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西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超重力-微界面传质强化反应-结晶-干燥耦合制备碳酸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28658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超重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550mgKOH/g;它具有高固含量、高透明、高稳定的特点。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利用超重力法制备前述透明纳米碳酸钙油相分散体的方法。
[0010]CN205740380U公开了一种纳米/轻质碳酸钙生产线,属于碳酸钙加工
,其包括石灰窑,石灰窑的出料端通过输送带连接有提升机,提升机的出料端连接有消化池,消化池的出料端安装有悬液分离器,悬液分离器的出料端连接有储存罐,储存罐的出料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均化罐,均化罐的出料端通过管道连接有碳化塔,碳化塔的出料端通过输送带连接有压滤机,压滤机的出料端通过输送带连接有浆状干燥机,浆状干燥机的出料端通过输送带连接有盘状干燥机,盘状干燥机的出料端安装有成品粉碎机,成品粉碎机一侧安装有包装机。该技术通过合理规划生产线来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纳米轻质碳酸钙成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0011]CN209024214U公开了一种纳米碳酸钙生产组合设备,包括反应罐,所述反应罐上部铰接有罐盖,且反应罐和罐盖组成一个圆状,所述反应罐底端贯穿有转杆槽,所述转杆槽贯穿有转杆,所述转杆在反应罐内的一段下部套接有晃槽,所述晃槽底端开有活动槽,且转杆贯穿活动槽,所述晃槽内且在活动槽上下均开有挡板槽,所述转杆在活动槽内的一段上下均连接有挡板,且两个挡板均与相对应的挡板槽套接,所述转杆在活动槽内的一段连接有推杆,通过推杆推动晃槽晃动,达到偏心的效果,使晃槽内的物料可以向上运动经过分散板的撞击分散物料,进气口也会对物料进行另一级的反应,从而使物料得到更充分的反应,并且整个装置都是易拆装,便于维护。
[0012]CN109666186A公开了一种纳米碳酸钙,包括改性纳米碳酸钙及包裹于其表面的聚合物粒子,所述聚合物粒子由下述质量比组分MMA:EA:AA:乳化剂: BPO:H2O=45-50:50-60:2-3:4-5:1.6-2:100-250制成;其中,在100质量份纳米碳酸钙或硬脂酸改性纳米碳酸钙干粉或含100质量份纳米碳酸钙的水悬浮液中加入1~30份的不饱和脂肪酸及其衍生物中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在室温~130℃下反应0.5~5小时,制得所述改性纳米碳酸钙。
[0013]CN109437274A公开了一种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纳米碳酸钙干粉:a、在水中加入原料生石灰或氢氧化钙配制成8-12%的悬浮液,进行充分搅拌;b、在搅拌状态下,通入含二氧化碳28-32%的二氧化碳/空气的混合气体进行碳化反应,通气速率为3-10升/分,由此控制二氧化碳的吸收率常数为0.7-2.5/ 秒,整个碳化过程的温度控制为28-40℃,直到悬浮液的pH值降到6.8-7.2时停止反应;c、取悬浮液过滤注入已调试好两个X字通道,使碳酸钙微粒调为20-80 纳米直径的纳米对撞机进行裂解、乳化、分散、合成纳米碳酸钙溶液;在100 质量份纳米碳酸钙干粉中加入1~15份间苯二酚或间苯二酚给予体和1~25份亚甲基给予体,在80~120℃下反应0.5~2小时,制得改性纳米碳酸钙。
[0014]上述专利采用超重力、鼓泡和喷雾的碳化反应方法制备CaCO3,各种方法具有不同的优势和特点。但普遍存在生产规模小、步骤多、能耗高、工艺技术复杂、雾化喷嘴易堵塞、产品粒度分布宽、不同批次产品的重现性差、碳化反应与CaCO3颗粒干燥不是一体化操作,亦即由石灰乳经碳化反应后得到碳酸钙悬浮液,再经固液脱水过滤和蒸发干燥操作才能获得粉体碳酸钙,导致碳化反应生成的CaCO3在干燥过程中发生形貌和粒度的改变。

技术实现思路

[0015]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超重力-微界面传质强化反应-结晶
-ꢀ
干燥
耦合制备碳酸钙装置,该装置结构设计合理,生产能耗低且制备出来的碳酸钙产品粒度分布更窄、更均匀。
[0016]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7]一种超重力-微界面传质强化反应-结晶-干燥耦合制备碳酸钙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石灰保温消化-陈化槽组、旋风分离器组件、CO2预热器、尾气冷凝冷却器、气液分离器以及负压抽气机;
[0018]所述石灰保温消化-陈化槽组包括用于对CaO进行消化-陈化的第一石灰保温消化-陈化槽以及用于与旋风分离器组件进行循环碳化反应的第二石灰保温消化
ꢀ-
陈化槽;
[0019]所述旋风分离器组件包括用于将石灰保温消化-陈化槽组内消化-陈化所得的 Ca(OH)2进行碳化反应的碳化旋风分离器以及用于将碳化反应所得的CaCO3进行气流粉碎、脱水干燥和颗粒筛分底的粉碎干燥旋风分离器组;
[0020]所述CO2预热器用于对CO2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后CO2的输送至碳化旋风分离器以及粉碎干燥旋风分离器组内;
[0021]所述尾气冷凝冷却器用于冷却粉碎干燥旋风分离器组内排出的尾气;
[0022]所述气液分离器用于将尾气冷凝冷却器内冷却后的尾气进行气液分离;
[0023]所述负压抽气机用于将CO2输送至CO2预热器内进行预热;
[0024]其中,所述碳化旋风分离器内部设有超重力转盘以及用于带动超重力转盘旋转的变频电机,所述碳化旋风分离器内且对应于超重力转盘外边沿位置处设有沿着超重力转盘周向方向均匀分布的若干个与CO2预热器连通的第一CO2气体切线喷嘴,所述第一CO2气体切线喷嘴倾斜设置,所述第一石灰保温消化-陈化槽和第二石灰保温消化-陈化槽分别与超重力转盘连通,所述碳化旋风分离器的出料口与第二石灰保温消化-陈化槽连通。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超重力转盘直径为20~6000mm,工作转速为800~2000rpm。
[002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碳化旋风分离器的直径为40~ 8000mm。
[002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粉碎干燥旋风分离器组包括若干个串联或并联于一起的粉碎干燥旋风分离器。
[002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粉碎干燥旋风分离器组中粉碎干燥旋风分离器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002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CO2气体切线喷嘴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所述第一CO2气体切线喷嘴的倾斜角度为5
°
~85
°

[003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粉碎干燥旋风分离器上设有第二CO2气体切线喷嘴,所述第二CO2气体切线喷嘴与CO2预热器出气口通过管道连通。
[003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粉碎干燥旋风分离器的直径为40~ 8000mm。
[003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CO2预热器为列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蛇管换热器或翅片管换热器。
[003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负压抽气机为封闭式水流真空泵或负压双螺杆式负压抽气机或离心式抽气机。
[003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5]1.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以石灰消化反应式(2)和石灰乳碳化反应式(3)放出的反应热量作为轻质CaCO3干燥的辅助热能,实现碳化反应-自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重力-微界面传质强化反应-结晶-干燥耦合制备碳酸钙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包括石灰保温消化-陈化槽组、旋风分离器组件、CO2预热器(1)、尾气冷凝冷却器(2)、气液分离器(3)以及负压抽气机(4);所述石灰保温消化-陈化槽组包括用于对CaO进行消化-陈化的第一石灰保温消化-陈化槽(5)以及用于与旋风分离器组件进行循环碳化反应的第二石灰保温消化-陈化槽(6);所述旋风分离器组件包括用于将石灰保温消化-陈化槽组内消化-陈化所得的Ca(OH)2进行碳化反应的碳化旋风分离器(7)以及用于将碳化反应所得的CaCO3进行气流粉碎、脱水干燥和颗粒筛分底的粉碎干燥旋风分离器组(8);所述CO2预热器(1)用于对CO2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后CO2的输送至碳化旋风分离器(7)以及粉碎干燥旋风分离器组(8)内;所述尾气冷凝冷却器(2)用于冷却粉碎干燥旋风分离器组内排出的尾气;所述气液分离器(3)用于将尾气冷凝冷却器(2)内冷却后的尾气进行气液分离;所述负压抽气机(4)用于将CO2输送至CO2预热器(1)内进行预热;其中,所述碳化旋风分离器(7)内部设有超重力转盘(9)以及用于带动超重力转盘(9)旋转的变频电机(10),所述碳化旋风分离器(7)内且对应于超重力转盘(9)外边沿位置处设有沿着超重力转盘(9)周向方向均匀分布的若干个与CO2预热器(1)连通的第一CO2气体切线喷嘴(11),所述第一CO2气体切线喷嘴(11)倾斜设置,所述第一石灰保温消化-陈化槽(5)和第二石灰保温消化-陈化槽(6)分别与超重力转盘(9)连通,所述碳化旋风分离器97的出料口与第二石灰保温消化-陈化槽(6)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重力-微界面传质强化反应-结晶-干燥耦合制备碳酸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重力转盘(9)直径为20~6000mm,工作转速为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张法陈小鹏周丹廖丹葵梁杰珍王琳琳韦小杰钟玲萍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