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装配式减震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1030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装配式结构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装配式减震框架,包括多个预制柱和多个预制梁,多个所述预制柱和多个所述预制梁通过节点阻尼连接器连接,形成主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墙板结构,其设置在所述预制梁之间和所述预制柱之间;减震楼梯结构,其设置在主框架内部,所述减震楼梯结构包括梯段、楼梯平台和减震支座,所述梯段和所述楼梯平台通过所述减震支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减震框架,其具有装配效率高、抗震性能好、震后使用功能不中断等特点。后使用功能不中断等特点。后使用功能不中断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减震框架


[0001]本技术属于装配式结构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装配式减震框架。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结构是由预先在工厂制作完成的预制构件在施工现场直接拼装而成,由于现场施工效率高、现场环境污染小、房屋使用品质高、综合建造成本低等优点,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成为我国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
[0003]作为地震多发国家,在我国的多次震害中发现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严重不足,由于构件间的连接失效大幅增加了建筑倒塌的风险,同时,非结构构件在地震中的破坏集中在填充墙、楼梯间和管线支吊架,而这些非结构构件的破坏极大地增加了建筑震后修复的难度和时间,严重影响了震后建筑物的正常使用,甚至可能造成二次灾害。这些实际震害经历表明了现阶段装配式建筑抗震方面的科学研究积累以及技术创新实践还远不足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0004]消能减震技术是二十一世纪公认的结构保护技术,在房屋建筑中采用消能减震技术,能够有效地消耗地震输入的能量,保护主体结构免受破坏。如何将消能减震技术应用到新型装配式结构构件和非结构构件的研发中,并开发配套的具有优良力学性能和高效装配效率连接方案,形成成套的融合消能减震技术的新型装配式建筑体系,形成抗震性能好、地震下主体结构损伤轻、非结构构件破坏可避免、震后修复速度快、修复难度低的新型装配式建筑体系对于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具有重大的推进作用,具有迫切的民生需要。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减震框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减震框架,其具有装配效率高、抗震性能好、震后使用功能不中断等特点。
[0007]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现有技术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0008]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减震框架,包括多个预制柱和多个预制梁,多个所述预制柱和多个所述预制梁通过节点阻尼连接器连接,形成主框架,还包括:
[0009]减震墙板结构,其设置在所述预制梁之间和所述预制柱之间;
[0010]减震楼梯结构,其设置在主框架内部,所述减震楼梯结构包括梯段、楼梯平台和减震支座,所述梯段和所述楼梯平台通过所述减震支座连接。
[0011]优选的是,所述减震墙板结构包括减震内墙板和减震外墙板,所述减震内墙板设置在所述主框架的内部,所述减震外墙板布置在所述主框架的外围。
[0012]优选的是,所述减震内墙板包括多块预制墙板和减震层,每块所述预制墙板的一端与所述预制柱固定连接,所述预制墙板的另一端与所述预制柱留柔性缝隙,相邻所述预
制墙板之间设置有减震层,所述减震层为阻尼耗能材料。
[0013]优选的是,所述阻尼耗能材料为SBS、沥青、防水卷材、砂浆和高阻尼橡胶中的任意一种。
[0014]优选的是,所述减震外墙板包括外墙皮、保温层、内墙皮及连接件,所述外墙皮与上层的所述预制梁连接,所述内墙皮与下层的所述预制梁连接,所述保温层设置在所述外墙皮和所述内墙皮之间,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保温层的两端分别嵌入所述外墙皮和所述内墙皮。
[0015]优选的是,所述预制柱和所述预制梁的材料为钢、混凝土中的一种或者两种。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提供的装配式减震框架,其在地震或大风等侧向荷载作用下,主框架内的各类减震构件耗散振动能量,体系内的各类构件不受损坏。
[0018]2、本技术提供的装配式减震框架,其主框架采用的预制柱和预制梁,提前生产,在施工现场通过螺栓完成节点阻尼连接器和预制梁、预制柱的连接,施工效率高。
[0019]3、本技术提供的装配式减震框架,其具有装配效率高、抗震安全度高、震后使用功能不中断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所述装配式减震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所述减震内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所述减震外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所述减震外墙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所述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所述减震楼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技术所述水平减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技术所述减震支吊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其中,1-预制柱,2-预制梁,3-主框架,4-水平减震结构,41-消能减震器,42-消能部件,421-人字撑,422-支墩,51-减震内墙板,511-预制墙板,512-减震层,513-柔性缝隙,52-减震外墙板,521-外墙皮,522-保温层,523
-ꢀ
内墙皮,524-连接件,6-减震支吊架结构,61-支吊架,62-管道,63-减震斜撑,7-节点阻尼连接器,8-减震楼梯,81-楼梯梯段,82-楼梯平台,83-减震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30]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者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003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减震框架,如图1所示,包括多个预制柱 1和多个预制梁2,多个所述预制柱1和多个所述预制梁2连接,形成主框架 3,还包括:
[0032]水平减震结构4,其与所述预制梁和所述预制柱连接,所述水平减震结构位于所述
主框架的内部;
[0033]减震墙板结构5,其设置在所述预制梁之间和所述预制柱之间;
[0034]减震支吊架结构6,其与所述主框架的建筑结构体连接,所述减震支吊架结构位于所述主框架3的内部。
[0035]具体的,多个所述预制柱和多个所述预制梁通过节点阻尼连接器7连接,预制柱1和预制梁2通过节点阻尼连接器7进行连接组成了主框架3,每根预制梁2两端均有一个节点阻尼连接器7,两端通过节点阻尼连接器7与预制柱1连接。
[0036]所述节点阻尼连接器7中间是用于吸收振动能量的耗能段,两端分别是用于和预制柱1和预制梁2连接的连接板,施工现场通过螺栓完成节点阻尼连接器7和预制梁1、预制柱2的连接。
[0037]本技术提供的装配式减震框架中的结构构件包括:预制梁和预制柱,二者不直接进行连接,而且通过节点阻尼连接器采用螺栓连接,现场施工效率高,且在地震作用下预制梁和预制柱可以保持弹性,将损伤集中在节点阻尼连接器。
[0038]该框架中的非结构构件均具备耗能减震能力,包括减震内墙板、减震外墙板、减震支吊架系统。在地震作用下这些非结构构件不仅不会发生破坏,而且可以吸收地震能量。在地震过后其使用不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减震框架,包括多个预制柱和多个预制梁,多个所述预制柱和多个所述预制梁通过节点阻尼连接器连接,形成主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墙板结构,其设置在所述预制梁之间和所述预制柱之间;减震楼梯结构,其设置在主框架内部,所述减震楼梯结构包括梯段、楼梯平台和减震支座,所述梯段和所述楼梯平台通过所述减震支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减震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墙板结构包括减震内墙板和减震外墙板,所述减震内墙板设置在所述主框架的内部,所述减震外墙板布置在所述主框架的外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减震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内墙板包括多块预制墙板和减震层,每块所述预制墙板的一端与所述预制柱固定连接,所述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云李定斌邓雪松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