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城市河道绿色施工的吸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1885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城市河道绿色施工的吸泥装置,包括行走车体、吸泥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车体底部的滚轮置于待清理河道两侧池壁顶部的轮槽内,所述行走车体顶部两侧竖直固接有侧板一,所述侧板一顶部水平固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两侧竖直固接有侧板二,所述侧板二顶部水平固接有输泥管,所述支撑板顶部前后两侧固接有两排吸泥管,且所述吸泥管底部依次穿出所述支撑板和所述行走车体后置于所述河道内,所述吸泥管下部上下滑动设于所述河道内,所述行走车体上安有驱动所述吸泥管移动的动力机构,所述吸泥管底部固设有吸泥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淤泥吸取效果好,便于对淤泥分类收集。对淤泥分类收集。对淤泥分类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城市河道绿色施工的吸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城市环保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城市河道绿色施工的吸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进而对城市河道造成了一定的污染,需要进行清理。较大的河道一般采用清淤船进行清理,但是,城市内为美观会设置很多较狭窄的河道,清淤船的体积较大,使用不方便,并且清淤时,一般直接将河道内的淤泥直接吸走,淤泥内存在杂物,容易堵塞吸泥管,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城市河道绿色施工的吸泥装置。
[0004]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城市河道绿色施工的吸泥装置,包括行走车体、吸泥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车体底部的滚轮置于待清理河道两侧池壁顶部的轮槽内,所述行走车体顶部两侧竖直固接有侧板一,所述侧板一顶部水平固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两侧竖直固接有侧板二,所述侧板二顶部水平固接有输泥管,所述支撑板顶部前后两侧固接有两排吸泥管,且所述吸泥管底部依次穿出所述支撑板和所述行走车体后置于所述河道内,所述吸泥管下部上下滑动设于所述河道内,所述行走车体上安有驱动所述吸泥管移动的动力机构,所述吸泥管底部固设有吸泥嘴,且所述吸泥管和所述吸泥嘴之间设有过滤机构,所述吸泥泵固接在所述吸泥管顶部,所述吸泥泵的出泥管与所述输泥管固接并连通,所述输泥管内设有推泥机构。
[0005]特别的,所述吸泥嘴截面为梯形。
[0006]特别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顶部和底部开口设置的过滤盒、滤网,所述过滤盒截面为矩形,所述过滤盒顶部和所述管道底部固接,所述过滤盒底部和所述吸泥嘴顶部固接,所述滤网水平滑动设于所述过滤盒两侧内壁,所述过滤盒前侧铰接有盒盖,且后侧所述吸泥管上的所述滤网的网孔直径大于前侧所述吸泥管上的所述滤网的网孔直径。
[0007]特别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丝杠,所述支撑板和所述行走车体的相对面竖直固接有若干安装板,且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吸泥管一侧,所述丝杠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板和所述行走车体的相对面之间,所述电机竖直固接在所述支撑板顶部,且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穿过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丝杠固接,所述吸泥管外侧壁水平固接有移动板,所述丝杠穿过所述移动板,所述丝杠与所述移动板螺纹连接,且所述移动板靠近所述丝杠一侧滑动设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移动板和所述支撑板之间的所述吸泥管为伸缩管。
[0008]特别的,所述推泥机构包括推泥板、电缸,所述输泥管一端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电缸水平固接在所述空腔一侧内壁,所述电缸的活塞杆末端穿出所述空腔与所述推泥板固接,且所述推泥板竖直设在所述输泥管内。
[0009]特别的,所述输泥管远离所述推泥机构一端设有弯折部,且所述弯折部外侧底部设有外螺纹。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行走车体、吸泥管、动力机构、伸缩管、吸泥泵、输泥管、推泥机构、过滤机构,便于对淤泥分类收集,并且滤网清洗更换方便,还可避免输泥管堵塞,淤泥吸取效果好,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右视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0014]其中,图2为清楚表明其内部结构,没有画出侧板一、侧板二、安装板;
[0015]图中:1-河道;2-吸泥嘴;3-过滤机构;4-吸泥管;5-轮槽;6-滚轮;7-行走车体;8-侧板一;9-安装板;10-输泥管;11-侧板二;12-电机;13-吸泥泵;14-丝杠;15-移动板;16-推泥板;17-空腔;18-电缸;19-支撑板;20-伸缩管;21-滤网;
[0016]以下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8]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城市河道绿色施工的吸泥装置,包括行走车体7、吸泥泵13,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车体7底部的滚轮6置于待清理河道1两侧池壁顶部的轮槽5内,所述行走车体7顶部两侧竖直固接有侧板一8,所述侧板一8顶部水平固接有支撑板19,所述支撑板19顶部两侧竖直固接有侧板二11,所述侧板二11顶部水平固接有输泥管10,所述支撑板19顶部前后两侧固接有两排吸泥管4,且所述吸泥管4底部依次穿出所述支撑板19和所述行走车体7后置于所述河道1内,所述吸泥管4下部上下滑动设于所述河道1内,所述行走车体7上安有驱动所述吸泥管4移动的动力机构,所述吸泥管4底部固设有吸泥嘴2,且所述吸泥管4和所述吸泥嘴2之间设有过滤机构3,所述吸泥泵13固接在所述吸泥管4顶部,所述吸泥泵13的出泥管与所述输泥管10固接并连通,所述输泥管10内设有推泥机构。
[0019]特别的,所述吸泥嘴2截面为梯形。
[0020]特别的,所述过滤机构3包括顶部和底部开口设置的过滤盒、滤网21,所述过滤盒截面为矩形,所述过滤盒顶部和所述管道4底部固接,所述过滤盒底部和所述吸泥嘴2顶部固接,所述滤网21水平滑动设于所述过滤盒两侧内壁,所述过滤盒前侧铰接有盒盖,且后侧所述吸泥管4上的所述滤网21的网孔直径大于前侧所述吸泥管4上的所述滤网21的网孔直径。
[0021]特别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12、丝杠14,所述支撑板19和所述行走车体7的相对面竖直固接有若干安装板9,且所述安装板9位于所述吸泥管4一侧,所述丝杠14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板19和所述行走车体7的相对面之间,所述电机12竖直固接在所述支撑板19顶部,且所述电机12的输出端穿过所述支撑板19与所述丝杠14固接,所述吸泥管4外侧壁水平固接有移动板15,所述丝杠14穿过所述移动板15,所述丝杠14与所述移动板15螺纹连接,且所述移动板15靠近所述丝杠14一侧滑动设于所述安装板9上,所述移动板15和所述支撑板
19之间的所述吸泥管4为伸缩管20。
[0022]特别的,所述推泥机构包括推泥板16、电缸18,所述输泥管10一端内部设有空腔17,所述电缸18水平固接在所述空腔17一侧内壁,所述电缸18的活塞杆末端穿出所述空腔17与所述推泥板16固接,且所述推泥板16竖直设在所述输泥管10内。
[0023]特别的,所述输泥管10远离所述推泥机构一端设有弯折部,且所述弯折部外侧底部设有外螺纹。
[0024]本技术工作时,清理河道1内的淤泥时,启动支撑板19前排的电机12,丝杠14转动,移动板15带动吸泥管4下移,使吸泥嘴2接触淤泥,启动吸泥泵13,将河道1内的淤泥进过滤网21过滤后吸至输泥管10内,并启动电缸18,推泥板16向前推动淤泥避免堆积,表层淤泥吸完时可控制吸泥嘴2下移,吸泥时,河道1一侧可放置收集淤泥的车,在输泥管10的出口处螺纹连接相应的管道,并使管道位于收集淤泥的车上方,并随行走车体7移动,使淤泥准确掉落在车的车斗内,淤泥吸完时,启动支撑板19顶部后排的电机12,使相应的吸泥管4下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城市河道绿色施工的吸泥装置,包括行走车体(7)、吸泥泵(13),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车体(7)底部的滚轮(6)置于待清理河道(1)两侧池壁顶部的轮槽(5)内,所述行走车体(7)顶部两侧竖直固接有侧板一(8),所述侧板一(8)顶部水平固接有支撑板(19),所述支撑板(19)顶部两侧竖直固接有侧板二(11),所述侧板二(11)顶部水平固接有输泥管(10),所述支撑板(19)顶部前后两侧固接有两排吸泥管(4),且所述吸泥管(4)底部依次穿出所述支撑板(19)和所述行走车体(7)后置于所述河道(1)内,所述吸泥管(4)下部上下滑动设于所述河道(1)内,所述行走车体(7)上安有驱动所述吸泥管(4)移动的动力机构,所述吸泥管(4)底部固设有吸泥嘴(2),且所述吸泥管(4)和所述吸泥嘴(2)之间设有过滤机构(3),所述吸泥泵(13)固接在所述吸泥管(4)顶部,所述吸泥泵(13)的出泥管与所述输泥管(10)固接并连通,所述输泥管(10)内设有推泥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城市河道绿色施工的吸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泥嘴(2)截面为梯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城市河道绿色施工的吸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3)包括顶部和底部开口设置的过滤盒、滤网(21),所述过滤盒截面为矩形,所述过滤盒顶部和所述吸泥管(4)底部固接,所述过滤盒底部和所述吸泥嘴(2)顶部固接,所述滤网(21)水平滑动设于所述过滤盒两侧内壁,所述过滤盒前侧铰接有盒盖,且后侧所述吸泥管(4)上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雨晖黎雪峰贾鹏杨庆余朱振华马骁徐磐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六局水利水电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