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少娥专利>正文

一种音频转接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1843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音频转接线,属于音频转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外壳、手机连接头、第一连接线、充电连接口、音频设备接头、第二连接线、耳机接口和电路控制板,所述手机连接头和所述音频设备接头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控制板,分别用来连接手机和音频设备,所述充电连接口用来连接外部电源实现所述音频转接线的充电供电功能;所述耳机接口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控制板供用户监听音频信号;所述电路控制板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音频转接线可以提供手机充电连接功能,同时还可供用户连接音频设备,实现音频传输转换功能,且所述音频设备接头内设置有屏蔽端,可以降低信号干扰带来的噪声,提高品质。提高品质。提高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音频转接线


[0001]本技术涉及音频转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可提供充电功能,同时传输转换音频信号的转接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手机智能终端设备的快速发展,由于模拟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差、保密性差的缺点,现在越来越多的手机包括安卓手机和苹果手机都逐步取消了3.5的模拟信号接口,只保留了一个数字信号接口给用户连接外接设备供电或传输音频信号,这样导致用户在使用手机时出现给手机充电和连接音频设备不能同时进行的问题。用户在使用手机进行直播时,往往手机需要长时间使用,直播需要高清音质和像素,功耗大,可能会因为直播中途手机没电而导致直播中止,影响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通过提供一种音频转接线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述音频转接线提供充电连接的同时,并提供音频传输转换功能。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音频转接线,包括:外壳、手机连接头、第一连接线、充电连接口、音频设备接头、第二连接线、耳机接口和电路控制板,其中,所述手机连接头通过第一连接线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控制板,用来连接手机智能终端设备;所述充电连接口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控制板,用来连接外部电源充电供电;所述音频设备接头通过第二连接线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控制板,用来连接音频设备传输音频信号;所述耳机接口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控制板供用户监听音频信号;所述电路控制板设置于所述外壳内。
[0006]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控制板上集成有转换电路、充电管理电路、混音放大电路和控制电路,其中,所述转换电路电性连接所述手机连接头和音频设备接头用来实现音频信号的数模转换和模数转换;所述充电管理电路电性连接所述充电连接口,用来连接外部电源实现所述音频转接线的充电供电功能;所述混音放大电路电性连接所述耳机接口,用来将来自所述手机设备的伴奏音频信号和所述音频设备的人声信号进行混音放大,并通过所述耳机接口输出供用户实时监听音频信号;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充电管理电路,用来实现和所连接的手机设备的交互,并发送控制信号实现给所连接的手机设备充电以及给所述音频转接线供电。
[0007]进一步地,所述音频设备接头内连接设置有屏蔽端,可以降低信号干扰带来的噪声,提高品质。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具备以下优点:
[0009]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音频转接线可以同时提供充电连接和音频信号传输转换,满足用户更多的使用需求,同时所述音频转接线的音频设备接头内设置有屏蔽端,可以降低信号干扰带来的噪声,提高品质,其适应性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0010]附图用来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解释,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1]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音频转接线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音频转接线的工作示意图;
[0013]图中1、外壳;2、手机连接头;3、第一连接线;4、充电连接口;5、音频设备接头; 6、第二连接线;7、耳机接口;8、电路控制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5]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音频转接线,包括:外壳1、手机连接头2、第一连接线3、充电连接口4、音频设备接头5、第二连接线6、耳机接口7和电路控制板8,其中,所述手机连接头2通过第一连接线3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控制板8,用来连接手机智能终端设备;所述充电连接口4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控制板8,用来连接外部电源实现所述音频转接线的充电供电功能;所述音频设备接头5通过第二连接线6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控制板8,用来连接音频设备传输音频信号;所述耳机接口7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控制板8供用户监听音频信号;所述电路控制板8设置于所述外壳1内。
[0016]如图1-2所示,所述电路控制板8上集成有转换电路81、充电管理电路82、混音放大电路83和控制电路84,其中,所述转换电路81电性连接所述手机连接头2和音频设备接头5 用来实现音频信号的数模转换和模数转换;所述充电管理电路82电性连接所述充电连接口4,用来实现所述音频转接线的充电和供电功能;所述混音放大电路83电性连接所述耳机接口7,用来将来自所述手机设备的伴奏音频信号和所述音频设备的人声信号进行混音放大,并通过所述耳机接口7输出供用户实时监听音频信号;所述控制电路8电性连接所述充电管理电路 82,用来实现和所连接的手机设备的交互,并发送控制信号实现给所连接的手机设备充电以及给所述音频转接线供电。
[0017]优选地,所述所述手机连接头2包括但不限于Lightning接口和Type_C接口,分别用来连接苹果和安卓手机。
[0018]优选地,所述音频设备接头5为一个三段的3.5的模拟音频接口,用来连接音频设备,传输音频信号。所述三段的3.5的模拟音频接口的三个接线端分别为左声道端、右声道端、接地端和屏蔽端在一起,相较传统的3.5的模拟音频接口,本技术所述的音频设备接头 5内增加了屏蔽端,可以降低信号干扰带来的噪声,提高品质,实用性强。
[0019]优选地,所述耳机接口7为三段的3.5的模拟音频接口,用来供用户连接耳机实时监听音频信号。
[0020]优选地,所述音频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外置声卡和麦克风设备。
[002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音频转接线可以通过充电管理电路82和充电连接口4给所连接的手机智能终端设备充电以及给音频转接线内的需电设备供电;同时所述音频转接线可以将来自音频设备的录音模拟音频信号通过所述转换电路81进行模数转换后储存到所连接的手机设备内,且来自手机的伴奏音频信号通过所述转换电路81进行数模转换后与来
自音频设备的录音信号通过所述混音放大电路83混音放大后,通过所述耳机接口7输出供用户实时监听音频信号。
[0022]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音频转接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频转接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手机连接头、第一连接线、充电连接口、音频设备接头、第二连接线、耳机接口和电路控制板,其中,所述手机连接头通过第一连接线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控制板,用来连接手机智能终端设备;所述充电连接口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控制板,用来连接外部电源实现所述音频转接线的充电供电功能;所述音频设备接头通过第二连接线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控制板,用来连接音频设备传输音频信号;所述耳机接口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控制板供用户监听音频信号;所述电路控制板设置于所述外壳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频转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控制板上集成有转换电路、充电管理电路、混音放大电路和控制电路,其中,所述转换电路电性连接所述手机连接头和音频设备接头用来实现音频信号的数模转换和模数转换;所述充电管理电路电性连接所述充电连接口,用来实现所述音频转接线的充电和供电功能;所述混音放大电路电性连接所述耳机接口,用来将来自所述手机智能终端设备的伴奏音频信号和所述音频设备的人声信号进行混音放大,并通过所述耳机接口输出供用户监听音频信号;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充电管理电路,用来实现和所连接的手机智能终端设备的交互,并发送充电供电控制信号实现给所连接的手机智能终端设备充电以及给所述音频转接线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少娥
申请(专利权)人:林少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