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生物安全缓冲过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2155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模块化生物安全缓冲过道,包括:第一舱体、第二舱体,第一舱体一端上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二舱体一端内设置有缓冲室,缓冲室内设置有滑道缓冲间,第二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与缓冲室连通,滑道缓冲间能穿过第二开口,并延伸至第一开口内。在舱体底部配备可升降飞机起落架式移动轮,方便就位后迅速收起,拆卸完移动搬运也方便;舱体间能多形式组合,能够快速将方舱组合成多仓联合,迅速形成战地医院,连体检测室,联体医院;密封部位设置有硅胶密封圈,能够保证双仓及多仓对接后能够循序密封,密封完毕能进行保压实验。行保压实验。行保压实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生物安全缓冲过道


[0001]本技术属于实验室
,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生物安全缓冲过道。

技术介绍

[0002]移动实验室是可移动式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可在重大突发烈性传染病发生时,立即开赴疫区对病毒进行检测,不需再把危险的样本作中途运输,同时保证安全密闭地排放所有生物污染物。移动实验室主要由若干舱体组成,现有的舱体组装拆卸不方便,导致移动实验室的安装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的舱体组装拆卸不方便的问题。
[0004]为此,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一种模块化生物安全缓冲过道,包括:第一舱体、第二舱体,所述第一舱体一端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舱体一端内设置有缓冲室,所述缓冲室内设置有滑道缓冲间,所述第二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缓冲室连通,所述滑道缓冲间能穿过所述第二开口,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开口内。
[0005]优选的,所述第一舱体、所述第二舱体均为长方体状。
[0006]优选的,所述缓冲间两端分别设置有通道门。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舱体的外壁上位于所述缓冲室处设置有舱门。
[0008]优选的,所述滑道缓冲间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外壁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螺钉与所述第一舱体外壁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滑道缓冲间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外壁上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截面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开口的截面尺寸。
[0010]优选的,所述挡板上设置有密封圈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舱体上设置有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包括:
[0012]风管,所述风管一端设置有风机,所述风管另一端内与所述第一舱体连通,所述风管靠近所述第一舱体的一端内设置有过滤网;
[0013]箱体,所述箱体底端与所述风管外壁连接,所述箱体顶端与支撑杆一端连接,支撑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舱体外壁连接;
[0014]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固定板顶端与所述箱体内壁顶部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
[0015]平板,所述平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平板一端与所述箱体内壁连接,所述平板另一端与固定板连接,所述平板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一端连接,第一转轴另一端穿过所述固定板,并与转板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
[0016]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一端与所述固定板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另一端与圆板圆心处连接,所述圆板沿圆周方向上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偏心柱;
[0017]拨叉,设置在所述转板与所述圆板之间,所述拨叉上端设置导向口,所述拨叉下端
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沿所述拨叉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导向口与所述卡槽之间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一端与所述拨叉连接,所述固定柱另一端与所述转板远离所述第一转轴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所述卡槽,所述偏心柱延伸至所述导向口内;
[0018]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一端与所述拨叉底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底端与第二连接杆一端连接,所述风管的顶端上设置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限位口,第二连接杆另一端穿过所述限位口延伸至所述风管内,并与毛刷连接,所述毛刷与所述过滤网相接触。
[0019]优选的,所述第一舱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消毒装置,所述消毒装置包括:
[0020]输气管,所述输气管设置在所述箱体与所述第一舱体之间,第三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箱体外壁连接,第三连接杆另一端与输气管外壁连接,所述输气管上端封闭,所述输气管下端与所述风管连通;
[0021]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一端与所述圆板圆心处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箱体的壁面、所述输气管的壁面延伸至所述输气管内,并与若干扇叶连接;
[0022]储气箱,设置在所述输气管顶端,所述储气箱底端设置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与所述输气管连通,所述储气箱顶端与气管一端连通,气管另一端与气罐连通;
[0023]移动杆,设置在所述扇叶上方,所述输气管内壁顶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所述移动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套管与第一限位块连接,所述移动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套管与第二限位块连接,所述移动杆能左右往复运动;
[0024]移动块,设置在所述移动杆上,所述移动块位于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之间,所述移动块顶端设置有弹性凸块,所述弹性凸块能封堵所述气孔,所述移动块下端的侧壁能与所述扇叶相接触;
[0025]弹簧,套设在所述移动杆上,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二套管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所述移动块连接。
[0026]优选的,所述气管上设置有阀门。
[0027]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一种模块化生物安全缓冲过道,包括:第一舱体、第二舱体,所述第一舱体一端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舱体一端内设置有缓冲室,所述缓冲室内设置有滑道缓冲间,所述第二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缓冲室连通,所述滑道缓冲间能穿过所述第二开口,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开口内。由于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能完成快速的组装,并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安装的效率。在舱体底部配备可升降飞机起落架式移动轮,方便就位后迅速收起,拆卸完移动搬运也方便。舱体间可多形式组合,能够快速将方舱组合成多仓联合,迅速形成战地医院,连体检测室,联体医院等。
[0028]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0029]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3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
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31]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是本技术的安装状态图;
[0033]图3是本技术中密封结构的示意图;
[0034]图4是本技术中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5是本技术中限位口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6是本技术中拨叉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7是本技术中圆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8是本技术中消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9]其中,1-第一舱体,2-第二舱体,3-第一开口,4-缓冲室,5-滑道缓冲间,6-第二开口,7-通道门,8-舱门,9-第一连接板,10-挡板,11-密封圈,12-风管,13-过滤网,14-箱体,15-支撑杆,16-固定板,17-第一连接杆,18-平板,19-电机,20-第一转轴,21-转板,22-第二转轴,23-圆板,24-拨叉,25-偏心柱,26-导向口,27-卡槽,28-固定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生物安全缓冲过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舱体(1)、第二舱体(2),所述第一舱体(1)一端上设置有第一开口(3),所述第二舱体(2)一端内设置有缓冲室(4),所述缓冲室(4)内设置有滑道缓冲间(5),所述第二舱体(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开口(6),所述第二开口(6)与所述缓冲室(4)连通,所述滑道缓冲间(5)能穿过所述第二开口(6),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开口(3)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生物安全缓冲过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舱体(1)、所述第二舱体(2)均为长方体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生物安全缓冲过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间(5)两端分别设置有通道门(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迟海鹏张怀东邢希学张京军龚长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戴纳实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