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生产用原料加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2448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生产用原料加水装置,包括热水箱和称量桶,称量桶的顶端面开设有进水口、且圆心处铰接有连接环,热水箱和称量桶之间连通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设有第一阀门和第一水泵,进水管套设在称量桶顶部的进水口内,称量桶上方罩设有固定框架,固定框架上固定连接有拉力传感器,拉力传感器的测量端与连接环连接,拉力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有单片机,称量桶的底部连通有出水管,出水管的另一端连通有混合机,出水管上设有气动阀,气动阀的受控端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单片机的输出端还连接第一阀门的受控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杜绝出现溢水、加水量不准的现象,达到准确控制混合加水量的目的,保证了玻璃生产中配料水份的稳定性。的稳定性。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玻璃生产用原料加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玻璃生产
,更具体涉及一种玻璃生产用原料加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属于混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中隔风透光。玻璃的主要生产流程为:配料(包括原料破碎、称量、混合)、熔化、成型、退火。浮法玻璃生产线中的原料配料流程分为五步:加料、加水、混合、排料、输送。
[0003]目前生产玻璃过程中的进水方式是用管道将生活用水引入混合容器,采用从上而下的管路加水。这种方式:一方面,通过开关阀门人工控制水量,导致水量不能准确控制;另一方面,水的水温在60度左右,长时间使用后电磁阀的密封垫容易老化,进而造成漏水。因此,目前的进水方式是会造成原料的水份含量不稳定,给生产带来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玻璃生产用原料加水装置,以解决目前的进水方式造成原料的水份含量不稳定的问题,以达到准确控制混合前的加水量。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玻璃生产用原料加水装置,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用于加热和储存水源的热水箱和悬挂在高处的称量桶;所述称量桶的顶端面开设有进水口、且顶端面的圆心处铰接有连接环;所述热水箱和称量桶之间连通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设有用于控制管路水量的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和称量桶之间的进水管上设有用于将热水箱内水提升到称量桶的第一水泵;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无接触式套设在进水口内;所述称量桶上方罩设有用于悬挂称量桶的固定框架,固定框架上固定连接有拉力传感器;所述拉力传感器的测量端与连接环连接,拉力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有单片机;所述称量桶的底部连通有出水管,出水管的另一端连通有用于进行混料的混合机;所述称量桶下方的出水管上设有气动阀,气动阀的受控端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单片机的输出端还连接第一阀门的受控端。
[0007]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进水口的孔径大于进水管的外径。
[0008]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拉力传感器的测量端设有秤钩,秤钩穿过称量桶的连接环。
[0009]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气动阀与混合机之间的出水管上设有第二水泵。
[0010]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0011]本技术中称量桶设置于高处,热水箱设置于低处,将原来的自上而下加水方式变为通过水泵将水提升至高处的称量桶中,再自下而上加水的模式,避免了电磁阀密封垫老化导致的漏水。称量桶连接的拉力传感器准确可称量称量桶内水的质量,单片机可控制气动阀和第一阀门的开闭,以便于控制加水量。本技术可有效杜绝出现溢水、加水量不准的现象,达到准确控制加水量的目的,保证了玻璃生产中配料成分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其中:1、热水箱,2、拉力传感器,21、连接环,22、固定框架,3、称量桶,4、气动阀,5、进水管,51、第一水泵,52、第一阀门,6、出水管,61、第二水泵,7、混合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5]玻璃生产用原料加水装置,结合图1所示,包括热水箱1、称量桶3、固定框架22、进水管5、出水管6和混合机7。热水箱1设置在地面上,用于加热和储存水源。称量桶3的顶端面上开设有进水口,称量桶3顶端面的圆心处铰接有连接环21。固定框架22罩设于称量桶3的上方,固定框架22上固定连接有拉力传感器2,拉力传感器2的测量端设有秤钩,秤钩穿过称量桶3的连接环21将称量桶3悬挂在固定框架22上,用于称量称量桶3内水的重量。
[0016]热水箱1和称量桶3之间通过进水管5进行连通,进水口的孔径大于进水管5的外径,进水管5的出水端套设在称量桶3的进水口内,并保持与称量桶3无接触,以防止影响拉力传感器2测量称量桶3内水的质量出现偏差。进水管5上设有第一水泵51,用于将低处热水箱1里的水提升到高处的称量桶3中。第一水泵51和称量桶3之间的进水管5上设有第一阀门52,第一阀门52的受控端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用于控制进水管5管路的开闭。
[0017]称量桶3的底部连通有出水管6,出水管6的另一端连通有用于进行混料的混合机7。称量桶3下方的出水管6上设有气动阀4,气动阀4的受控端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拉力传感器2的输出端连接单片机的输入端;当拉力传感器2检测到称量桶内的水的重量达到设定值时,拉力传感器2将信号传输给单片机,单片机控制气动阀4打开或关闭出水管6,以实现加水量的精准、自动控制,节省了劳动力。气动阀4与混合之间的出水管6上设有第二水泵61,用于快速将称量桶3内的水泵入混合机7中,与其他原料进行混合。
[0018]本技术在实际使用时,称量桶3内未装有水,拉力传感器2显示为零,当热水箱1内的水到达指定温度时,开启第一水泵51、第二水泵61,单片机控制打开进水管5上的第一阀门52。热水箱1内的水被第一水泵51提升到称量桶3中,拉力传感器2受重力被下拉,当称量桶3中的水量到达指定重量时,拉力传感器2将信号发送给单片机,单片机接收到信号控制第一阀门52关闭、气动阀4打开,第二水泵61将称量桶3内的水送入混合机7中进行混合。当称量桶3内的水全部送入混合机7中后,拉力传感器2显示为零,重复上述过程即可再次进行准确、定量加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玻璃生产用原料加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用于加热和储存水源的热水箱(1)和悬挂在高处的称量桶(3);所述称量桶(3)的顶端面开设有进水口、且顶端面的圆心处铰接有连接环(21);所述热水箱(1)和称量桶(3)之间连通有进水管(5),进水管(5)上设有用于控制管路水量的第一阀门(52);所述第一阀门(52)和称量桶(3)之间的进水管(5)上设有用于将热水箱(1)内水提升到称量桶(3)的第一水泵(51);所述进水管(5)的出水端无接触式套设在进水口内;所述称量桶(3)上方罩设有用于悬挂称量桶(3)的固定框架(22),固定框架(22)上固定连接有拉力传感器(2);所述拉力传感器(2)的测量端与连接环(21)连接,拉力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延民
申请(专利权)人:南和县长红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