述镀锡铜线编织防护层(14)套设在抗拉撕阻燃硅橡胶外护套(13)的外表面上;该线缆主体(16)的束丝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准备束丝设备(15),将束丝前的线缆从存放绕线筒中穿过内转盘端板(1514)前侧由进线支架(154)、第一齿轮(155)、微型驱动电机(1517)、第二齿轮(1516)和第二导向轮(1518)组成的构件中,穿过内转盘端板(1514)上的线缆进线端口(1512)的位置后,并且穿过内转盘端板(1514)上的线缆进线端口(1512)的位置,停留在内转盘端板(1514)后侧由进线支架(154)、第一齿轮(155)、微型驱动电机(1517)、第二齿轮(1516)和第二导向轮(1518)组成的构件中,将绕线放置支架(1510)上细钢丝绕线筒(1511)中的钢丝绳穿过内转盘端板(1514)上的钢丝进线端口(1513)的位置,随后在内转盘端板(1514)后侧的进线支架(154)、第一齿轮(155)、微型驱动电机(1517)、第二齿轮(1516)和第二导向轮(1518)组成的构件中汇聚,并且绕设在线缆上,准备工作完毕;步骤S2:同时启动内转盘端板(1514)前后侧中的微型驱动电机(1517)和线缆进线端口(1512),内转盘端板(1514)前后侧的微型驱动电机(1517)分别对应带动第一齿轮(155)的旋转,与第一齿轮(155)之间相啮合的第二齿轮(1516)跟随反向旋转,分别固定在第一齿轮(155)和第二齿轮(1516)上的同步转动的第一导向轮(156)和第二导向轮(1518)对穿过其中的线缆进行拉扯牵引工作,期间,同步启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登瑞吴金邓标何忠东何俊华金鑫王影肖张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新亚特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