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样品试管RFID溯源管控标识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3007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实验室样品试管RFID溯源管控标识标签,涉及RFID标识标签技术领域。该实验室样品试管RFID溯源管控标识标签,包括柔性外封装壳体,所述柔性外封装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柔性基层,所述柔性基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天线层,所述天线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发光二极管芯片组件,所述柔性基层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柔性绝缘层,所述天线层与发光二极管芯片组件均位于第一柔性绝缘层的下方中间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专业的处理软件,利用电子扫描枪扫描设定好ID的样本,样本管盖上RFID二极管发光,准确寻找出样本的精确位置,方便实验室管理,解决了长期以来样本库人工查找存在的困难。长期以来样本库人工查找存在的困难。长期以来样本库人工查找存在的困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室样品试管RFID溯源管控标识标签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RFID标识标签
,具体为一种实验室样品试管RFID溯源管控标识标签。

技术介绍

[0002]RFID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电子标签,操作快捷方便,RFID标签广泛的应用于各种领域中,RFID工作原理: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0003]在实验室中存放着许多的样品试管,对于这些样品试管通常需要使用RFID标识标签对其溯源进行管控,以便于识别试管中样品的相关信息,目前,实验室样品试管所使用的RFID标识标签较为简单,RFID标识标签自身的防护性能较差,RFID标识标签容易受到损坏,同时现有的许多RFID标识标签,存在着不能精确识别试管样本点的位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实验室样品试管RFID溯源管控标识标签,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实验室样品试管RFID溯源管控标识标签,包括柔性外封装壳体,所述柔性外封装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柔性基层,所述柔性基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天线层,所述天线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发光二极管芯片组件,所述柔性基层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柔性绝缘层,所述天线层与发光二极管芯片组件均位于第一柔性绝缘层的下方中间位置,所述第一柔性绝缘层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粘胶层、印刷面层、第二粘胶层与第一PET薄膜,所述柔性基层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柔性绝缘层、第三粘胶层与第二PET薄膜。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粘胶层、印刷面层、第二粘胶层与第一PET薄膜为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所述第二粘胶层的形状呈“回”型,且第二粘胶层设置在印刷面层的表面边缘处。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柔性绝缘层、第三粘胶层与第二PET薄膜为从上往下依次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柔性绝缘层、第一粘胶层、印刷面层、第二粘胶层、第一PET薄膜、第二柔性绝缘层、第三粘胶层与第二PET薄膜均位于柔性外封装壳体的内部。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柔性绝缘层与第二柔性绝缘层均为聚酰亚胺系树脂、环氧树脂或液晶聚合物中的一种,所述第一柔性绝缘层与第二柔性绝缘层分别压合在柔性基层的上
下表面。
[0012]优选的,所述天线层蚀刻在柔性基层的表面,所述天线层与发光二极管芯片组件通过导电胶或者导线电性连接。
[0013]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设置的第一柔性绝缘层与第二柔性绝缘层可以使得柔性基层、天线层与发光二极管芯片组件具有良好的抗压作用,大大降低了天线层与发光二极管芯片组件出现损坏的情况,通过设置的第一PET薄膜与第二PET薄膜使得标签具有良好的耐高低温性能,并且设置的第一PET薄膜能够有效的对印刷面层进行保护,可以延缓印刷面层上印刷内容氧化的速度,根据无源的RFID电子标签特性,增加发光二极管,每个电子标签的唯一的ID号,通过设计专业的处理软件,利用电子扫描枪扫描设定好ID的样本,样本管盖上RFID二极管发光,准确寻找出样本的精确位置,从而达到目的。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实验室样品试管RFID溯源管控标识标签。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该实验室样品试管RFID溯源管控标识标签,根据无源的RFID电子标签特性,增加发光二极管,每个电子标签的唯一的ID号,通过设计专业的处理软件,利用电子扫描枪扫描设定好ID的样本,样本管盖上RFID二极管发光,准确寻找出样本的精确位置,方便实验室管理,多了一项实验室样本的存储和查找之间的手段,解决了长期以来样本库人工查找存在的困难。
[0017]2、该实验室样品试管RFID溯源管控标识标签,通过设置的第一柔性绝缘层、第二柔性绝缘层、第一PET薄膜与第二PET薄膜,使得RFID标识标签可以具有良好的抗压、耐高低温、抗氧化等性能,大大延长了RFID标识标签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印刷面层与第二粘胶层连接示意图。
[0020]其中,1、柔性外封装壳体;2、柔性基层;3、天线层;4、发光二极管芯片组件;5、第一柔性绝缘层;6、第一粘胶层;7、印刷面层;8、第二粘胶层;9、第一PET薄膜;10、第二柔性绝缘层;11、第三粘胶层;12、第二PET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
[0023]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实验室样品试管RFID溯源管控标识标签,包括柔性外封装壳体1,柔性外封装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柔性基层2,柔性基层2的上表面设置有天线层3,天线层3的上表面设置有发光二极管芯片组件4,柔性基层2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柔性绝缘层5,天线层3与发光二极管芯片组件4均位于第一柔性绝缘层5的下方中间位置,第一柔性绝缘层5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粘胶层6、印刷面层7、第二粘胶层8与第一PET薄膜9,柔
性基层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柔性绝缘层10、第三粘胶层11与第二PET薄膜12。
[0024]第一粘胶层6、印刷面层7、第二粘胶层8与第一PET薄膜9为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第二粘胶层8的形状呈“回”型,且第二粘胶层8设置在印刷面层7的表面边缘处,第二柔性绝缘层10、第三粘胶层11与第二PET薄膜12为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第一柔性绝缘层5、第一粘胶层6、印刷面层7、第二粘胶层8、第一PET薄膜9、第二柔性绝缘层10、第三粘胶层11与第二PET薄膜12均位于柔性外封装壳体1的内部,第一柔性绝缘层5与第二柔性绝缘层10均为聚酰亚胺系树脂、环氧树脂或液晶聚合物中的一种,第一柔性绝缘层5与第二柔性绝缘层10分别压合在柔性基层2的上下表面,天线层3蚀刻在柔性基层2的表面,天线层3与发光二极管芯片组件4通过导电胶或者导线电性连接。
[0025]本专利技术中,RFID标签的安装方式可以如下所示:
[0026]1、制作可粘贴的圆形带有发光二极管的RFID标签,并粘贴至样本管帽上,并进行封装处理,其中发光的RFID芯片是圆形的,用环氧树脂灌封胶封装在管帽上,也可以在管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样品试管RFID溯源管控标识标签,包括柔性外封装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外封装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柔性基层(2),所述柔性基层(2)的上表面设置有天线层(3),所述天线层(3)的上表面设置有发光二极管芯片组件(4),所述柔性基层(2)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柔性绝缘层(5),所述天线层(3)与发光二极管芯片组件(4)均位于第一柔性绝缘层(5)的下方中间位置,所述第一柔性绝缘层(5)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粘胶层(6)、印刷面层(7)、第二粘胶层(8)与第一PET薄膜(9),所述柔性基层(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柔性绝缘层(10)、第三粘胶层(11)与第二PET薄膜(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样品试管RFID溯源管控标识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胶层(6)、印刷面层(7)、第二粘胶层(8)与第一PET薄膜(9)为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所述第二粘胶层(8)的形状呈“回”型,且第二粘胶层(8)设置在印刷面层(7)的表面边缘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诚捷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