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肌少症的热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7525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肌少症的热疗装置,包括基座、踏板、一对侧板、升降座、丝杆、摩擦盘、配重片、拉绳和阻力器,踏板的底部转动连接在基座上,踏板的底部与基座之间设置有第一拉伸弹簧,踏板的前侧底部设置有滚轮,滚轮滚动设置在升降座的顶部,升降座升降设置在基座上,丝杆转动设置在基座上,丝杆与升降座螺纹连接,摩擦盘固装在基座上,配重片通过键与丝杆连接,配重片的底部抵压在摩擦盘上,拉绳连接在升降座与阻力器之间,一对侧板对称连接在踏板的左右两侧,踏板和一对侧板上均设置有远红外加热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辅助用户进行锻炼,远红外加热片对用户的脚部和腿部进行加热,有利于促进用户血液供氧量,改善用户的肌肉功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肌少症的热疗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疗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肌少症的热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肌少症是指因持续骨骼肌量流失、强度和功能下降而引起的综合症,在中老年人群中非常常见。患病的中老年人因肌肉质量下降,会出现站立困难、容易跌倒、步履缓慢等问题。而肌少症的防治手段不仅仅需要依靠饮食和药物,还需要进行适当的运动训练。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肌少症的热疗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疗肌少症的热疗装置,包括基座、踏板、一对侧板、升降座、丝杆、摩擦盘、配重片、拉绳和阻力器,所述踏板的中后部的底部转动连接在所述基座上,所述踏板的后侧底部与所述基座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踏板复位的第一拉伸弹簧,所述踏板的前侧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滚动设置在所述升降座的顶部,所述升降座升降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丝杆转动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所述丝杆与所述升降座螺纹连接,所述摩擦盘固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配重片通过键与所述丝杆连接,所述配重片的底部抵压在所述摩擦盘上,所述拉绳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升降座上,所述拉绳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阻力器上,一对侧板对称连接在所述踏板的左右两侧,所述踏板和一对所述侧板上均设置有远红外加热片。
[0005]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中心柱和踏板支架,所述踏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踏板支架上,所述升降座升降设置在所述中心柱上,所述丝杆转动设置在所述中心柱上。
[0006]更进一步地,所述中心柱的一侧连接有下支撑座和上支撑座,所述丝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下支撑座和所述上支撑座上,所述摩擦盘固装在所述上支撑座的顶部,所述丝杆的上端穿过所述摩擦盘与所述配重片连接。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座包括依次连接的本体、螺母座和滑动块,所述螺母座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所述滑动块滑动设置在所述中心柱上的滑槽内,所述本体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滚轮相配合的滚轮槽。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块的顶部设置有一立杆,所述立杆穿过所述滑槽顶部开设的导向孔向上延伸,所述拉绳的一端与所述立杆的上端连接。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基座还包括套管,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中心柱的外侧,所述本体穿过所述套管后侧上的开口向后延伸,所述套管的顶部转动设置有第一转向轮和第二转向轮,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第一转向轮和所述第二转向轮与所述阻力器连接。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阻力器包括底座、拉杆、配重块和一对第二拉伸弹簧,所述底座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拉绳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配重块连接,所述配重块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凹腔内,所述配重块的底部设置有一对拉杆,一对所述第
二拉伸弹簧的上端分别连接在一对所述拉杆上,一对所述第二拉伸弹簧的下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凹腔底部的一对连接座上。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阻力器还包括一对导轨,一对所述导轨对称设置在所述凹腔的两侧壁上,所述导轨上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配重块的两侧分别与一对滑块连接。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阻力器还包括增阻组件,所述增阻组件包括垫座、套筒、一对活动座、压缩弹簧、一对延伸杆、一对齿轮、一对齿条和一对套座,所述垫座固设在所述凹腔的底部,所述套筒固设在所述垫座上,一对所述活动座对称、水平活动设置在所述套筒内,所述压缩弹簧设置在所述套筒内并且位于一对所述活动座之间,一对所述延伸杆的一端分别与一对所述活动座连接,一对所述延伸杆另一端分别与一对所述套座连接,一对所述齿轮对称转动设置在所述垫座上,所述齿轮上设置的凸轴滑动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套座上的竖槽内,一对所述齿条分别固接在一对所述拉杆上,一对所述齿条分别与一对所述齿轮相啮合。
[0013]进一步地,所述配重片的底部设置有耐磨层。
[0014]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在使用时,用户将脚踩在踏板上,然后反复向下踩踏踏板进行锻炼,在锻炼的过程中踏板上和一对侧板上设置的远红外加热片会对用户的脚部和腿部进行加热,这样有利于促进用户血液供氧量,改善用户的肌肉功能。
附图说明
[0015]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的A处的放大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阻力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3中的B处的放大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配重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列表:基座1、底板11、套管12、开口121、中心柱13、滑槽131、导向孔14、第一转向轮15、第二转向轮16、下支撑座17、上支撑座18、踏板支架19、踏板2、第一拉伸弹簧21、轮架22、滚轮23、侧板3、升降座4、本体41、滚轮槽411、螺母座42、滑动块43、立杆44、第三拉伸弹簧45、丝杆5、延伸轴部51、摩擦盘6、配重片7、耐磨层71、拉绳8、阻力器9、底座91、凹腔911、连接座912、拉杆92、连杆921、配重块93、拉杆931、滑块94、导轨95、第二拉伸弹簧96、增阻组件97、垫座971、第一立座9711、第二立座9712、套筒972、套板9721、活动座973、压缩弹簧974、延伸杆975、齿轮976、凸轴9761、齿条977、套座978、竖槽9781、远红外加热片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23]参考图1至图5,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用于治疗肌少症的热疗装置,包括基座1、踏板2、一对侧板3、升降座4、丝杆5、摩擦盘6、配重片7、拉绳8和阻力器9,基座1包括底板11以
及设置在底板11顶部的套管12、中心柱13和踏板支架19,套管12套设在中心柱13的外侧,踏板支架19位于套管12的后侧,踏板2的中后部的底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踏板支架19上,踏板2的后侧底部与踏板支架19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踏板2复位的第一拉伸弹簧21,踏板2的前侧底部设置有轮架22,轮架22的底部设置有滚轮23,滚轮23滚动设置在升降座4的顶部,升降座4包括依次连接的本体41、螺母座42和滑动块43,滑动块43滑动设置在中心柱13上的滑槽131内,滑动块43的前侧与第三拉伸弹簧45的下端连接,第三拉伸弹簧45的上端连接在中心柱13上,本体41穿过套管12后侧上的开口121向后延伸,本体41的顶部设置有与滚轮23相配合的滚轮槽411,中心柱13的后侧连接有下支撑座17和上支撑座18,丝杆5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下支撑座17和上支撑座18上,且丝杆5与螺母座42螺纹连接,摩擦盘6固装在上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肌少症的热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踏板(2)、一对侧板(3)、升降座(4)、丝杆(5)、摩擦盘(6)、配重片(7)、拉绳(8)和阻力器(9),所述踏板(2)的中后部的底部转动连接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踏板(2)的后侧底部与所述基座(1)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踏板(2)复位的第一拉伸弹簧(21),所述踏板(2)的前侧底部设置有滚轮(23),所述滚轮(23)滚动设置在所述升降座(4)的顶部,所述升降座(4)升降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丝杆(5)转动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且所述丝杆(5)与所述升降座(4)螺纹连接,所述摩擦盘(6)固装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配重片(7)通过键与所述丝杆(5)连接,所述配重片(7)的底部抵压在所述摩擦盘(6)上,所述拉绳(8)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升降座(4)上,所述拉绳(8)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阻力器(9)上,一对侧板(3)对称连接在所述踏板(2)的左右两侧,所述踏板(2)和一对所述侧板(3)上均设置有远红外加热片(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肌少症的热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包括底板(11)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11)上的中心柱(13)和踏板支架(19),所述踏板(2)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踏板支架(19)上,所述升降座(4)升降设置在所述中心柱(13)上,所述丝杆(5)转动设置在所述中心柱(1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治疗肌少症的热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柱(13)的一侧连接有下支撑座(17)和上支撑座(18),所述丝杆(5)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下支撑座(17)和所述上支撑座(18)上,所述摩擦盘(6)固装在所述上支撑座(18)的顶部,所述丝杆(5)的上端穿过所述摩擦盘(6)与所述配重片(7)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治疗肌少症的热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座(4)包括依次连接的本体(41)、螺母座(42)和滑动块(43),所述螺母座(42)与所述丝杆(5)螺纹连接,所述滑动块(43)滑动设置在所述中心柱(13)上的滑槽(131)内,所述本体(41)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滚轮(23)相配合的滚轮槽(4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治疗肌少症的热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43)的顶部设置有一立杆(44),所述立杆(44)穿过所述滑槽(131)顶部开设的导向孔(14)向上延伸,所述拉绳(8)的一端与所述立杆(44)的上端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治疗肌少症的热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还包括套管(1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宇晟禹登杰雷光华肖文峰谢文清何苗杨韫韬柳笛蔡梓俊靳宏福鲁文浩潘林嫄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