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开启食品包装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1648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开启食品包装容器,包括盒盖和盒体,盒体的上端边沿设有第一外配合槽,第一外配合槽包括第一内槽壁、第一外槽壁及将第一内槽壁和第一外槽壁连接的第一槽底壁,第一外槽壁上设置有缺口;盒盖的下端边沿向外延伸有环形壁;环形壁向外延伸有把手;缺口覆盖有易拉沿,易拉沿包括易拉沿侧壁及与易拉沿侧壁连接的易拉沿底壁,易拉沿侧壁与易拉沿底壁共同构成把手腔室,易拉沿侧壁的其中一端或两端通过易撕开结构连接于第一外槽壁上。以此,增强易拉沿的整体强度,保证易拉沿不容易被损坏,避免因易拉沿的损坏而造成浪费和成本的增加。费和成本的增加。费和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开启食品包装容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次性打包盒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开启食品包装容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便捷的外卖服务,不用出门、不用排队即可享用自己喜爱的美食。但是,现有打包盒采用的是盒盖盖设在盒体上,盖合后的上盖在运输过程中容易产生松动,使汤汁外漏或食物外溢,影响食欲,浪费食物,且食物的卫生问题无法得到保障,同时,也存在着食物在运输过程中被第三方打开,造成污染,影响食物的安全。
[0003]基于此,本申请人提出了一种防盗打包盒,其申请号为“201821817646.9”,包括盒体和盒盖,盒体的上端边沿设有环绕盒体布置的第一外配合槽,第一外配合槽壁的外槽壁的内侧边上设置有限位凸块,第一外配合槽的外槽壁上设有缺口,缺口上覆盖有易拉沿,易拉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外配合槽的外槽壁相连接,且易拉沿的其中一端与第一外配合槽的外槽壁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待折断压痕或间断式切口,易拉沿上设有易拉口,易拉口设置为与人体指甲匹配的弧形结构;盒盖的下端边沿设有环绕盒盖布置的第二外配合槽,盒盖盖设于盒体时第二外配合槽的外槽壁卡接于限位凸块处。
[0004]易拉沿与第一外配合槽的外槽壁之间的待折断压痕或间断式切口被撕拉后就无法复原,用餐者通过查看易拉沿的状态即可判断打包盒是否被他人打开过,防止打包盒被除送餐人员或其他人打开。但是,易拉沿伸出于盒体的上端边沿,在打包盒运输过程中,易拉沿容易因碰撞使易拉沿损坏,打包盒无法起到防止他人开启的作用,导致打包盒功能失效,造成浪费,增加了销售成本。此外,送餐人员的送餐过程中,打包盒暂放在存放箱中,防盗打包盒也可能会碰撞到存放箱,令易拉沿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开启食品包装容器,其增加易拉沿整体的强度,保证易拉沿在运输过程中不容易被损坏,避免因易拉沿的损坏而造成的浪费和销售成本的增加。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7]一种防开启食品包装容器,包括盒盖和敞口的盒体,所述盒体的上端边沿设有环绕所述盒体布置的第一外配合槽,所述第一外配合槽包括环绕所述盒体布置且与所述盒体连接的第一内槽壁、环绕所述第一内槽壁布置的第一外槽壁及将所述第一内槽壁和第一外槽壁连接的第一槽底壁,所述第一外槽壁上设置有缺口;所述盒盖的下端边沿向外延伸有环形壁;
[0008]所述环形壁向外延伸有把手;所述缺口覆盖有易拉沿,所述易拉沿包括易拉沿侧壁及与所述易拉沿侧壁连接的易拉沿底壁,所述易拉沿侧壁与所述易拉沿底壁共同构成供所述把手放置的把手腔室,所述易拉沿侧壁的其中一端或两端通过易撕开结构连接于所述
第一外槽壁上。
[0009]所述盒体与所述盒盖相互盖合时所述把手的外侧面与所述易拉沿侧壁的内侧壁相互顶持。
[0010]于所述缺口的位置处,所述易拉沿底壁的上侧面与所述第一槽底壁的上侧面相平齐。
[0011]所述易撕开结构为待折断压痕或间断式切口结构。
[0012]所述易撕开结构为间断式切口时,所述易拉沿侧壁与所述第一外槽壁之间形成有多个间断的镂空部,各镂空部处分别覆盖有薄膜。
[0013]所述易拉沿底壁通过所述易撕开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槽底壁上。
[0014]所述易撕开结构为间断式切口时,所述易拉沿侧壁与所述第一外槽壁之间及所述易拉沿底壁与所述第一槽底壁之间形成有多个间断的镂空部,各镂空部处分别覆盖有薄膜。
[0015]当所述易拉沿侧壁的其中一端通过所述易撕开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外槽壁上时,所述易拉沿侧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外槽壁之间的连接处设有形变缺口。
[0016]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1、盒盖与盒体相互盖合,把手位于易拉沿侧壁与易拉沿底壁构成的把手腔室内,增强了易拉沿的整体强度,本技术发生碰撞时,因把手的支撑,阻挡了易拉沿继续发生形变,保证易拉沿在运输过程中不容易被损坏,避免因易拉沿的损坏而造成的浪费和销售成本的增加。
[0018]2、在盒盖与盒体相互盖合时,把手的外侧面与易拉沿侧壁的内侧壁相互顶持,进一步增加了本技术的整体强度。
[0019]3、打开盒盖的过程中,用手指向下按压易拉沿,以对易拉沿施加向下的压力,使具有待折断压痕或间断式切口的位置容易被撕裂,令易拉沿从第一外槽壁处分离,露出把手,随后通过把手将盒盖掀开,该把手起到方便用餐者打开盒盖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中盒盖与盒体相盖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中盒体的立体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中盒体的正视图;
[0023]图4为本技术中盒盖的立体图;
[0024]图5为本技术中盒盖的正视图。
[0025]图中:
[0026]10-盒体;
ꢀꢀꢀꢀꢀꢀꢀꢀꢀꢀꢀꢀꢀꢀ
111-第一外槽壁;
[0027]112-第一内槽壁;
ꢀꢀꢀꢀꢀꢀꢀ
113-第一槽底壁;
[0028]12-第一外配合槽;
ꢀꢀꢀꢀꢀꢀ
13-缺口;
[0029]20-盒盖;
ꢀꢀꢀꢀꢀꢀꢀꢀꢀꢀꢀꢀꢀꢀ
221-环形壁;
[0030]23-把手;
ꢀꢀꢀꢀꢀꢀꢀꢀꢀꢀꢀꢀꢀꢀ
30-易拉沿;
[0031]31-易拉沿侧壁;
ꢀꢀꢀꢀꢀꢀꢀꢀ
32-易拉沿底壁;
[0032]40-限位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34]一种防开启食品包装容器,如图1-5所示,包括盒体10和盒盖20,盒体10为敞口的盒体,盒盖20盖设于盒体10上,两者密封配合。
[0035]为方便描述,以食品包装容器的正常使用状态的方位(如图1所示)为参考方向,以食品包装容器的中心轴所在位置为内,远离中心轴的方向为外。
[0036]如图2-3所示,盒体10的上端边沿设有环绕盒体10布置的第一外配合槽12,该第一外配合槽12的开口朝上,第一外配合槽12包括第一外槽壁111、第一内槽壁112和第一槽底壁113,第一内槽壁112环绕盒体10布置,且其与盒体10相连接,第一外槽壁111环绕第一内槽壁112布置,第一底槽壁113将第一外槽壁111与第一内槽壁112连接在一起,并且,第一外槽壁111和第一内槽壁112分设于第一外配合槽12沿宽度方向的两侧。
[0037]如图4-5所示,盒盖20的下端边沿设置有环绕盒盖20布置的环形壁221,该环形壁221顶持于第一外配合槽12内,以使盒盖20紧密盖合于盒体10上。
[0038]作为优选地方式,第一外槽壁111的内侧侧边处设置有限位凸块40,该限位凸块40位于第一外配合槽12内;当盒盖20盖合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开启食品包装容器,包括盒盖和敞口的盒体,所述盒体的上端边沿设有环绕所述盒体布置的第一外配合槽,所述第一外配合槽包括环绕所述盒体布置且与所述盒体连接的第一内槽壁、环绕所述第一内槽壁布置的第一外槽壁及将所述第一内槽壁和第一外槽壁连接的第一槽底壁,所述第一外槽壁上设置有缺口;所述盒盖的下端边沿向外延伸有环形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壁向外延伸有把手;所述缺口覆盖有易拉沿,所述易拉沿包括易拉沿侧壁及与所述易拉沿侧壁连接的易拉沿底壁,所述易拉沿侧壁与所述易拉沿底壁共同构成供所述把手放置的把手腔室,所述易拉沿侧壁的其中一端或两端通过易撕开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外槽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开启食品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与所述盒盖相互盖合时所述把手的外侧面与所述易拉沿侧壁的内侧壁相互顶持。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开启食品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缺口的位置处,所述易拉沿底壁的上侧面与所述第一槽底壁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沧洋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梅洋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