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步进式循环硅铁浇铸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52084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步进式循环硅铁浇铸系统,包括:第一轨道、若干个转运车、推进机构和翻模机构;若干个转运车依次排列放置在第一轨道上,且转运车内设置有用于盛装铁水的模板车;推进机构和翻模机构放置在第一轨道的两侧,推进机构用于将转运车向翻模机构一侧推进;翻模机构包括:底座体、转动臂、油缸;底座体具有用于放置钢锭容纳箱的平面;转动臂的一端可活动地与底座体铰接,油缸的一端可活动地与底座体铰接,而另一端与转动臂铰接;转动臂具有用于与转运车卡接的卡槽,从而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脱模效率。提高脱模效率。提高脱模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步进式循环硅铁浇铸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矿热炉铁水浇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硅铁浇筑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浇铸系统为硅铁炉冶炼出的高温液态硅铁流入铁水包后,浇铸到固定锭模中。待硅铁液固化成型并冷却到一定温度后,在人工和天车的配合下,用夹子将硅铁板夹出锭模,进行初步破碎后,导入合金箱。但在作业过程中危险性大,易出安全事故,并且人工劳动强度高,脱模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步进式循环硅铁浇铸系统,通过在第一轨道上设置转运车,完成浇筑后的模板车通过转运车转运至其他位置,并通过翻模机构完成翻模,有效解决了作业过程中危险性大、易出安全事故等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步进式循环硅铁浇铸系统,包括:第一轨道、若干个转运车、推进机构和翻模机构;若干个转运车依次排列放置在第一轨道上,且转运车内设置有用于盛装铁水的模板车;推进机构和翻模机构放置在第一轨道的两侧,推进机构用于将转运车向翻模机构一侧推进;翻模机构包括:底座体、转动臂、油缸;底座体具有用于放置钢锭容纳箱的平面;转动臂的一端可活动地与底座体铰接,油缸的一端可活动地与底座体铰接,而另一端与转动臂铰接;转动臂具有用于与转运车卡接的卡槽。
[0005]进一步地,上述步进式循环硅铁浇铸系统还包括:第二轨道;第二轨道与第一轨道相交,呈“L”型布置。
[0006]进一步地,上述步进式循环硅铁浇铸系统中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分别有两条;两条第一轨道平行布置,两条第二轨道平行布置,呈“井”字型布置;
[0007]每条第一轨道均布置有推进机构,使得转运车可以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上循环运动。
[0008]进一步地,上述步进式循环硅铁浇铸系统中翻模机构还包括隔热层;隔热层铺设于底座体的平面。
[0009]进一步地,上述步进式循环硅铁浇铸系统中还包括:阻尼机构;阻尼机构布置在第一轨道两侧;阻尼机构包括:支撑架、弹性组件和顶头;支撑架固定设置于地基上,弹性组件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上,顶头在弹性组件的作用下与转运车紧密接触。
[0010]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通过在第一轨道上设置转运车,完成浇筑后的模板车通过转运车转运至其他位置,并通过翻模机构完成翻模,从而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脱模效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布局示意图;
[0012]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翻模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翻模机构第一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阻尼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5]图5是图4局部放大视图。
[0016]附图标记:
[0017]1:第一轨道;
[0018]2:转运车;
[0019]3:推进机构;
[0020]4:翻模机构;
[0021]41:底座体;
[0022]42:转动臂;
[0023]421:卡槽;
[0024]43:油缸;
[0025]44:隔热层;
[0026]5:第二轨道;
[0027]6:阻尼机构;
[0028]61:支撑架;
[0029]62:弹性组件;
[0030]63:顶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32]参考图1和图2,本技术所示实施例中包括:第一轨道1、若干个转运车2、推进机构3和翻模机构4;若干个转运车2依次排列放置在第一轨道1上,且所述转运车2内设置有用于盛装铁水的模板车;推进机构3和翻模机构4放置在第一轨道1的两侧,推进机构3用于将转运车2向翻模机构4一侧推进;翻模机构4包括:底座体41、转动臂42、油缸43;底座体41具有用于放置钢锭容纳箱的平面;转动臂42的一端可活动地与底座体41铰接,油缸43的一端可活动地与底座体41铰接,而另一端与转动臂42铰接;转动臂42具有用于与转运车2卡接的卡槽421。作业过程中,铁水包将铁水浇铸于模板车内,接着位于左侧的推进机构3将转运车2向右侧推进一个车位,靠近翻模机构4的转运车2上的模板车,被翻模机构4的转动臂42上的卡槽421卡接,接着油缸43 收缩,转动臂42于是在油缸43的驱动下转动,继而带动模板车转动,当转至图3中所示角度时,已经降至预定温度的钢锭从模板车中脱落,并落入用于盛装钢锭的合金箱中,接着油缸43再复位,于是模板车回位重新放置在转运车2 上。由于钢锭的余温依然很高,故而在底座体41上用于放置钢锭容纳箱的平面铺设有隔热层44。
[0033]继续参考图1,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二轨道5,第二轨道5与第一轨道1相交布置,且呈“L”型布置,转运车2可以从第一轨道1变轨道至第二轨道5上运动,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
中,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5分别有两条,两条第一轨道1平行,同时两条第二轨道5也平行,两条第一轨道1和两条第二轨道5 呈“井”字型布置,同时每条第一轨道1均布置有推进机构3,于是转运车2可以在两条第一轨道1和两条第二轨道5上循环运动。
[0034]继续参考图4和图5,本技术还包括阻尼机构6,在第一轨道1的两侧均布置有阻尼机构6,阻尼机构6包括支撑架61、弹性组件62和顶头63,支撑架61固定设置于地基上,顶头63在弹性组件62的作用下与转运车2紧密接触,于是模板车1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阻尼机构6,所以可以降低整个车组的惯性冲击。
[0035]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步进式循环硅铁浇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轨道(1)、若干个转运车(2)、推进机构(3)和翻模机构(4);若干个所述转运车(2)依次排列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1)上,且所述转运车(2)内设置有用于盛装铁水的模板车;所述推进机构(3)和所述翻模机构(4)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1)的两侧,所述推进机构(3)用于将所述转运车(2)向所述翻模机构(4)一侧推进;所述翻模机构(4)包括:底座体(41)、转动臂(42)、油缸(43);所述底座体(41)具有用于放置钢锭容纳箱的平面;所述转动臂(42)的一端可活动地与所述底座体(41)铰接,所述油缸(43)的一端可活动地与所述底座体(41)铰接,而另一端与所述转动臂(42)铰接;所述转动臂(42)具有用于与转运车(2)卡接的卡槽(4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步进式循环硅铁浇铸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轨道(5);所述第二轨道(5)与所述第一轨道(1)相交,呈“L”型布置。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二乐任艳荣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纳顺装备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