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镀PCB板上下夹紧挂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0884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镀PCB板上下夹紧挂具,包括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装设有调整背板,所述调整背板装设有第一滑动块和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滑动块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活动装设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滑动块沿着第一支撑杆上下往复直线运动,所述第二通孔活动装设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滑动块沿着第二支撑杆上下往复直线运动,所述调整背板上装设有若干个用于夹住PCB板上部的上部电镀夹,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下端装设有固定背板,所述固定背板上装设有若干个用于夹住PCB板下部的下部电镀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生产效率高、成本损耗率低、自动连续性批量生产、高良品率、使用寿命长,无需频繁更换。需频繁更换。需频繁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镀PCB板上下夹紧挂具


[0001]本技术涉及PCB板电镀生产夹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镀PCB板上下夹紧挂具。

技术介绍

[0002]PCB的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由于它是采用电子印刷术制作的,故被称为“印刷”电路板。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金属氧化(如锈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硫酸铜等)及增进美观等作用。
[0003]目前,电镀过程中PCB板由于自身太薄,会发生褶皱和弯曲,使得PCB板上的小孔径不能完全被药水贯穿,容易造成孔无铜,需要使用大流量的喷流来实现更好的灌孔率,满足PCB板上的小孔被填满,生产过程中还需要确保PCB板的平整及镀层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镀PCB板上下夹紧挂具,保证了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效率高、成本损耗率低、自动连续性批量生产和产品的高良品率,以及挂具的使用寿命长,无需频繁更换。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镀PCB板上下夹紧挂具,包括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装设有调整背板,所述调整背板一侧装设有第一滑动块,另一侧装设有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滑动块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活动装设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滑动块沿着第一支撑杆上下往复直线运动,所述第二通孔活动装设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滑动块沿着第二支撑杆上下往复直线运动,所述调整背板上装设有若干个用于夹住PCB板上部的上部电镀夹,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下端装设有固定背板,所述固定背板上装设有若干个用于夹住PCB板下部的下部电镀夹。
[0006]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表面设有第一刻度凹槽,所述第二支撑杆表面设有第二刻度凹槽。
[0007]作为优选的,所述调整背板一侧装设有第一止推组件,另一侧装设有第二止推组件,所述第一止推组件与第一滑动块配合使用,所述第二止推组件与第二滑动块配合使用,所述第一止推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支座,所述第一安装支座通过第一销钉连接第一止推件,所述第一止推件一端装设有第一弹簧,另一端卡接在第一刻度凹槽上,所述第二止推组件包括第二安装支座,所述第二安装支座通过第二销钉连接第二止推件,所述第二止推件一端装设有第二弹簧,另一端卡接在第二刻度凹槽上。
[0008]作为优选的,所述上部电镀夹包括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上装设有第三安装支座,所述第三安装支座通过第三销钉连接第一夹爪,所述第一夹爪一端装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一安装块和第一夹爪一端都装设有电镀夹夹点,所述第一安装块和第一夹爪一
端除电镀夹夹点外都装设有第一绝缘套。
[0009]作为优选的,所述下部电镀夹包括第四安装支座,所述第四安装支座上装设有第二安装块,所述第四安装支座通过第四销钉连接第二夹爪,所述第二夹爪一端装设有第四弹簧,所述第二安装块和第二夹爪配合使用。
[0010]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头上装设有可辨识的标记符号。
[0011]作为优选的,所述调整背板和固定背板之间的距离可以在300-500mm之间调节。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1、本技术装设有上部电镀夹和下部电镀夹,可以将PCB板固定在挂具上,结构简单,操作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方便,挂具的使用寿命长,无需频繁更换。
[0014]2、本技术的第一滑动块可以沿着第一支撑杆上下往复直线运动,第二滑动块可以沿着第二支撑杆上下往复直线运动,可以调节调整背板和固定背板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尺寸的PCB板,扩大挂具的适用范围。
[0015]3、本技术挂具可以连接在流水线上,实现自动生产和批量生产,生产效率高,成本损耗率低,提高产品的良品率。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镀PCB板上下夹紧挂具的调整背板和固定背板之间的最大距离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镀PCB板上下夹紧挂具与PCB板装设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镀PCB板上下夹紧挂具的调整背板和固定背板之间的最小距离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镀PCB板上下夹紧挂具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镀PCB板上下夹紧挂具的上部电镀夹分解示意图;
[0022]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镀PCB板上下夹紧挂具的下部电镀夹放大示意图。
[0023]在图中包括有:
[0024]1-连接头、2-调整背板、3-第一滑动块、4-第二滑动块、31-第一通孔、41-第二通孔、5-第一支撑杆、6-第二支撑杆、7-PCB板、8-上部电镀夹、9-固定背板、10-下部电镀夹、51-第一刻度凹槽、61-第二刻度凹槽、21-第一止推组件、22-第二止推组件、211-第一安装支座、212-第一销钉、213-第一止推件、214-第一弹簧、221-第二安装支座、222-第二销钉、223-第二止推件、224-第二弹簧、81-第一安装块、82-第三安装支座、83-第三销钉、84-第一夹爪、85-第三弹簧、86-电镀夹夹点、87-第一绝缘套、11-第四安装支座、12-第二安装块、13-第四销钉、14-第二夹爪、15-第四弹簧、16-标记符号。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本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本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本实施方式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本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本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本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考图1至图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镀PCB板上下夹紧挂具,包括连接头1,所述连接头1连接在自动化的流水线上,实现挂具的自动移动,实现自动生产和批量生产,生产效率高,成本损耗率低,提高产品的良品率。
[0027]所述连接头1上装设有调整背板2,所述调整背板2一侧装设有第一滑动块3,另一侧装设有第二滑动块4,所述第一滑动块3和第二滑动块4都固定在调整背板2上,所述调整背板2跟随第一滑动块3和第二滑动块4一起运动,所述第一滑动块3上设有第一通孔31,所述第二滑动块4上设有第二通孔41,所述第一通孔31活动装设有第一支撑杆5,所述第一滑动块3沿着第一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镀PCB板上下夹紧挂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头(1),所述连接头(1)上装设有调整背板(2),所述调整背板(2)一侧装设有第一滑动块(3),另一侧装设有第二滑动块(4),所述第一滑动块(3)上设有第一通孔(31),所述第二滑动块(4)上设有第二通孔(41),所述第一通孔(31)活动装设有第一支撑杆(5),所述第一滑动块(3)沿着第一支撑杆(5)上下往复直线运动,所述第二通孔(41)活动装设有第二支撑杆(6),所述第二滑动块(4)沿着第二支撑杆(6)上下往复直线运动,所述调整背板(2)上装设有若干个用于夹住PCB板(7)上部的上部电镀夹(8),所述第一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杆(6)下端装设有固定背板(9),所述固定背板(9)上装设有若干个用于夹住PCB板(7)下部的下部电镀夹(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PCB板上下夹紧挂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5)表面设有第一刻度凹槽(51),所述第二支撑杆(6)表面设有第二刻度凹槽(6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镀PCB板上下夹紧挂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背板(2)一侧装设有第一止推组件(21),另一侧装设有第二止推组件(22),所述第一止推组件(21)与第一滑动块(3)配合使用,所述第二止推组件(22)与第二滑动块(4)配合使用,所述第一止推组件(21)包括第一安装支座(211),所述第一安装支座(211)通过第一销钉(212)连接第一止推件(213),所述第一止推件(213)一端装设有第一弹簧(2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润坤
申请(专利权)人:吉希易机械设备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