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倾斜度可调的汽车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2772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倾斜度可调的汽车座椅,涉及汽车座椅调节的技术领域,旨在满足乘坐者想要使靠背与座垫整体向后倾斜的需求。其包括互相转动连接的靠背骨架和坐垫骨架,还包括底座支架,坐垫骨架靠近靠背骨架一端转动连接于底座支架上,底座支架与坐垫骨架之间设有斜度调节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座椅角度不变的情况下实现座椅整体的向后倾斜,提高乘客使用的舒适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倾斜度可调的汽车座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座椅调节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倾斜度可调的汽车座椅。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工业的设计理念中,汽车本身已经不是单纯的运载工具,在某种意义上,汽车已经是人、车与自然的组合体。因此,汽车的多功能性、贴近生活的舒适感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方便实用往往为人们所青睐。上述的汽车的贴近生活的舒适感集中体现在汽车的结构和功能可以满足人们在某一时间或某一段时间内的某种愿望或需求,而所述的舒适感即达成上述愿望或需求的满足感。汽车座椅作为汽车使用者的直接支承装置,它的多功能性、贴近生活的舒适感对使用者来说尤为重要。
[0003]目前,一般的汽车座椅可以实现前后平移和/或汽车靠背可在一定角度范围内翻转的功能,在某些情况下,仅具有上述功能的汽车座椅则显得不够便利,例如,乘坐者想要使靠背与座垫整体向后倾斜,而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座椅基本无法满足这种需求,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汽车座椅以克服上述缺陷,以便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倾斜度可调的汽车座椅,其能够在座椅角度不变的情况下实现座椅整体的向后倾斜,提高乘客使用的舒适性。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倾斜度可调的汽车座椅,包括互相转动连接的靠背骨架和坐垫骨架,还包括底座支架,所述坐垫骨架靠近所述靠背骨架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支架上,所述底座支架与所述坐垫骨架之间设有斜度调节机构。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靠背骨架与坐垫骨架之间的转动连接方便用来调节坐垫与靠背之间的角度,使之处于方便乘客使用的状态;设置的底座支架在座椅安装时与车身底盘连接,用来支撑座椅整体,底座支架与坐垫骨架之间转动连接使得坐垫骨架能够与靠背骨架一起在斜度调节机构的驱动下相对底座支架转动,达到座椅整体向后倾斜的目的。
[000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斜度调节机构包括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坐垫骨架同一侧上的齿盘和齿条,所述齿盘为扇形,齿盘的转动连接位置位于圆心处,所述齿条的转动连接位置不与齿盘和齿条的啮合位置重合;所述齿盘靠近所述底座支架的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齿盘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支架转动连接;所述齿条背离有齿面一侧设有驱动所述齿条与所述齿盘啮合或脱离啮合的推动机构。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连杆转动连接于底座支架上,当坐垫骨架相对于底座支架发生转动时,第二连杆与第一连杆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同时,由于第一连杆另一端与齿盘之间转动连接,因此,当齿盘未与齿条啮合并可自由转动时,随着底座支架与坐垫骨架之间角度的变化,第二连杆带动第一连杆推动齿盘发生转动;当需要将坐垫骨架与底座
支架之间的角度进行锁定时,只需启动推动机构,使得推动机构推动齿条靠近齿盘而与齿盘发生啮合,齿盘随即被锁定而无法随着第一连杆的推动转动,因此,坐垫骨架无法再相对底座支架发生转动,从而实现对座椅整体的倾斜角度的锁定。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齿条为朝向有齿面弯曲的弧形,且所述有齿面的齿的分度圆与所述齿盘上的齿的分度圆直径相同。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齿条与齿盘相啮合时,同时啮合的齿有多个,有利于分散应力,避免单个齿之间啮合时的应力过于集中的现象,从而减小齿盘上的齿和齿条上的齿的损坏,同时,保证了座椅整体在锁定角度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齿条背离有齿面一侧下方的推动板,所述推动板转动连接于所述坐垫骨架上,所述齿条背离有齿面一侧设有突触,所述推动板上以其转动中心为圆心设有弧形的抵接台,所述抵接台一侧设有与所述突触相配合的凹槽,所述推动板上还设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组件。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带动推动板转动,当推动板转动到凹槽与齿条上的突触相配合时,突触陷入凹槽内,齿条失去了推动板的顶紧力而发生转动下落,齿条随即与齿盘脱离啮合,之后人员推动坐垫骨架,使之相对底座支架发生转动;当需要对座椅的角度进行锁定时,通过启动组件驱动推动板转动,使得推动板转至推动板上的抵接台与齿盘上的突出相接触抵接,齿条在突触转出凹槽而逐渐靠近抵接台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转动而向靠近齿盘一侧移动并逐渐与齿盘发生啮合,实现对齿盘的锁定,进而完成对座椅整体的锁定。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齿盘、齿条及推动板厚度相同,且均紧贴所述坐垫骨架靠近所述底座支架一侧的侧壁设置,所述齿盘、齿条及推动板靠近所述底座支架一侧连接有对齐板,所述齿盘、齿条及推动板另一侧均紧贴所述对齐板。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齐板与坐垫骨架的侧壁从两侧对齿盘、齿条及推动板进行夹紧对齐,使得齿盘,齿条及推动板能够在啮合与脱离啮合的长期切换过程中始终处于同一平面内,在长期使用后仍能够保证啮合。
[001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推动板上的驱动孔、开设于所述坐垫骨架上并与所述驱动孔位置对应的第一弧形槽、开设于所述对齐板上并与所述第一弧形槽正对的第二弧形槽、连接于所述驱动孔内的驱动轴、连接于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坐垫骨架之间的拉索,所述驱动轴上连接有使所述推动板具有向所述抵接台与突触相抵接的方向上转动的弹性件。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坐垫骨架进行锁定时,弹性件在自身的弹性力作用下使得驱动轴向抵接台与突触相抵接的方向上转动,当驱动轴转动到第一弧形槽与第二弧形槽的一端时,驱动轴停止移动,并在弹性件的推动下紧靠第一弧形槽与第二弧形槽的一端,实现抵接台与突触的持续抵接,从而达到将座椅锁定在需要角度下的目的;当需要解除锁定时,拉动坐垫骨架上的拉索,使得拉索另一端牵引驱动轴克服弹性件的弹性力而向凹槽与突触配合的方向上旋转,当突触陷入凹槽内时,齿条与齿盘脱离啮合,从而实现对座椅在特定角度下的解锁。
[001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索外部设有套管,所述拉索贯穿所述套管的内孔。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管能够将拉索限制在一定形状下,使得拉索无需始终
保持直线紧绷,就能将其一端的受力传递到另一端,同时还起到了保护拉索的作用,避免卡索发生缠绕、打结。
[001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坐垫骨架远离所述靠背骨架一端设有调节手柄,所述拉索连接于所述调节手柄上。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手柄可用于人员扳动,当人员向上扳动调节手柄时,实现座椅整体的倾斜,同时,人手在扳动调节手柄的同时还能够牵引拉索,使得拉索牵引驱动轴驱动推动板转动实现座椅解锁,使用更加方便。
[0021]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坐垫骨架在斜度调节机构的驱动下相对底座支架转动,达到座椅整体向后倾斜的目的,满足人员对座椅舒适性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斜度调节机构在第一视角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倾斜度可调的汽车座椅,包括互相转动连接的靠背骨架(1)和坐垫骨架(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支架(3),所述坐垫骨架(2)靠近所述靠背骨架(1)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支架(3)上,所述底座支架(3)与所述坐垫骨架(2)之间设有斜度调节机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倾斜度可调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度调节机构(4)包括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坐垫骨架(2)同一侧上的齿盘(41)和齿条(42),所述齿盘(41)为扇形,齿盘(41)的转动连接位置位于圆心处,所述齿条(42)的转动连接位置不与齿盘(41)和齿条(42)的啮合位置重合;所述齿盘(41)靠近所述底座支架(3)的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43),所述第一连杆(43)远离所述齿盘(41)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44),所述第二连杆(44)远离第一连杆(43)的一端与所述底座支架(3)转动连接;所述齿条(42)背离有齿面一侧设有驱动所述齿条(42)与所述齿盘(41)啮合或脱离啮合的推动机构(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倾斜度可调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42)为朝向有齿面弯曲的弧形,且所述有齿面的齿的分度圆与所述齿盘(41)上的齿的分度圆直径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倾斜度可调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5)包括设于所述齿条(42)背离有齿面一侧的推动板(51),所述推动板(51)转动连接于所述坐垫骨架(2)上,所述齿条(42)背离有齿面一侧设有突触(52),所述推动板(51)上以其转动中心为圆心设有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溥李立伟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伊思灵华泰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