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酸蓄电池正极铅膏及正极板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53139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1:09
一种铅酸蓄电池正极铅膏,所述正极铅膏包括如下质量添加比的组分,铅粉:短纤维:钡掺杂氮化碳:纯净水:稀硫酸=100:(0.0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铅酸蓄电池正极铅膏及正极板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正极铅膏及正极板的制备方法,属于铅酸蓄电池


技术介绍

[0002]一般来说,铅酸电池主要由正极板、负极板、电解液、隔板和壳体等部分组成。这其中,通过将铅膏涂覆在板栅上制得的极板,对铅酸电池的电学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铅酸电池的正极中主要的活性物质是极为细小的PbO2,其颗粒尺寸在纳米级,其中α-PbO2主要是作为骨架型成分起到连接活性物质的作用,而β-PbO2主要起到释放电量的作用。当电池放电时,二氧化铅正极作为阴极,PbO2被还原成Pb
2+
与电解液中的SO
42-发生反应,形成溶解度很小的PbSO4沉积到正极板中,并释放出氧离子与电解液中的H
+
生成H2O。在电池充电时,正极板作为阳极,其中的PbSO4被氧化生成Pb
4+
和SO
42-,Pb
4+
将会夺取水分子中的氧形成PbO2沉积在正极上,并释放出H
+
到电解液中。
[0003]铅酸电池长期处于未充满电的荷电状态时,会导致极板中PbSO4不断生长成为晶型完整且粗大的晶粒,使得其电化学活性降低,进而导致电池的使用寿命结束。一般而言,因正极活性物质中氧化性太强会使得PbSO4晶粒的生长变得困难,其硫酸盐化程度较慢。但当铅酸电池进行深度充放电循环时,正极活性物质中作为骨架的α-PbO2将会被还原生成PbSO4,而充电时酸性环境会使PbSO4全部转换为β-PbO2。这将使正极中起到连接支撑的α-PbO2越来越少,活性物质逐渐松散脱落,最终导致电池使用寿命提前结束。深放电循环、亏电状态下的循环都会造成硫酸盐化加快,尤其是铅酸电池的工作环境温度过高时,由于内能的提高,PbSO4晶粒的重结晶生长变得相对容易,硫酸盐化随之加快,同时充电时PbSO4氧化生成的β-PbO2也会生长容易且分散,使得PAM的软化、脱落现象更加明显,制约了蓄电池的高温寿命循环。
[0004]目前行业上经典的起动型铅酸电池的正极铅膏配方中,除去铅粉、纯水和稀硫酸等基础原材料外,只有短纤维,少数电池中会添加一些4BS晶种,期望以此提高正生极板中4BS的含量,进而使正极中含有更多的α-PbO2来延长使用寿命。但是,研究发现,生极板中4BS含量的提高,并不能有效提高正极板中α-PbO2的含量,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孙海涛等,叠板码放方式固化对正生极板的影响[J],《蓄电池》,2019,56(3),120-133)。因此,需要采取其他的有效措施,来减缓铅酸电池正极板的盐化、软化、脱落进程,从而起到延长电池在亏电状态及高温环境下的深循环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弊端,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正极铅膏及正极板的制备方法,在正极铅膏的添加剂中添加钡掺杂氮化碳,有效地抑制了正极的硫酸盐化现象,同时有效抑制了正极活性物质的软化、脱落,进而延长铅酸电池的使用时间,特别是亏电状态循环和高温使用时间。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铅酸蓄电池正极铅膏,所述正极铅膏包括如下质量添加比的组分,铅粉:短纤维:钡掺杂氮化碳:纯净水:稀硫酸=100:(0.05-0.5):(0.1-1.0):(10-15):(6-10)。
[0008]上述铅酸蓄电池正极铅膏,所述钡掺杂氮化碳的主要成分为石墨相氮化碳,钡元素为成核剂,所述钡掺杂氮化碳的平均粒径小于5μm,比表面积为10-500m2/g,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①
称取一定量的Ba(OH)2,加入到溶剂中,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Ba(OH)2溶液,Ba(OH)2溶液的浓度为0.01-5wt%;
[0010]②
称取一定量的三聚氰胺,加入到Ba(OH)2溶液中,得到钡掺杂三聚氰胺前躯体混浊液,三聚氰胺与Ba(OH)2的质量比控制在100:(0.1-10),对混浊液进行充分搅拌0.1-300min后,静置0.1-12h;
[0011]③
将静置好的钡掺杂三聚氰胺前躯体混浊液在40-120℃下烘干1-24h,得到钡掺杂三聚氰胺前躯体粉末;
[0012]④
将得到的钡掺杂三聚氰胺前躯体粉末加热至400-800℃,并保温焙烧0.5-6h,得到钡掺杂氮化碳颗粒;
[0013]⑤
将得到的钡掺杂氮化碳颗粒进行研磨,得到用于铅酸电池的钡掺杂氮化碳材料。
[0014]上述铅酸蓄电池正极铅膏,所述步骤

中,溶剂为甲醇、乙醇、水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5]上述铅酸蓄电池正极铅膏,所述步骤

中,焙烧时钡掺杂三聚氰胺前躯体粉末置于带盖的坩埚中,或处于保护气氛下,保护气氛为CO2、N2、He和Ar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6]上述铅酸蓄电池正极铅膏,所述铅粉的氧化度为60-98%,其中一百重量份的铅粉中,PbO和Pb的质量比为(60-98):(40-2)。
[0017]上述铅酸蓄电池正极铅膏,所述短纤维为腈纶纤维、聚酯纤维和聚丙烯腈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长度为1-15mm。
[0018]上述铅酸蓄电池正极铅膏,所述纯净水的导电率≤0.33μs/cm,稀硫酸溶液为分析纯,其密度为1.1-1.6g/cm3。
[0019]一种正极板的制备方法,利用上述的铅酸蓄电池正极铅膏制备正极板,包括如下步骤:
[0020]①
铅粉、短纤维、钡掺杂氮化碳按100:(0.05-0.5):(0.1-1.0)的质量比例进行搅拌混合均匀;
[0021]②
向步骤

中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混合物质量10-15%的水,充分搅拌1-30min,再加入混合物质量6-10%的稀硫酸水溶液,充分搅拌1-30min得到铅膏;
[0022]③
将铅膏平整地刮涂在板栅上,铅膏厚度为0.5-10mm,20-80℃固化1~50h,固化过程中的相对湿度为90-100%,然后50-100℃下干燥0.5-24h,干燥过程中的相对湿度为0-20%,得到正极板。
[0023]上述正极板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

中得到的正极铅膏的密度为3.5-4.5g/cm3。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本专利技术正极铅膏中添加有钡掺杂氮化碳添加剂,能稳定存在于正极活性物质中,且不会降低正极活性物质的导电性,钡掺杂氮化碳既可以稳定导电又可以延缓正极活性物
质的颗粒增大、硫酸盐化和凝聚力降低现象的发生,从而避免正极活性物质颗粒凝聚力降低导致过早脱落。用本专利技术钡掺杂氮化碳作为正极添加剂制备的铅酸蓄电池,具有比普通正极板更高的静态充电接受能力、深循环寿命和高温寿命,例如50%循环寿命提高了18.9%。
[0026]本专利技术钡掺杂氮化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即直接使用三聚氰胺作为碳源和氮源,通过浸渍法使Ba元素均匀分布,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铅酸蓄电池正极铅膏,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铅膏包括如下质量添加比的组分,铅粉:短纤维:钡掺杂氮化碳:纯净水:稀硫酸=100:(0.05-0.5):(0.1-1.0):(10-15):(6-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酸蓄电池正极铅膏,其特征在于:所述钡掺杂氮化碳的主要成分为石墨相氮化碳,钡元素为成核剂,所述钡掺杂氮化碳的平均粒径小于5μm,比表面积为10-500 m2/g,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称取一定量的Ba(OH)2,加入到溶剂中,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Ba(OH)2溶液,Ba(OH)2溶液的浓度为0.01-5 wt %;

称取一定量的三聚氰胺,加入到Ba(OH)2溶液中,得到钡掺杂三聚氰胺前躯体混浊液,三聚氰胺与Ba(OH)2的质量比控制在100:(0.1-10),对混浊液进行充分搅拌0.1-300min后,静置0.1-12h;

将静置好的钡掺杂三聚氰胺前躯体混浊液在40-120℃下烘干1-24h,得到钡掺杂三聚氰胺前躯体粉末;

将得到的钡掺杂三聚氰胺前躯体粉末加热至400-800℃,并保温焙烧0.5-6h,得到钡掺杂氮化碳颗粒;

将得到的钡掺杂氮化碳颗粒进行研磨,得到用于铅酸电池的钡掺杂氮化碳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铅酸蓄电池正极铅膏,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中,溶剂为甲醇、乙醇、水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铅酸蓄电池正极铅膏,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中,焙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海涛陈志雪陈二霞霍玉龙王再红高鹤闫娜张霄喃
申请(专利权)人:风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