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2120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喷雾泵安装于外壳内部且位于感应器上方,且喷雾泵位于直臂与外壳连接的位置,且喷雾泵左右两侧均嵌入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形状与直臂的形状一致,并连接管外侧延伸至直臂内部,且连接管外端均匀开有若干个喷口,测温器通过螺栓安装于外壳内部顶端,且测温器前端设有嵌入于外壳外壁的探头,消毒以及测温时不需要专门安排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可减少工作人员与他人的接触,可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力,并且降低工作人员感染到病毒的可能性,解决了大多使用人工进行测温消毒,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较大,并且工作人员被病毒感染的概率很高,不能够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人工智能
,更具体的是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人工智能亦称智械、机器智能,指由人制造出来的机器所表现出来的智能。通常人工智能是指通过普通计算机程序来呈现人类智能的技术。该词也指出研究这样的智能系统是否能够实现,以及如何实现。智能主体指一个可以观察周遭环境并作出行动以达致目标的系统。
[0003]现在部分人员密集的场所例如商场以及饭店等,为了避免人与人之间接触过密导致病毒传染,一般进入前会进行消毒的程序,但大多使用人工进行测温消毒,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较大,并且工作人员被病毒感染的概率很高,不能够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人工进行测温消毒时工作量大,并且工作人员被病毒感染的概率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包括底座和外壳,所述外壳固定连接于底座顶部中央,且外壳呈圆筒状并内部与底座相通,其中外壳包括控制元件、感应器、喷雾泵和测温器;
[0006]所述底座内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
[0007]所述外壳左右两壁对称固定有直臂,且直臂均呈“L”形状,所述外壳背面且位于直臂之间相近端焊接有水箱;
[0008]所述控制元件固定安装于外壳内部底端;
[0009]所述感应器通过螺栓安装于外壳内部,且感应器位于控制元件上方,所述感应器前端设有镶嵌于外壳前壁的感应头;
[0010]所述喷雾泵安装于外壳内部且位于感应器上方,且喷雾泵位于直臂与外壳连接的位置,且喷雾泵左右两侧均嵌入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形状与直臂的形状一致,并连接管外侧延伸至直臂内部,且连接管外端均匀开有若干个喷口;
[0011]所述测温器通过螺栓安装于外壳内部顶端,且测温器前端设有嵌入于外壳外壁的探头,所述测温器内部设有显示屏。
[0012]优选的,所述控制元件设有两个电流输出端,且控制元件的电流输出端分别与喷雾泵和测温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感应器与控制元件之间信号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连接管末端镶嵌于直臂前表面,且喷口均朝向于前端。
[0015]优选的,所述测温器通过锡丝与显示屏熔接,且显示屏嵌接于外壳前壁,并显示屏位于探头下方。
[0016]优选的,所述喷雾泵后端设有贯通入水箱中的接水口。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
[0018]感应器中的感应头恰好朝向于前方,可及时感应到人的存在,控制元件接受到感应器的信息之后,可带动喷雾泵与测温器启动,被测人员可将手腕靠近探头位置,被测人员可快速的得知自己体温,在被测人员测量体温完毕后,通过喷雾泵可将水箱内的酒精抽出,通过多个细小的喷口将酒精雾化喷出,不需要专门安排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可减少工作人员与他人的接触,可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力,并且降低工作人员感染到病毒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0019]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0]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外壳结构内部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电路模块示意图。
[0023]图中结构:底座1、蓄电池101、外壳2、直臂3、控制元件4、感应器5、喷雾泵6、连接管601、喷口602、水箱7、测温器8、探头801、显示屏9。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5]如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包括底座1和外壳2,所述外壳2固定连接于底座1顶部中央,且外壳2呈圆筒状并内部与底座1相通,其中外壳2包括控制元件4、感应器5、喷雾泵6和测温器8,下面对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各个部件进行详细描述:
[0026]所述底座1内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101;
[0027]工作人员在使用时,可先将底座1安装在商场以及饭店的入口位置,并且为了后期能够对各个电性设备进行正常的供电,工作人员应当预先将外界的电源接入到蓄电池101当中,对蓄电池101进行充电,由蓄电池101起到储电的效果;
[0028]所述外壳2左右两壁对称固定有直臂3,且直臂3均呈“L”形状,所述外壳2背面且位于直臂3之间相近端焊接有水箱7;
[0029]水箱7顶部设有盖子,工作人员可将盖子拧开,并且把外部的酒精倒入水箱7当中,通过水箱7储存酒精;
[0030]所述外壳2还包括:
[0031]所述控制元件4固定安装于外壳2内部底端;
[0032]所述感应器5通过螺栓安装于外壳2内部,且感应器5位于控制元件4上方,所述感应器5前端设有镶嵌于外壳2前壁的感应头;
[0033]蓄电池101的输出端通过电缆与控制元件4以及感应器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同时感应器5会进入到待机状态中,感应器5为红外线人体传感器,当有人站立在外壳2正前方时,感应器5中的感应头恰好朝向于前方,可及时感应到人的存在,所述感应器5与控制元件4之间信号连接,感应器5与控制元件4中分别安装有信号传输器和信号接收器,用于进行信号连接使用;
[0034]所述喷雾泵6安装于外壳2内部且位于感应器5上方,且喷雾泵6位于直臂3与外壳2连接的位置,且喷雾泵6左右两侧均嵌入设置有连接管601,所述连接管601的形状与直臂3的形状一致,并连接管601外侧延伸至直臂3内部,且连接管601外端均匀开有若干个喷口602;
[0035]所述测温器8通过螺栓安装于外壳2内部顶端,且测温器8前端设有嵌入于外壳2外壁的探头801,所述测温器8内部设有显示屏9;
[0036]这时感应器5可将信息反馈到控制元件4中,所述控制元件4设有两个电流输出端,且控制元件4的电流输出端分别与喷雾泵6和测温器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元件4接受到感应器5的信息之后,可带动喷雾泵6与测温器8启动;
[0037]所述测温器8通过锡丝与显示屏9熔接,且显示屏9嵌接于外壳2前壁,并显示屏9位于探头801下方,此时的测温器8开启,被测人员可将手腕靠近探头801位置,探头801中会发出红外线光,采用红外线热成像技术对人体进行测温,通过得出的人体辐射频率以及光谱频率来计算出体温,并且体温的数值会显示在显示屏9当中,被测人员可快速的得知自己体温,为了便于监控预防传染病,工作人员在安装时,还可将外部的监测系统与测温器8进行连接,在后台实时监测各个被测人员的体温,便于及时的发现体温较高者,对其进行隔离处理;
[0038]所述喷雾泵6后端设有贯通入水箱7中的接水口,所述连接管601末端镶嵌于直臂3前表面,且喷口602均朝向于前端,在被测人员测量体温完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包括底座(1)和外壳(2),所述外壳(2)固定连接于底座(1)顶部中央,且外壳(2)呈圆筒状并内部与底座(1)相通,其中外壳(2)包括控制元件(4)、感应器(5)、喷雾泵(6)和测温器(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101);所述外壳(2)左右两壁对称固定有直臂(3),且直臂(3)均呈“L”形状,所述外壳(2)背面且位于直臂(3)之间相近端焊接有水箱(7);所述控制元件(4)固定安装于外壳(2)内部底端;所述感应器(5)通过螺栓安装于外壳(2)内部,且感应器(5)位于控制元件(4)上方,所述感应器(5)前端设有镶嵌于外壳(2)前壁的感应头;所述喷雾泵(6)安装于外壳(2)内部且位于感应器(5)上方,且喷雾泵(6)位于直臂(3)与外壳(2)连接的位置,且喷雾泵(6)左右两侧均嵌入设置有连接管(601),所述连接管(601)的形状与直臂(3)的形状一致,并连接管(601)外侧延伸至直臂(3)内部,且连接管(601)外端均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凯士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