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斌专利>正文

一种鱼蘸水调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51001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蘸水调料及制备方法。包括原料:芝麻25~35g,草果粉0.2~1g,花椒粉0.5~2g,辣椒粉35~45g,蒜蓉120~160g,食用油100~160g,盐15~22g,味精8~15g,姜蓉20~60g。提供一种鱼蘸水调料及制备方法,鱼蘸水调料味道鲜美,用于作为鱼的蘸水料,可去除鱼的腥味,并且可以增加鱼肉的麻辣味,特别是海稍鱼,增加了浓郁的海稍鱼特色口感,做成调料包,省时省力,方便快捷。捷。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蘸水调料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鱼蘸水调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鱼是常见的水产食品,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极高,其蛋白质含量为猪肉的两倍,且属于优质蛋白,人体吸收率高。鱼中富含丰富的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D和一定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鱼肉中脂肪含量虽低,但其中的脂肪酸被证实有降糖、护心和防癌的作用。鱼肉中的维生素D、钙、磷,能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症。因此,鱼肉是人们经常食用的菜品。
[0003]当代人们生活节奏比较快,工作和生活都讲究效率,快速烹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利用配置好的调料进行烹煮,在保证口味的同时可达到快速成菜的目的。但是,现有技术中配置好的调料包与现配调料相比,味道一般,营养含量极低、营养单一,色、香、味相差很大,菜肴风味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鱼蘸水调料及制备方法,鱼蘸水调料味道鲜美,用于作为鱼的蘸水料,可去除鱼的腥味,并且可以增加鱼肉的麻辣味,特别是海稍鱼,增加了浓郁的海稍鱼特色口感。做成调料包,省时省力,方便快捷。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鱼蘸水调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0007]芝麻25~35g,草果粉0.2~1g,花椒粉0.5~2g,辣椒粉35~45g,蒜蓉120~160g,食用油100~160g,盐15~22g,味精8~15g;
[0008]进一步方案,鱼蘸水调料,还包括姜蓉20~60g;
[0009]进一步方案,鱼蘸水调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芝麻30g,草果粉0.6g,花椒粉1g,辣椒粉40g,蒜蓉145g,姜蓉45g,食用油130g,盐18g,味精12g;
[0010]所述姜蓉,为将老姜切碎搅打成姜蓉;
[0011]所述蒜蓉,为将新鲜独蒜切碎搅打成蒜蓉;
[0012]所述食用油,为食用植物油,可为玉米油、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亚麻籽油、橄榄油、椰子油、棉籽油、芝麻油的一种或多种;
[0013]所述辣椒、芝麻、大蒜、生姜、花椒、草果无霉变、无异味、无虫害。
[0014]所述鱼蘸水调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将重量份数的食用油倒入翻炒装置中加热10~20分钟,油温150~200℃时,放入重量份数的芝麻炒黄,放入重量份数的蒜蓉和姜蓉,煎炸5~8分钟,蒜表皮收缩微黄,再依次按照重量份数放入食盐、味精、辣椒粉、花椒粉、草果粉翻炒,温度控制在100℃~120℃、翻炒3~5分钟结束;对口感、香味进行检验,保证口感和风味,冷却至室温,进行分包,再经过YW-s24灭菌箱杀菌得到成品。
[0016]所述翻炒装置包括灶台、支架、锅体、炒板、电动机、连接杆、锅嘴;所述支架与灶台螺栓连接;锅体通过连接杆与支架相连,且锅体绕着连接杆转动或由连接杆固定在支架上保持竖直;所述炒板由多片扇叶同边组成的,扇叶下端为弧形,与锅体内弧度相匹配,炒板通过转轴与电动机相连,在电动机带动下转动,实现对锅体内部物料的翻炒;锅嘴为三角形状,设置在锅体上端边缘,翻炒结束后,锅体绕着连接杆转动,将物料由锅嘴处倒出,进入下一步工序。
[0017]本专利技术除了可以适用于鱼的蘸水调料外,还可适用于鸡、羊肉、牛肉、猪肉、蔬菜等;也可做凉拌菜、面条、米线佐料等的调料。
[0018]芝麻(Sesamum indicum L.)是胡麻科,芝麻是一种油料作物,榨取的油称为麻油、胡麻油、香油,特点是气味醇香,生用热用皆可。芝麻可用作烹饪原料,常吃芝麻,可使皮肤保持柔嫩、细致和光滑。芝麻中的亚油酸有调节胆固醇的作用,芝麻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能防止过氧化脂质对皮肤的危害,抵消或中和细胞内有害物质游离基的积聚,可使皮肤白皙润泽,并能防止各种皮肤炎症。芝麻还具有养血的功效,可以治疗皮肤干枯、粗糙、令皮肤细腻光滑、红润光泽。
[0019]草果(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rie)是姜科,是药食两用中药材大宗品种之一,草果作调味香料;全株可提取芳香油。果实入药,具有燥湿健脾,除痰截疟的功能。主治脘腹胀满,反胃呕吐,食积疟疾等症。
[0020]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具有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的功效。主治中寒腹痛,寒湿吐泻,虫积腹痛,湿疹瘙痒,妇人阴痒等。花椒味麻且辣,炒熟后香味才溢出。在烹调上既能单独使用,也能与其他原料配制成调味品,用途极广,效果甚好。
[0021]辣椒(Capsicum annuum L.)茄科、辣椒属,具有温中散寒,下气消食的功效。主治胃寒气滞,脘腹胀痛,呕吐,泻痢,风湿痛,冻疮。辣椒粉具有辣椒固有的辣香味,闻之刺鼻打喷嚏。
[0022]蒜蓉(minced garlic),有浓烈的蒜辣气,味辛辣。有刺激性气味,可食用或供调味,亦可入药。蒜蓉是很好的调味品,不像生吃大蒜那样会有气味,而且也保持了它原有的营养。
[0023]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具有祛寒、祛湿、暖胃、加速血液循环等多种保健功能,可作烹调配料,去腥、除臭,并提高菜肴风味。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
[0025]本专利技术采用芝麻气味醇香,草果具有特殊浓郁的辛辣香味,能去腥除膻,花椒粉与辣椒粉为麻辣口味,蒜蓉和姜蓉提香,为海稍特色滋拉蘸水,增进菜肴味道,增进食欲,本专利技术鱼蘸水调料,味道鲜美,用于作为鱼的蘸水料,可去除鱼的腥味,并且可以增加鱼肉的麻辣味,特别是海稍鱼,增加了浓郁的海稍鱼特色口感。做成调料包,省时省力,方便快捷。
[0026]本专利技术设置的翻炒装置机械化程度高,翻炒热量均匀,且物料倒出设置有锅嘴,减少人力,避免危险。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翻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1、灶台,2、支架,3、锅体,4、炒板,5、电动机,6、连接杆,7、锅嘴。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以下所述,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做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同等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31]实施例1:
[0032]鱼蘸水调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0033]芝麻25g,草果粉0.2g,花椒粉0.5g,辣椒粉35g,蒜蓉120g,食用油100g,盐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蘸水调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芝麻25~35g,草果粉0.2~1g,花椒粉0.5~2g,辣椒粉35~45g,蒜蓉120~160g,食用油100~160g,盐15~22g,味精8~15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蘸水调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姜蓉20~60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蘸水调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芝麻30g,草果粉0.6g,花椒粉1g,辣椒粉40g,蒜蓉145g,姜蓉45g,食用油130g,盐18g,味精12g。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鱼蘸水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姜蓉,为将老姜切碎搅打成姜蓉。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鱼蘸水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蒜蓉,为将新鲜独蒜切碎搅打成蒜蓉。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鱼蘸水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油,为食用植物油,为玉米油、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亚麻籽油、橄榄油、椰子油、棉籽油、芝麻油的一种或多种。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鱼蘸水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鱼蘸水调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重量份数的食用油倒入锅中加热10~20分钟,油温150~200℃时,放入重量份数的芝麻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斌
申请(专利权)人:杨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