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展昭专利>正文

具前、后向以及侧向伸展效果的攀爬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3631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3:25
一种具前、后向以及侧向伸展效果的攀爬机结构,包括有一基座、一脚部踩踏机构以及一手部摆动机构,该基座置于一支撑面上,并至少包含有一设置在基座上的主架,该脚部踩踏机构设置于该主架上并借由二踏板呈上、下摆动,而该手部摆动机构连动地连接于该脚部踩踏机构上,并作前、后向以及侧向摆动,且该手部摆动机构至少包括有二把手,二把手于该手部摆动机构中呈上、下位移;借此,运动者将双手握持二把手且双脚踩踏于二踏板上,得以往前、后向或侧向摆动该手部摆动机构,提供手部多种攀爬摆动的运动模式,达到身体伸展的效果,并更能模拟实际攀爬的情境,进而获得更佳的训练健身目的。进而获得更佳的训练健身目的。进而获得更佳的训练健身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前、后向以及侧向伸展效果的攀爬机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具前、后向以及侧向伸展效果的攀爬机结构,是指攀爬机具有一手部摆动机构,得提供手部的上、下攀爬摆动的运动模式之外,并同时具有前、后向以及侧向伸展摆动的效果。

技术介绍

[0002]常见攀爬机,如中国台湾专利证书号数M575346所示,因此,长久以来,其因本身的结构型态而产生的使用方式,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手部以及脚部只有单纯地直上、直下摆动位移的运动模式,而无法仿真实际攀爬的情境,让运动者使用时感到无趣,间接造成攀爬机销售量低迷。是以,如何利用新的结构型态使攀爬机能具有多种变化的运动模式,并确实改善上述的缺点并进行研发改进结构,实为相关业界所需努力研发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具前、后向以及侧向伸展效果的攀爬机结构,在运动过程中让运动者使用时感到有趣且获得更佳的运动效果。
[0004]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具前、后向以及侧向伸展效果的攀爬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5]一基座,置于一支撑面上,并包含有一主架,该主架设置在基座上,该主架上设置有一第二滑动管;
[0006]一脚部踩踏机构,设置于该主架,并至少包括有二组相互连接的脚踏管以及踏板,该脚踏管分设并以一端枢设于该主架的二侧,并以另端连接该踏板,且该踏板于该脚部踩踏机构中呈现上、下摆动;
[0007]一手部摆动机构,连动地连接于该脚部踩踏机构,并作前、后向以及侧向摆动,其中,该手部摆动机构至少包括有一摆动的转动轴件以及二攀爬组件,二攀爬组件分别枢接于该转动轴件左、右二侧。
[0008]本专利技术的功效在于:同时具有前、后向以及侧向伸展摆动的功能,得以提供手部多种攀爬摆动的运动模式,能更加仿真实际攀爬的情境,并在运动过程中让运动者使用时感到有趣且获得更佳的运动效果。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组合图。
[0010]图2是本专利技术手部摆动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0011]图3是本专利技术手部摆动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0012]图4是本专利技术手部摆动机构侧向摆动的参考示意图(一)。
[0013]图5是本专利技术手部摆动机构侧向摆动的参考示意图(二)。
[0014]图6是本专利技术手部摆动机构前后摆动的参考示意图(一)。
[0015]图7是本专利技术手部摆动机构前后摆动的参考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6]请综合参阅图1至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前、后向以及侧向伸展效果的攀爬机结构,包括:
[0017]一基座10,置于一支撑面上,并包含有一主架11以及一支撑架12,该主架11设置在基座10上,该支撑架12设置在主架11上,而该支撑架12上设置有一仪表板13,且该主架11与支撑架12之间连接有一弧形第二滑动管14;该第二滑动管14为弧形;
[0018]一脚部踩踏机构20,设置于该主架11,并由该主架11的二侧各枢接有一脚踏管22一端,该脚踏管22另端连接一踏板23,二踏板23呈同时或交叉上、下摆动,而该主架11的二侧各枢接一阻尼件21一端,该阻尼件21另端枢接该脚踏管22的中段位置,该阻尼件21为气压缸或油压缸的结构型态;
[0019]一手部摆动机构30,连动地连接于该脚部踩踏机构20上,并可作前、后向以及侧向摆动,而该手部摆动机构30包括有一摆动的转动轴件50以及二攀爬组件60,其中,二攀爬组件60各包含有一把手40、一内管61、一外管62以及一连杆63,该内管61及外管62的管径呈圆形或方形,该转动轴件50具有轴向的二端且其外周缘相异位置分别连接有一第一摆动臂51以及一第二摆动臂52一端,该第一摆动臂51另端连接一横向外套管53,该外套管53内设置有弹性元件55(可为弹簧的结构形态)以及分设于该弹性元件55二端的二内套管56,且该外套管53二端分别借由二内套管56枢接于各外管62一侧,而该第二摆动臂52另端枢设有一第二滑轮54,该第二滑轮54抵靠于该第二滑动管14滑动,而该转动轴件50内亦设置有弹性元件55(可为弹簧的结构形态)以及分设于该弹性元件55二端的二内套管57,且其轴向二端分别借由二内套管57枢接于各外管62一侧,另外,该外管62套置于该内管61外,该内管61于该外管62内上、下滑动,该内管61的上端连接该把手40,并该内管61的下端以一万向接头64连接该连杆63的上端,而各连杆63的下端分别枢接该脚踏管22。
[0020]其中,该内套管56、57以一万向接头64枢接于各外管62一侧。
[0021]其中,该转动轴件50亦为转动马达的结构型态,并以电动方式转动,并摆动该第一摆动臂51以及第二摆动臂52。
[0022]借由上述的结构、组成设计,兹就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情形说明如下:
[0023]本专利技术的手部摆动机构30为主要创作重点,即,
[0024](一)、请综合参阅图1至图3并配合图6、图7所示,当使用者双手握持二把手40作前、后方向摆动时,该外管62同时以连接该连杆63的支点作同步前、后摆动,同时,该转动轴件50亦同步呈现摆动,且该第二摆动臂52下端的第二滑轮54同时在第二滑动管14前、后滑动。
[0025](二)、请综合参阅图1至图3并配合图4、图5所示,当使用者双手握持二把手40作左、右方向摆动时,该外管62即以连接该连杆63的支点作同步摆动,同时,该转动轴件50亦同步呈现摆动,且该内套管56、57亦于该转动轴件50内产生同方向对应位移。
[0026]另外,当该内套管56、57于该转动轴件50内产生位移时,该弹性元件55对该内套管56、57提供反作用力,使二内套管56、57回复成正常状态。
[0027]借上述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可得到下述的效益:
[0028]本专利技术同时具有前、后向以及侧向伸展摆动的功能,得以提供手部多种攀爬摆动的运动模式,能更加仿真实际攀爬的情境,并在运动过程中让运动者使用时感到有趣且获得更佳的运动效果。
[0029]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确能有效解决常见结构缺陋,并能为所属
中普通知识者所理解而轻易实施,惟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专利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前、后向以及侧向伸展效果的攀爬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座,置于一支撑面上,并包含有一主架,该主架设置在基座上,该主架上设置有一第二滑动管;一脚部踩踏机构,设置于该主架,并至少包括有二组相互连接的脚踏管以及踏板,该脚踏管分设并以一端枢设于该主架的二侧,并以另端连接该踏板,且该踏板于该脚部踩踏机构中呈现上、下摆动;一手部摆动机构,连动地连接于该脚部踩踏机构,并作前、后向以及侧向摆动,其中,该手部摆动机构至少包括有一摆动的转动轴件以及二攀爬组件,二攀爬组件分别枢接于该转动轴件左、右二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前、后向以及侧向伸展效果的攀爬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主架上更设置有一支撑架,并使该第二滑动管二端分别连接在该主架以及支撑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前、后向以及侧向伸展效果的攀爬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支撑架上设置有一仪表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前、后向以及侧向伸展效果的攀爬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滑动管为弧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前、后向以及侧向伸展效果的攀爬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二踏板呈同时或交叉上、下摆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前、后向以及侧向伸展效果的攀爬机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展昭
申请(专利权)人:王展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