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半自动上下版装置用于印刷行业的计算机直接制版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1076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具有半自动上下版装置用于印刷行业的计算机直接制版机属于印刷行业的制版装置领域,主要解决人工手动上下印版效率低的问题,采用半自动化上下印版装置,提高整机的自动化程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的可靠性,其特征在于:具有独立的、能自动转动到位的承版器(49),并能自动测试要曝光印版的几何尺寸并受控于自动调控系统,同时曝光滚筒(3)的固定版夹(50)和活动版夹(51)均具有机械自动化调控机构,活动版夹(51)还具有专门的机械手(52);有益之处在于:在上下版过程中,除需要人工将需曝光的印版放在承版器(49)上之外,其他工作均由机器自动完成,提高了整机的自动化程度,从而大大提高整机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的可靠性,能避免误操作损坏机器设备和浪费印版。(*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印刷行业的制版装置领域,涉及一种具有半自动上下版装置用于印刷行业的计算机直接制版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计算机直接制版机基本均采用人工手动方法进行上下印版(以下简称版),具体操作过程为人工打开机器上盖,手动或电动方式转动用于附载版的滚筒(或其他承载版的物体)定位于一个特定位置,再以工具或其他机械装置打开装在滚筒上某个固定位置上的夹紧版的机构——即固定版夹,人工手动将尚未曝光的版的始端插入固定版夹上,并将版调整到合适位置,然后将固定版夹锁定关闭,从而将版的这一端夹紧在滚筒上,再手动或电动方式转动滚筒,并将版的末稍端插入另一套已被人工手动方法打开的夹紧版的机构——即活动版夹上,然后将活动版夹锁定关闭,有时需要开启真空泵,在滚筒内部形成负压,利用滚筒壁上的抽气孔和抽气槽将版更加紧密地吸附在滚筒上。上述方法是针对外鼓式的计算机直接制版机而言的,对于内鼓式计算机直接制版机以及在机直接制版印刷机来说方法原理类似。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人工上下版效率低、人工成本高,同时容易出现操作不当损坏机器设备和工作质量低、可靠性不强,造成版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半自动化上下版装置,配置专用的带调控检测机构的上下版时放置版的装置——承版器以及无需人工手动方法打开或锁定关闭的夹紧版的机构,从而使除了需要人工将需曝光的版放在承版器上之外,其他工作均由机器自动完成,能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高整机的自动化程度,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的可靠性。采用的技术方案具有半自动上下版装置用于印刷行业的计算机直接制版机,具有计算机直接制版机的基本组成,滚筒3、夹紧版的机构——固定版夹50和活动版夹51、激光系统、相应的自动调控系统以及其他辅配件,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上下版时用于放置版的承版器49,其结构组成如下,分为用于承接准备曝光的版1的下层2和用于承接从滚筒3上卸下的已经曝光的板1的上层4,两层通过辅架5组合为一体,两层上均具有版1的相应的检测和传送机构,辅架5通过转轴6铰链式装在主机架7上;承板器49还具有位置调控机构;固定版夹50和活动版夹51均具有将版1压紧在滚筒3上或将其松开的机械自动化调控机构。有益效果本技术在上下版的操作中,除需要人工将需曝光的版放在承版器49上之外,其他工作均由机器自动完成,提高了整机的自动化程度,从而大大提高整机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的可靠性,避免由于人工操作不当损坏机器设备,同时对上下版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测试,保证各动作准确可靠,对要装载的版自动测试其几何尺寸并与计算机已设定的版类型自动进行比较,发现不正确能自动退版,并提示更换,避免不必要的误操作和浪费印版。活动版夹51可方便地安装在滚筒3的圆周方向的任何位置。附图说明图1、整体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承版器49整体组装结构示意图;图3、承版器49的下层2的俯视示意图;图4、按图1所示的A向承版器49相对滚筒3的三个位置的示意图;图5、固定版夹50的机械自动化调控机构示意图;图6、活动版夹51的机械自动化调控机构(一)示意图;图7、按图6所示的A-A剖视简图;图8、活动版夹51的机械自动化调控机构(二),机械手52的结构示意图;图9、按图8所示的B向小孔46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进一步详加说明;如图1~3所示,承版器49的下层2和上层4上的版1的相应的检测和传送机构为下层2上装有的传送机构,由电机8、传动带9、同步带10、送版辊11组成;同步带10上装有用于对版进行横向定位的两个侧规12,还有用于测试准备曝光的版1有无的传感器13以及测试版的长度的版末梢传感器14和装在打孔器18上的前规16所带的版的长度测试器17,侧规12上还装有与传感器13相关连的版的宽度测试器15;上层4上装有的传送机构由电机19、传动带20和卸版辊21组成,还装有用于测试从滚筒3上卸下的版1有无的传感器22;承版器49的下层2,首先对要准备曝光的版1进行横向定位,通过电机8、传动带9带动同步带10,同步带10带动两个侧规12向承版器中心移动,同时将已承接在下层2上的版1推向承版器49的中心部位,当版1定位在承版器49的中心部位后,侧规12上安装的宽度测试器15即测出在线版的宽度并受控于自动调控系统,使机器自动完成相继的程序动作。同样原理通过版末梢传感器14和装在打孔器18上的前规16所带的版的长度测试器17,能对版1进行纵向定位和测试其长度。如图1~4所示,承版器49相对滚筒3有三个位置分别为a装卸版位置,即开始装上的准备曝光的版1和最后移开已从滚筒3上卸下的已曝光的版1的位置;b打孔位,即承版器上几何尺寸合格,准备曝光的版1定位结束后由打孔器18打孔的位置,准备曝光的版1经宽度测试器15测定合格后,通过送版辊11正转和传动带9将版1向前输送直至装在打孔器18上的前规16,对版1进行纵向定位,同时版末梢传感器14和前规16所带的版的长度测试器17测试版1的长度合格后,即进行打孔,然后送版辊11反转将版1从打孔器18上抽出;c上下版位,即将打孔后要曝光的版1送上滚筒3和将已曝光的版1从滚筒3上卸下时的位置,已打孔的版1,经送版辊11正转和传动带9送上滚筒3;已曝光的版1从活动版夹上卸下,承版器的上层4的传感器22感知有版1后,经电机19和传动带20带动卸版辊21和滚筒3同时转动,将版1卸到上层4上,并可以将版1直接转送到冲版机上去。承版器49的位置调控机构如下具有装在主机架7与辅架5之间的丝杠连杆驱动机构,驱动电机23装在主机架7上,并经变速装置24连接丝杠25,该丝杠上装有丝杠螺母26,连杆机构27一头装在丝杠螺母26上,另一头装在辅架5上,还有位置程控开关28受控于整机的自动调控系统,承版器49即可及时自动转动到相应的位置,如上述的a、b、c三个位置。如图5所示,固定版夹50的机械自动化调控机构如下类似杠杆结构,主夹板32与装在滚筒3上的杠杆轴33铰链在一起,主夹板32的一端与装在主机架7上的横压板34的下端相对应,并在其与滚筒3对应的一侧装有能保证主夹板32的另一端可靠地压紧在滚筒3上的定位压紧弹簧29,另有装在主机架7上的凸轮驱动装置30并与横压板34的上端相配套,横压板34还配有回位弹簧31;当需要上版时,凸轮驱动装置30通过其凸轮下压横压板34的上端,并克服回位弹簧31和定位压紧弹簧29的弹力,通过横压板34的下端下压主夹板32的一端,从而使主夹板32压紧在滚筒3上的另一端向上抬起,允许版1的一端插入,之后凸轮驱动装置30反转,横压板34的上端被释放并回位,于是主夹板32回位,并且其一端可靠地压紧版1已插入的一端在滚筒3上,下版时此机构动作与上版时相同,只是在主夹板32的一端向上抬起时,需抽出版1的原被压紧的一端即可。如图6~9所示,活动版夹51的机械自动化调控机构如下具有大夹板53,每块大夹板53上装有两对叼牙54,并与滚筒3上沿圆周方向展开的T形槽55配套对应,每对叼牙54均由通过装在大夹板53上的小轴35铰链在一起的并带扭簧37而呈下夹板式的两个叼齿36组成;大夹板53的一端装有能保证当叼牙54叼在T形槽55上时,大夹板53的另一端能可靠地压紧在滚筒3上的功能弹簧38;还具有用于抓起和放下大夹板53并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具有半自动上下版装置用于印刷行业的计算机直接制版机,具有计算机直接制版机的基本组成,滚筒(3)、夹紧版的机构-固定版夹(50)和活动版夹(51)、激光系统、相应的自动调控系统以及其他辅配件,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上下版时用于放置版的承版器(49),其结构组成如下,分为用于承接准备曝光的版(1)的下层(2)和用于承接从滚筒(3)上卸下的已经曝光的板(1)的上层(4),两层通过辅架(5)组合为一体,两层上均具有版(1)的相应的检测和传送机构,辅架(5)通过转轴(6)铰链式装在主机架(7)上;承板器(49)还具有位置调控机构;固定版夹(50)和活动版夹(51)均具有将版(1)压紧在滚筒(3)上或将其松开的机械自动化调控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陈军郑家农秦练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佳萌锐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