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点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0026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大跨度钢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点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节点板,适于与山墙结构和屋盖结构二者之一固定连接,第一节点板上设有若干水平长圆孔;第二节点板,适于与山墙结构和屋盖结构二者另一固定连接,第二节点板上设有若干竖直长圆孔;紧固件,适于穿设水平长圆孔和竖直长圆孔并实现第一节点板与第二节点板的连接。可以预先在地面或工厂将第一节点板与山墙结构和屋盖结构二者之一固定连接,第二节点板与山墙结构和屋盖结构二者另一固定连接,高空施工时,只需使紧固件穿过第一节点板上的水平长圆孔、第二节点板上的竖直长圆孔即可实现第一节点板和第二节点板的连接,进而实现山墙结构和屋盖结构的连接,可保证施工安全。可保证施工安全。可保证施工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点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大跨度钢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节点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钢结构工程中,节点是杆件连接、结构传力的枢纽,设计原则在于连接直接,传力高效,尤其是要能实现计算模型与实际工程一致,是结构设计的关键。
[0003]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跨度一般在100m-200m左右,屋盖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竖向变形及水平变形大,约为250mm左右。山墙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竖向位移及山墙平面内的水平位移很小约10mm左右。现有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的山墙结构和屋盖结构的节点为全面焊接,形成刚性节点,限制了山墙和屋盖结构之间的位移和转角。而由于山墙结构要限制屋盖结构的位移,山墙结构的刚度就必须很大才能实现,由此导致的用钢量较多;同时由于山墙结构和屋盖结构的节点在高空焊接,施工不方便,焊接质量没有保障,且施工安全风险大。
[0004]中国专利文献CN210621938U公开了一种用于桁架结构中实现双向滑动的节点连接结构,包括:屋盖结构,具有第一连接部;山墙结构,具有第二连接部;连接节点,包括沿第一方向相互扣合的第一环臂和第二环臂、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环臂和/或所述第二环臂上用于限制所述第一环臂和所述第二环臂发生沿第一方向的相对运动的限位件;所述第一环臂的两个支臂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环臂的两个支臂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环臂的两个支臂之间形成有供所述第一环臂和所述第二环臂在第二方向上发生相对滑动的第一滑动空间,所述第二环臂的两个支臂之间形成有供所述第一环臂和所述第二环臂在第三方向上发生相对滑动的第二滑动空间。
[0005]上述现有技术中需要在现场使第一环臂和第二环臂连接后再固定到屋盖结构和山墙结构上,并且通常是焊接,而在高空焊接,施工不方便,焊接质量没有保障,且施工安全风险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山墙结构和屋盖结构的节点焊接导致的安全风险大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可保证施工安全的节点连接结构。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节点连接结构,包括:
[0008]第一节点板,适于与山墙结构和屋盖结构二者之一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节点板上设有若干水平长圆孔;
[0009]第二节点板,适于与所述山墙结构和所述屋盖结构二者另一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节点板上设有若干竖直长圆孔;
[0010]紧固件,适于穿设所述水平长圆孔和所述竖直长圆孔并实现所述第一节点板与所述第二节点板的连接。
[0011]所述第一节点板上朝向所述第二节点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减小摩擦结构。
[0012]所述第一减小摩擦结构位于所述第一节点板的中心处。
[0013]所述第二节点板上朝向所述第一节点板的一侧设有第二减小摩擦结构。
[0014]所述第二减小摩擦结构设在所述第二节点板的中心处。
[0015]所述第一减小摩擦结构、所述第二减小摩擦结构均为聚四氟乙烯板。
[0016]所述节点连接结构还包括中间过渡板,所述中间过渡板适于位于所述第一节点板和所述第二节点板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节点板和所述第二节点板连接,所述紧固件包括螺杆、与所述螺杆相适配的螺母,所述螺杆固定设在所述中间过渡板上并分别向所述中间过渡板的两侧延伸。
[0017]所述中间过渡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减小摩擦结构。
[0018]所述第三减小摩擦结构设在所述中间过渡板的中心处。
[0019]所述第三减小摩擦结构为聚四氟乙烯板。
[0020]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21]1.本技术提供的节点连接结构,可以预先在地面或工厂将第一节点板与山墙结构和屋盖结构二者之一固定连接,第二节点板与山墙结构和屋盖结构二者另一固定连接,高空施工时,只需使紧固件穿过第一节点板上的水平长圆孔、第二节点板上的竖直长圆孔即可实现第一节点板和第二节点板的连接,进而实现山墙结构和屋盖结构的连接,连接方式简单方便,可保证施工安全。
[0022]2.本技术提供的节点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节点板上朝向所述第二节点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减小摩擦结构,能够便于调整第一节点板与第二节点板之间的相对位置,避免第一节点板与第二节点板在发生相对位移时由于摩擦力较大而造成山墙结构的承载力较大。
[0023]3.本技术提供的节点连接结构,所述第一减小摩擦结构位于所述第一节点板的中心处,能够确保第一节点板与第二节点板向各个方向发生相对位移时受到的摩擦力较小。
[0024]4.本技术提供的节点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节点板上朝向所述第一节点板的一侧设有第二减小摩擦结构,能够进一步便于调整第一节点板与第二节点板之间的相对位置,避免第一节点板与第二节点板在发生相对位移时由于摩擦力较大而造成山墙结构的承载力较大。
[0025]5.本技术提供的节点连接结构,所述第二减小摩擦结构设在所述第二节点板的中心处,能够确保第一节点板与第二节点板向各个方向发生相对位移时受到的摩擦力较小。
[0026]6.本技术提供的节点连接结构,所述第一减小摩擦结构、所述第二减小摩擦结构均为聚四氟乙烯板,采用聚四氟乙烯板既能减小摩擦,又具有一定的刚度。
[0027]7.本技术提供的节点连接结构,所述节点连接结构还包括中间过渡板,所述中间过渡板适于位于所述第一节点板和所述第二节点板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节点板和所述第二节点板连接,所述紧固件包括螺杆、与所述螺杆相适配的螺母,所述螺杆固定设在所述中间过渡板上并分别向所述中间过渡板的两侧延伸,在加工时,预先将螺杆固定在中间过渡板上,在现场施工时,只需将螺杆分别穿过水平长圆孔和竖直长圆孔,再将螺母拧紧即可,便于现场施工,安全性较高。
[0028]8.本技术提供的节点连接结构,所述中间过渡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减小摩
擦结构,能够进一步便于调整第一节点板与第二节点板之间的相对位置,避免第一节点板与第二节点板在发生相对位移时由于摩擦力较大而造成山墙结构的承载力较大。
[0029]9.本技术提供的节点连接结构,所述第三减小摩擦结构为聚四氟乙烯板,采用聚四氟乙烯板既能减小摩擦,又具有一定的刚度。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的节点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0032]图2为图1的A-A视图;
[0033]图3为图1所示的第一节点板的示意图;
[0034]图4为图1所示的第二节点板的示意图;
[0035]图5为图1所示的中间过渡板的示意图;
[0036]图6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节点板(3),适于与山墙结构(1)和屋盖结构(2)二者之一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节点板(3)上设有若干水平长圆孔(31);第二节点板(4),适于与所述山墙结构(1)和所述屋盖结构(2)二者另一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节点板(4)上设有若干竖直长圆孔(41);紧固件(6),适于穿设所述水平长圆孔(31)和所述竖直长圆孔(41)并实现所述第一节点板(3)与所述第二节点板(4)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板(3)上朝向所述第二节点板(4)的一侧设有第一减小摩擦结构(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小摩擦结构(32)位于所述第一节点板(3)的中心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点板(4)上朝向所述第一节点板(3)的一侧设有第二减小摩擦结构(4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小摩擦结构(42)设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建陈有志侯亚委王二峰刘学武刘长虹孙艺伟史丙成苏海丽赵新锐李博张丹崔禹婷马凯彬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