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体及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0872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锅体及烹饪器具,锅体包括主体,主体包括底座、顶盖及侧壁,底座和顶盖相对间隔设置,侧壁连接于底座和顶盖之间,顶盖、底座及侧壁之间围合形成容置腔,侧壁上开设有与容置腔连通的开口,开口允许内锅组件通过;盖体,盖体相对侧壁可移动设置,以封闭和打开开口。在锅体的侧面设置取放内锅组件的开口,通过设置可移动的盖体便可,使盖体封闭和打开开口;将烹饪器具的开口从顶部改到侧面,盖体相对侧壁移动便可打开和封闭侧面的开口,这样只需要简单的驱动盖体往复移动来进行开盖动作,不需要设置弹簧来克服盖体重力来进行开盖,避免弹簧弹力不好调节造成开盖效果不稳定的情况,提高烹饪器具开盖效果的可靠性。提高烹饪器具开盖效果的可靠性。提高烹饪器具开盖效果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锅体及烹饪器具


[0001]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特别是涉及锅体及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0002]烹饪器具用于加工食物,包括电饭煲、压力煲等种类。一般地,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盖体,盖体相对锅体可开合设置。当盖体盖设于锅体上时,盖体与锅体之间形成烹饪空间,可以利用烹饪空间进行食材加工。
[0003]一般地,电饭煲中盖体和锅体之间通过弹簧铰接,开盖方式为按压开盖按键,使盖体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完成开盖动作。但是,由于影响弹簧弹力的因素过多且不易确定,很难保证弹簧的弹力与盖体重量相匹配,若弹力过大会使开盖过猛,甚至使饭煲有后倾趋势;若弹力过小会使开盖时间过长,或者无法完全开盖。
[0004]一般情况下,为了避免上述两种情况,会在完成初步设计后进行弹簧调试,以达到预期的开盖效果。但是,这种调试存在着很大的偶然性,不同批次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进而无法保证电饭煲开盖效果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针对无法保证电饭煲开盖效果的稳定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锅体及烹饪器具,该锅体及烹饪器具可以的达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包括:主体(10),所述主体(10)包括底座(12)、顶盖(14)及侧壁(16),所述底座(12)和所述顶盖(14)相对间隔设置,所述侧壁(16)连接于所述底座(12)和所述顶盖(14)之间,所述顶盖(14)、所述底座(12)及所述侧壁(16)之间围合形成容置腔(11),所述侧壁(16)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置腔(11)连通的开口(161),所述开口(161)允许内锅组件(210)通过;盖体(30),所述盖体(30)相对所述侧壁(16)可移动设置,以封闭和打开所述开口(16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3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盖体(30)遮挡所述开口(161);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盖体(30)与所述开口(161)错位,并与至少部分所述侧壁(16)重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30)具有柔性;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盖体(30)被引导形变为与所述开口(161)形状匹配;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盖体(30)被引导形变为与至少部分所述侧壁(16)的形状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2)朝向所述顶盖(14)的一侧上开设有导向槽(13),所述导向槽(13)沿所述第一位置指向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盖体(30)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导向槽(13)内;和/或所述顶盖(14)朝向所述底座(12)的一侧开设有配合槽(15),所述配合槽(15)沿所述第一位置指向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盖体(30)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配合槽(15)内。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30)包括多根杆件(32),每根所述杆件(32)沿所述顶盖(14)指向所述底座(12)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多根杆件(32)沿与自身延伸方向相交的方向排布,且所述多根杆件(32)相互之间柔性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盖体(30)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盖体(30)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底座(12)或所述顶盖(14)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沿所述第一位置指向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延伸并首尾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带动所述第一传动件沿自身的延伸方向转动,所述盖体(30)固定连接于部分所述第一传动件上。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锅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器(50),所述加热器(50)被构造为具有承载内锅组件(210)的凹槽(51),且所述加热器(50)可在工作位置和取放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其中,在所述工作位置时,所述加热器(50)位于所述容置腔(11)内;在所述取放位置时,所述加热器(50)位于所述容置腔(11)外。9.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卉刘松刘子龙程志斌王俊夏鹏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