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足底按摩踏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1752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踏步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足底按摩踏步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无法保证每次踩踏的幅度和踩踏的频率,导致锻炼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提供一种多功能足底按摩踏步机,包括内部具有驱动空腔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上设有踏步板,所述踏步板一端转动连接在外壳体上,所述驱动空腔内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一端延伸至踏步板远离踏步板与外壳体转动连接点的一端下方且可驱动踏步板远离踏步板与外壳体转动连接点的一端沿竖直方向上往复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可驱动踏步板远离踏步板与外壳体转动连接点的一端沿竖直方向上往复移动,使得使用时的踏步的频率和幅度均为可控状态,从而保证了踏步机具有更好的锻炼效果。具有更好的锻炼效果。具有更好的锻炼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足底按摩踏步机


[0001]本技术属于踏步机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足底按摩踏步机。

技术介绍

[0002]踏步机是一种常见的健身器材。踏步机能够使健身者不断重复攀爬楼梯的动作,既能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又能充分锻炼大腿和小腿肌肉。现有技术中的踏步机需要使用者进行主动的踩踏,这样就无法保证每次踩踏的幅度和踩踏的频率,导致锻炼效果不够理想,同时会对使用者的腿关节造成负面影响
[0003]例如,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踏步机[申请号:201520034514.9],该技术专利包括前落地架、后落地架、立柱和两根悬臂,所述立柱设于所述前落地架上,所述两根悬臂对称设于所述立柱上部的左右两侧,所述悬臂斜向下与水平面成60-70
°
夹角设置;所述踏步机还包括称重装置和计步装置,所述称重装置包括4个称重传感器,所述4个称重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前落地架和后落地架的左右两侧底部。
[0004]该技术具有可以持续性地采集使用者的体重数据和运动量数据,准确分析体重与运动量的关系,改善使用者的体验感的优势,但其仍未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更好的锻炼效果的多功能足底按摩踏步机。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7]一种多功能足底按摩踏步机,包括内部具有驱动空腔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上设有踏步板,所述踏步板一端转动连接在外壳体上,所述驱动空腔内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一端延伸至踏步板远离踏步板与外壳体转动连接点的一端下方且可驱动踏步板远离踏步板与外壳体转动连接点的一端沿竖直方向上往复移动。
[0008]在上述的多功能足底按摩踏步机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驱动空腔内的驱动电机,第一同步转杆与驱动电机驱动连接,所述第一同步转杆两端各设有一组偏心轮,所述偏心轮位于踏步板远离踏步板与外壳体转动连接点一端的下方,转动第一同步转杆可使偏心轮压设在踏步板底面。
[0009]在上述的多功能足底按摩踏步机中,所述踏步板包括固定连接的踏步板本体和推动板,所述推动板位于踏步板本体底面,偏心轮位于推动板下方,所述推动板与偏心轮之间还设有垫片,所述垫片固定连接在推动板底面。
[0010]在上述的多功能足底按摩踏步机中,所述垫片由弹性材料制得。
[0011]在上述的多功能足底按摩踏步机中,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驱动空腔底面且与外壳体固定连接的支架,所述支架内设有轴承,第一同步转杆通过轴承与支架转动连接。
[0012]在上述的多功能足底按摩踏步机中,还包括设置在驱动空腔内且与外壳体转动连接的按摩组件,所述踏步板上设有贯通踏步板的按摩通孔,所述按摩组件延伸至按摩通孔
下方且转动按摩组件可使按摩组件通过按摩通孔延伸至踏步板上方。
[0013]在上述的多功能足底按摩踏步机中,所述按摩组件包括与外壳体转动连接的第二同步转杆,第二同步转杆的两端各设有至少一个按摩转盘,所述按摩转盘的轴心线与第二同步转杆的轴心线相重合,还包括连接在按摩转盘边沿的按模块,转动第二同步转杆可使按模块通过按摩通孔延伸至踏步板上方。
[0014]在上述的多功能足底按摩踏步机中,所述按模块设有若干个,且按模块沿按摩转盘的轴心线周向均匀分布。
[0015]在上述的多功能足底按摩踏步机中,所述按摩组件驱动机构之间还设有可使第一同步转杆与第二同步转杆发生同步转动的同步组件。
[0016]在上述的多功能足底按摩踏步机中,所述同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同步转杆上的第一同步轮,所述第一同步轮通过第一传动带与驱动电机驱动连接,所述第一同步转杆上还设有第二同步轮,所述第二同步轮与第一同步转杆和/或第一同步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同步轮通过第二传动带与第三同步轮驱动连接,所述第三同步轮固定连接在第二同步转杆上。
[0017]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8]1、本技术设有可驱动踏步板远离踏步板与外壳体转动连接点的一端沿竖直方向上往复移动,使得使用时的踏步的频率和幅度均为可控状态,从而保证了踏步机具有更好的锻炼效果。
[0019]2、本技术在驱动机构和按摩组件之间设有同步组件,可同步驱动机构和按摩组件的转动速度,从而同步踩踏频率和按摩频率,给使用者更好的锻炼体验。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立体图;
[0022]图3是驱动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驱动空腔1、外壳体2、踏步板3、驱动机构4、按摩组件5、同步组件6、踏步板本体31、推动板32、垫片33、按摩通孔34、驱动电机41、第一同步转杆42、偏心轮43、支架44、轴承45、第二同步转杆51、按摩转盘52、按模块53、第一同步轮61、第一传动带62、第二同步轮63、第二传动带64、第三同步轮65。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5]结合图1-3所示,一种多功能足底按摩踏步机,包括内部具有驱动空腔1的外壳体2,所述外壳体2上设有踏步板3,所述踏步板3一端转动连接在外壳体2上,所述驱动空腔1内设有驱动机构4,所述驱动机构4一端延伸至踏步板3远离踏步板3与外壳体2转动连接点的一端下方且可驱动踏步板3远离踏步板3与外壳体2转动连接点的一端沿竖直方向上往复移动。即踏步板3一端与外壳体2转动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可在驱动机构4的驱动下做沿竖直方向上的往复移动。
[0026]本技术,使用时,使用者的脚底与踏步板3相贴合,驱动机构4带动踏步板3的
自由端上下运动,从而带动使用者的脚部运动,使得使用者使用该踏步机时所作运动为被动运动。故本技术设有可驱动踏步板3远离踏步板3与外壳体2转动连接点的一端沿竖直方向上往复移动,使得使用时的踏步的频率和幅度均为可控状态,从而保证了踏步机具有更好的锻炼效果。同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主动运动的踏步机,也更易于保证使用者的锻炼时长。
[0027]具体的说,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固定设置在驱动空腔2内的驱动电机41,第一同步转杆42与驱动电机41驱动连接,所述第一同步转杆42两端各设有一组偏心轮43,所述偏心轮43位于踏步板3远离踏步板3与外壳体2转动连接点一端的下方,偏心轮43与踏步板3一一对应设置,第一同步转杆42可保证每个踏步板3的往复频率一致。转动第一同步转杆42可使偏心轮43压设在踏步板3底面。所述踏步板3包括固定连接的踏步板本体31和推动板32,所述推动板32位于踏步板本体31底面,偏心轮43位于推动板32下方,所述推动板32与偏心轮43之间还设有垫片33,所述垫片33固定连接在推动板32底面。
[0028]使用时,驱动电机41驱动第一同步转杆42转动,在偏心轮43的带动下,推动板32沿竖直方向做来回的往复运动,从而带动踏步板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足底按摩踏步机,包括内部具有驱动空腔(1)的外壳体(2),所述外壳体(2)上设有踏步板(3),所述踏步板(3)一端转动连接在外壳体(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空腔(1)内设有驱动机构(4),所述驱动机构(4)一端延伸至踏步板(3)远离踏步板(3)与外壳体(2)转动连接点的一端下方且可驱动踏步板(3)远离踏步板(3)与外壳体(2)转动连接点的一端沿竖直方向上往复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足底按摩踏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固定设置在驱动空腔(1)内的驱动电机(41),第一同步转杆(42)与驱动电机(41)驱动连接,所述第一同步转杆(42)两端各设有一组偏心轮(43),所述偏心轮(43)位于踏步板(3)远离踏步板(3)与外壳体(2)转动连接点一端的下方,转动第一同步转杆(42)可使偏心轮(43)压设在踏步板(3)底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足底按摩踏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步板(3)包括固定连接的踏步板本体(31)和推动板(32),所述推动板(32)位于踏步板本体(31)底面,偏心轮(43)位于推动板(32)下方,所述推动板(32)与偏心轮(43)之间还设有垫片(33),所述垫片(33)固定连接在推动板(32)底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足底按摩踏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33)由弹性材料制得。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足底按摩踏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还包括设置在驱动空腔(1)底面且与外壳体(2)固定连接的支架(44),所述支架(44)内设有轴承(45),第一同步转杆(42)通过轴承(45)与支架(44)转动连接。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足底按摩踏步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景宁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泰琪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