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打开且缓降的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1458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助力打开且缓降的铰链,包括底座和保护壳,所述底座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导向座和第二导向座,所述第一旋转换直线机构和第二旋转换直线机构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第一旋转换直线机构和第二旋转换直线机构分别连接有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逆时针转动时,分别带动第一旋转换直线机构和第二旋转换直线机构向外侧移动,弹性件释放弹力,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顺时针转动时,分别带动第一旋转换直线机构和第二旋转换直线机构向内侧移动,弹性件被压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助力打开且缓降的铰链,打开时具有助力作用而关闭时具有缓冲作用。冲作用。冲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助力打开且缓降的铰链


[0001]本技术涉及铰链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翻盖铰链。

技术介绍

[0002]自助餐炉的翻盖通过铰链与主体连接,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铰链作为旋转轴进行承接。但是盖板材质通常为不锈钢加玻璃,盖板自身重量较重,打开需要用较大的力,而对于小孩子来说,则更加吃力。而且盖板在关闭过程中,如果没有手辅助关闭,任由其随自重落下,盖板因重力加速度而使速度越来越快并产生冲击,因此会产生冲击噪音甚至造成盖板损坏及伤人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助力打开且缓降的铰链,打开时具有助力作用而关闭时具有缓冲作用。
[0004]本技术公开的助力打开且缓降的铰链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助力打开且缓降的铰链,包括底座和保护壳,所述底座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导向座和第二导向座,所述第一导向座设有第一旋转换直线机构,所述第二导向座设有第二旋转换直线机构,所述第一旋转换直线机构和第二旋转换直线机构为对称结构,所述第一旋转换直线机构和第二旋转换直线机构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第一旋转换直线机构和第二旋转换直线机构分别连接有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保护壳与底座固定,所述保护壳将第一旋转换直线机构、第二旋转换直线机构包裹,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逆时针转动时,分别带动第一旋转换直线机构和第二旋转换直线机构向外侧移动,弹性件释放弹力,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顺时针转动时,分别带动第一旋转换直线机构和第二旋转换直线机构向内侧移动,弹性件被压缩。
[000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旋转换直线机构包括转动件和平移件,所述第一导向座开设有转动孔,所述转动孔两侧开设有平移槽,所述转动件一端设有连接凸台,所述连接凸台与第一支撑件固定,所述转动件另一侧开设有第一斜向转动槽,所述平移件在第一斜向转动槽对应位置开设有第二斜向转动槽,所述平移件设有与平移槽相匹配的平移凸台,所述平移凸台可沿平移槽移动,所述转动件顺时针转动时,第一斜向转动槽在转动时沿第二斜向转动槽推动平移件沿平移槽向内移动。
[000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性件包括阻尼器和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套设于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和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旋转换直线机构、第二旋转换直线机构相抵。
[000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设有玻珠螺栓,所述玻珠螺栓的珠头露出定位孔。
[0009]本技术公开的助力打开且缓降的铰链的有益效果是:将底座固定在自助餐炉的主体上,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同时与盖板固定。盖板关闭时,即盖板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转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转动过程中分别带动第一旋转
换直线机构和第二旋转换直线机构同时向内侧移动,挤压弹性件,弹性件被压缩,产生弹力,减缓盖板的下落,起到缓冲作用,避免盖板随重力直接落下造成较大碰撞声,同时避免因下落过快卡手伤人。盖板打开时,即盖板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转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转动过程中分别带动第一旋转换直线机构和第二旋转换直线机构同时向外侧移动,弹性件弹力释放,助力盖板的打开,减小打开盖板时的推动力,方便盖板的打开。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助力打开且缓降的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技术助力打开且缓降的铰链的分解图;
[0012]图3是本技术助力打开且缓降的铰链的剖视图;
[0013]图4是本技术助力打开且缓降的铰链的第一旋转换直线机构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0015]请参考图1-图3,一种助力打开且缓降的铰链,包括底座10和保护壳90,底座10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导向座20和第二导向座30,第一导向座20设有第一旋转换直线机构40,第二导向座30设有第二旋转换直线机构50,第一旋转换直线机构40和第二旋转换直线机构50为对称结构,第一旋转换直线机构40和第二旋转换直线机构50之间设有弹性件80,第一旋转换直线机构40和第二旋转换直线机构50分别连接有第一支撑件60和第二支撑件70,保护壳90与底座10固定,保护壳90将第一旋转换直线机构40、第二旋转换直线机构50包裹,第一支撑件60和第二支撑件70逆时针转动时,分别带动第一旋转换直线机构40和第二旋转换直线机构50向外侧移动,弹性件80释放弹力,第一支撑件60和第二支撑件70顺时针转动时,分别带动第一旋转换直线机构40和第二旋转换直线机构50向内侧移动,弹性件80被压缩。
[0016]请参考图2-图4,第一旋转换直线机构40包括转动件41和平移件42,第一导向座20开设有转动孔41,转动孔41两侧开设有平移槽42,转动件41一端设有连接凸台,连接凸台与第一支撑件20固定,转动件41另一侧开设有第一斜向转动槽411,平移件42在第一斜向转动槽411对应位置开设有第二斜向转动槽421,平移件42设有与平移槽42相匹配的平移凸台422,平移凸台422可沿平移槽42移动,转动件41顺时针转动时,第一斜向转动槽411在转动时沿第二斜向转动槽421推动平移件42沿平移槽42向内移动。盖板带动第一支撑件60转动时,第一支撑件60带动转动件41转动,转动件41转动过程中,通过第一斜向转动槽411推动第二斜向转动槽421,使平移件42通过平移凸台422沿平移槽42移动。第一旋转换直线机构40和第二旋转换直线机构50的结构相同,对称设置在底座10上,起到相同的作用,使整体结构运行更为平稳。
[0017]弹性件80包括阻尼器81和缓冲弹簧82,缓冲弹簧82套设于阻尼器81,阻尼器81和缓冲弹簧8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旋转换直线机构40、第二旋转换直线机构50相抵。通过阻尼器81和缓冲弹簧82同时起到缓冲和阻力的作用,使结构空间有限,无法使用大弹簧的情况下,通过两者的弹力叠加,起到小结构大弹力的效果。
[0018]第一支撑件60和第二支撑件70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内设有玻珠螺栓,玻珠螺栓
的珠头露出定位孔,通过在连接第一支撑件60和第二支撑件70的盖板的支撑脚在定位孔对应位置开设有凹槽,凹槽的位置可根据定位的角度而定,使玻珠螺栓顶在凹槽内实现定位,实现盖板的自立,需要外力推动才能越过定位点。
[0019]上述方案中,将底座10固定在自助餐炉的主体上,第一支撑件60和第二支撑件70同时与盖板固定。盖板关闭时,即盖板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一支撑件60和第二支撑件70转动,第一支撑件60和第二支撑件70转动过程中分别带动第一旋转换直线机构40和第二旋转换直线机构50同时向内侧移动,挤压弹性件80,弹性件80被压缩,产生弹力,减缓盖板的下落,起到缓冲作用,避免盖板随重力直接落下造成较大碰撞声,同时避免因下落过快卡手伤人。盖板打开时,即盖板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一支撑件60和第二支撑件70转动,第一支撑件60和第二支撑件70转动过程中分别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助力打开且缓降的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保护壳,所述底座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导向座和第二导向座,所述第一导向座设有第一旋转换直线机构,所述第二导向座设有第二旋转换直线机构,所述第一旋转换直线机构和第二旋转换直线机构为对称结构,所述第一旋转换直线机构和第二旋转换直线机构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第一旋转换直线机构和第二旋转换直线机构分别连接有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保护壳与底座固定,所述保护壳将第一旋转换直线机构、第二旋转换直线机构包裹,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逆时针转动时,分别带动第一旋转换直线机构和第二旋转换直线机构向外侧移动,弹性件释放弹力,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顺时针转动时,分别带动第一旋转换直线机构和第二旋转换直线机构向内侧移动,弹性件被压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力打开且缓降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换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能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宁博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