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急救援用供气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1856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急救援用供气车,包括:车体框架,设置在车体框架上方的气源瓶安装位和控制箱安装位,若干个气源瓶,气路控制箱,对称安装在车体框架下方的四个车轮;若干个气源瓶固定安装到气源瓶安装位;气路控制箱设置在控制箱安装位处;气路控制箱与气源瓶连接,用于控制气源瓶的空气输入和供人员呼吸的空气输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应急救援用供气车,通过将若干个气源瓶安装到气源瓶安装位,为供气车提供大量的空气,通过气源控制箱控制气源瓶空气的输入和供人员呼吸的空气输出,可满足救援现场大量人员的呼吸。此外,安装在车体框架下方的车轮便于供气车在救援现场移动,也方便充气设备对气源瓶充气。便充气设备对气源瓶充气。便充气设备对气源瓶充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急救援用供气车


[0001]本技术涉及应急救援领域,尤其是在灾难或事故现场使用的一种应急救援用供气车。

技术介绍

[0002]当发生灾难或事故时,导致现场环境无法供人员正常呼吸,例如,火灾现场、化学气体泄漏的现场等等,在烟雾、毒气、粉尘或缺氧的环境下为人员在一定时间内提供顺畅呼吸,能给救援争取更多的时间,为人员的成功救援提供保障。
[0003]由于灾难或事故的现场情况通常都比较复杂,不能确定现场是否还有供电的情况下,为人员提供顺畅呼吸的供气系统需要在有供电和无供电的情况下,均能够为人员正常供气。若采用传统的正压式空气呼吸系统对人员进行供气,其气瓶的水容积6.8L、额定工作压力30MPa计算,气瓶中的储气量在标准大气压条件下为2000L左右,按耗气量30L/min计算,则人员佩戴该呼吸器的理论最长使用时间也仅为1h,而实际使用的情况是呼吸器气瓶在充装压缩气体后,检验过程会浪费一定的气量,再加之人员穿戴过程中由于紧张、恐惧、做功量大等因素,会急剧增加人体呼吸量,从而大大减少了呼吸器的有效使用时间。可见,在灾难或事故现场提供大量供气的设备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在人员较多的现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急救援用供气车,能够为救援现场提供大量的可直接供人员呼吸的空气,且该供气车便于运送到救援现场。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应急救援用供气车,包括:车体框架,设置在所述车体框架上方的气源瓶安装位和控制箱安装位,若干个气源瓶,气路控制箱,安装在所述车体框架下方的车轮;若干个所述气源瓶固定安装到所述气源瓶安装位;所述气路控制箱设置在所述控制箱安装位处;所述气路控制箱与所述气源瓶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气源瓶的空气输入和供人员呼吸的空气输出。
[0007]进一步,所述气路控制箱包括与所述气源瓶连通的供气接口、电动供气阀、手动供气阀、电磁阀、若干个减压器、与所述减压器数量一致的呼吸出气接口;所述供气接口、所述呼吸出气接口、所述电动供气阀和所述手动供气阀均设置在所述气路控制箱的外表面上;在所述气路控制箱内,所有所述供气接口通过管路连通,所有所述供气接口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电动供气阀的一端和所述手动供气阀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动供气阀的另一端与所述电磁阀的一端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手动供气阀的另一端和所述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所有所述减压器的输入端均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减压器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所述呼吸出气接口连通。
[0008]进一步,所述气路控制箱还包括充气阀,所述充气阀设置在所述气路控制箱的外表面上,所述充气阀的一端通过管路与所有所述供气接口连接。
[0009]进一步,所述气路控制箱还包括充气接口,所述充气接口设置在所述气路控制箱的外表面,所述充气接口与所述充气阀的另一端通过管路连通。
[0010]进一步,所述气路控制箱还包括气源压力表,所述气源压力表设置在所述气路控制箱的外表面,所述气源压力表通过管路与所有所述供气接口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供气车包括三个所述气源瓶和五个所述减压器。
[0012]进一步,所述气源瓶为水容积50L额定工作压力30MPa的铝内胆碳纤维复合气瓶。
[0013]进一步,所述气源瓶安装位处设固定架,所述气源瓶通过锁紧拉带固定到所述固定架上。
[0014]进一步,位于所述控制箱安装位下方的所述车轮为万向轮。
[0015]进一步,所述多个管路的连通处通过三通或四通连通。
[0016]本技术的应急救援用供气车,通过将若干个气源瓶安装到气源瓶安装位,为供气车提供大量的空气,通过气源控制箱控制气源瓶空气的输入和供人员呼吸的空气输出,可满足救援现场大量人员的呼吸。此外,安装在车体框架下方的车轮便于供气车在救援现场移动,也方便充气设备对气源瓶充气。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示例提供的应急救援用供气车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示例提供的应急救援用供气车的主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示例提供的应急救援用供气车的后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示例提供的应急救援用供气车的左视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示例提供的应急救援用供气车的右视图;
[0022]图6为本技术示例提供的应急救援用供气车的气路原理图;
[0023]图7为本技术示例提供的应急救援用供气车的气路结构图;
[0024]图中:
[0025]1、车体框架;2、气源瓶;2-1、瓶阀;3、气路控制箱;3-1、供气接口;3-2、电动供气阀;3-3、手动供气阀;3-4、电磁阀;3-5、减压器;3-6、呼吸出气接口;3-7、充气阀;3-8、充气接口;3-9、气源压力表;3-10、电气接口;3-11、扶手;3-12、锁;4、车轮;5、锁紧拉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设计思想,下面结合示例对本技术进行说明。
[0027]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方案,下面结合本技术示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示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示例,而不是全部的示例。基于本技术的中示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在本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能理
解为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的使用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
[0029]如图1-7所示,本示例提供了本技术的一种应急救援用供气车,包括:车体框架1,设置在车体框架1上方的气源瓶安装位和控制箱安装位,若干个气源瓶2,气路控制箱3,对称安装在车体框架下方的四个车轮4;若干个气源瓶2固定安装到气源瓶安装位;气路控制箱3设置在控制箱安装位处;气路控制箱3与气源瓶2连接,用于控制气源瓶2的空气输入和供人员呼吸的空气输出。
[0030]本示例的应急救援用供气车,通过将若干个气源瓶2安装到气源瓶安装位,为供气车提供大量的空气,通过气源控制箱3控制气源瓶空气的输入和供人员呼吸的空气输出,可满足救援现场大量人员的呼吸。此外,安装在车体框架下方的车轮便于供气车在救援现场移动,也方便充气设备对气源瓶充气。
[0031]如图6-7所示,示出了供气车的气路分布,具体结构参考图1-5,气路控制箱3包括与气源瓶2连通的供气接口3-1、电动供气阀3-2、手动供气阀3-3、电磁阀3-4、若干个减压器3-5、与减压器数量一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急救援用供气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框架,设置在所述车体框架上方的气源瓶安装位和控制箱安装位,若干个气源瓶,气路控制箱,安装在所述车体框架下方的车轮;若干个所述气源瓶固定安装到所述气源瓶安装位;所述气路控制箱设置在所述控制箱安装位处;所述气路控制箱与所述气源瓶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气源瓶的空气输入和供人员呼吸的空气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气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控制箱包括与所述气源瓶连通的供气接口、电动供气阀、手动供气阀、电磁阀、若干个减压器、与所述减压器数量一致的呼吸出气接口;所述供气接口、所述呼吸出气接口、所述电动供气阀和所述手动供气阀均设置在所述气路控制箱的外表面上;在所述气路控制箱内,所有所述供气接口通过管路连通,所有所述供气接口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电动供气阀的一端和所述手动供气阀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动供气阀的另一端与所述电磁阀的一端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手动供气阀的另一端和所述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所有所述减压器的输入端均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减压器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所述呼吸出气接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气车,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岩张琳琳姜涛梁燕舒忠梅左亚尧
申请(专利权)人:抚顺抚运安仪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