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清洁行走系统及推土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52472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清洁行走系统,所述行走系统包括引导轮、托轮、托轮支架、支重轮和履带板,所述托轮的前后两侧均布置有一刮泥板,可对托轮的滚动面形成前、后刮泥,刮泥板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托轮支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推土机,对行走系统设置全方位防护,阻碍作业物的粘附,同时增设前、后刮泥装置,对粘附的杂物进行进一步刮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及时清除行走系统上残留物的沉积,避免了人力定期清除的繁琐劳动。提供的防护装置和刮泥装置可有效减少作业物的沉积,防止各种残留物引起各部件腐蚀、磨损等问题,大大延长行走系统部件使用寿命,节约了维修保养时间和费用。和费用。和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清洁行走系统及推土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自清洁行走系统及推土机,属于工程机械


技术介绍

[0002]履带式推土机的行走系统是整机重量的重要支撑部件,工作条件恶劣、易磨损,也是易损耗件中价值最高的部件。因此,在使用中需要特别注重行走系统的保养。
[0003]行走系统:也称为推土机的底盘行走系统,主要由引导轮(1)、托轮(2)、履带涨紧装置(3)、链轮(4)、履带板(5)、支重抡(6)、台车架(7)组成,以实现推土机的行走运动。结构详见附图1。
[0004]推土机在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在垃圾场、湿地作业场所,会经常有垃圾、粘土等作业物缠绕或粘附行走系统。在此环境下长期作业会使各种杂物沉积在行走系统上,严重影响了推土机的动力输出的效果,使推土机行走困难,降低了机车的燃油经济性和工作质量;而且如果不及时地清除沉积的残留物,对行走部件也会造成磨损。比如托轮如若被杂物抱住不能转动,后续工作时托轮与履带链轨节将发生硬摩擦,会使托轮的滚动面和履带链轨节产生异常磨损,增大履带的负荷;同时台车架上堆积的杂物,会使引导轮向后移动受阻,降低张紧缓冲装置的作用,当推土机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引导轮受到的冲击力将不能通过张紧缓冲装置缓冲,会导致引导轮总成件损伤或损坏;支重轮也会因杂物入侵磨损,造成切边等现象,这样就需要操作者定期清理、费时费力,耽误作业。
[0005]目前,针对该问题一些履带式推土机增加了防缠绕装置,但提出装置基本仅对履带板起防护,而对行走系统其他部件缺少保护。
[0006]技术内容
[0007]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自清洁行走系统及推土机。
[0008]本技术所述的自清洁行走系统,所述行走系统包括引导轮、托轮、托轮支架、支重轮和履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轮的前后两侧均布置有一刮泥板,可对托轮的滚动面形成前、后刮泥,刮泥板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托轮支架上。
[0009]优选地,所述托轮的滚道面位于整个托轮结构的内侧,凸肩位于托轮结构的外侧;所述引导轮的底部两侧设置有右挡板和左挡板,所述引导轮的上部两侧设置有右护板和左护板,对引导轮的前、后、左、右形成全方面防护,其中右挡板和左挡板的顶部焊接在台车架前端的两侧,右护板和左护板的底部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台车架前端的两侧。
[0010]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推土机,包括前机罩、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上述的自清洁行走系统,还包括前刮泥装置,用以刮除前方履带上粘附的杂物,所述前刮泥装置共设置有两个,两个前刮泥装置分别通过对应的紧固件对称的安装在前机罩上,位置分别靠近推土机两履带前端点的上方,每个前刮泥装置上的刮泥条板均能横跨对应履带板的宽度。
[0011]优选地,所述两个前刮泥装置分别为对称的分布在前机罩两侧的左前刮泥装置和
右前刮泥装置。
[0012]优选地,所述左前刮泥装置呈滚筒型结构,并在滚筒结构上焊接有刮泥条板,可有效阻挡履带板处缠绕的杂物,所述左前刮泥装置和右前刮泥装置结构相同。
[0013]优选地,还包括后刮泥装置,用以刮除后方履带上粘附的杂物,后刮泥装置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机架上,位置靠近履带后端点的上方,其上的刮泥条板横跨整个履带板宽度。
[0014]优选地,所述后刮泥装置包括左固定支架和右固定支架,所述左固定支架和右固定支架通过对应的紧固件对称的安装在固定在机架的尾部,所述左固定支架上固定有左后刮泥装置,所述右固定支架上固定有右后刮泥装置。
[0015]优选地,所述左后刮泥装置和右后刮泥装置结构相同,呈滚筒型结构,刮泥条板位于其下侧,延其长度方向设置,且上侧延其长度方向同时布置波浪形防滑条。
[0016]优选地,所述左固定支架和右固定支架分别通过对应的螺栓紧固件及螺栓孔固定在机架上,并且在机架上的位置上下可调,左后刮泥装置和右后刮泥装置分别通过对应的螺栓紧固件及螺栓孔固定在左固定支架和右固定支架上,相对位置前后可调,可调节的设置,使得后刮泥装置可根据实际工况需求进行微调。
[0017]优选地,所述支重轮处设置支重护板,同时支重护板上靠近支重轮处均焊接有支重挡板,对入侵作业物形成阻挡。
[0018]优选地,所述右护板、左护板均为笔尖型U型板结构,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台车架上。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一种自清洁行走系统及推土机,为行走系统运动部件提供全方位防护装置,可阻碍作业物的粘附。从而增大推土机输出功率,降低油耗,有效提升整车的燃油经济性和工作质量。
[0021]一种自清洁行走系统及推土机,为履带板、托轮设置刮泥装置,在推土机作业过程中对粘附的杂物进行两次刮除,能及时清除行走系统上残留物的沉积,避免了人力定期清除的繁琐劳动。
[0022]一种自清洁行走系统及推土机,提供的防护装置和刮泥装置可有效减少作业物的沉积,防止各种残留物引起各部件腐蚀、磨损等问题,大大延长行走系统部件使用寿命,节约了维修保养时间和费用。
[0023]一种自清洁行走系统及推土机,提供的防护装置及刮泥装置结构简单,拆卸方便、实用性高,成本低。可很好的解决推土机工作时遇到的实际问题,效果明显,可加以在推土机或履带式铲运机械车辆中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25]图1为现有推土机的行走系统;
[0026]图2为推土机的主视图;
[0027]图3为推土机的俯视图;
[0028]图4为本技术前刮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技术行走系统的整体示意图;
[0030]图6为本技术行走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0031]图7为本技术后刮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1、前机罩
ꢀꢀ
2、前刮泥装置
ꢀꢀ
21、左前刮泥装置
ꢀꢀ
22、右前刮泥装置
ꢀꢀ
3、行走系统
ꢀꢀ
31、引导轮
ꢀꢀ
32、右挡板
ꢀꢀ
33、左挡板
ꢀꢀ
34、右护板
ꢀꢀ
35、左护板
ꢀꢀ
36、台车架
ꢀꢀ
37、刮泥板
ꢀꢀ
38、托轮
ꢀꢀ
39、托轮支架
ꢀꢀ
310、支重轮
ꢀꢀ
311、支重护板
ꢀꢀ
312、支重挡板
ꢀꢀ
4、机架
ꢀꢀ
5、后刮泥装置
ꢀꢀ
51、左固定支架...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清洁行走系统,所述行走系统(3)包括引导轮(31)、托轮(38)、托轮支架(39)、支重轮(310)和履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轮(38)的前后两侧均布置有一刮泥板(37),可对托轮(38)的滚动面形成前、后刮泥,刮泥板(37)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托轮支架(39)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清洁行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轮(38)的滚道面位于整个托轮结构的内侧,凸肩位于托轮结构的外侧;引导轮(31)的底部两侧设置有右挡板(32)和左挡板(33),所述引导轮(31)的上部两侧设置有右护板(34)和左护板(35),对引导轮(31)的前、后、左、右形成全方面防护,其中右挡板(32)和左挡板(33)的顶部焊接在台车架(36)前端的两侧,右护板(34)和左护板(35)的底部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台车架(36)前端的两侧。3.一种推土机,包括前机罩(1)、机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4)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一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自清洁行走系统,还包括前刮泥装置(2),用以刮除前方履带上粘附的杂物,所述前刮泥装置(2)共设置有两个,两个前刮泥装置(2)分别通过对应的紧固件对称的安装在前机罩(1)上,位置分别靠近推土机两履带前端点的上方,每个前刮泥装置(2)上的刮泥条板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倩倩姜友山林嘉栋褚涛管建华张建波郑中建丁永
申请(专利权)人: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