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辊筒外用电磁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0830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辊筒外用电磁加热装置,包括电磁加热组件和主控箱,所述电磁加热组件的上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且电磁加热组件的下端面与辊筒的外形相适配,所述电磁加热组件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第一风扇,且电磁加热组件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第二风扇,所述电磁加热组件为内部中空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电磁感应线圈和温度检测器,所述主控箱上设置有显示屏和操控按键,所述第一风扇、第二风扇、电磁感应线圈、温度检测器、显示屏和操控按键分别与主控箱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加装在现有金属辊筒上,避免了更换整套辊筒设备而导致成本上升的困扰,具有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辊筒外用电磁加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磁加热设备
,具体为一种金属辊筒外用电磁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辊筒是指机械中圆筒状可以转动的物体,机械中常用动力源驱动辊筒,带动其他材料前进,或是利用辊筒产生压力对材料进行加工,目前通用的辊筒加热方式有多种方法和手段,但在实现轧辊加热的同时,也存在各种弊端。例如电阻式电热棒插入辊体;以半静态或强制流动形式的导热油作为加热介质;以高压蒸汽作介质的压力容器热辊。但上述每一种热辊加热方式都存在致命缺陷,电阻式电热棒插入方式是热转换效率低,辊面温度不均匀;导热油介质热辊主要缺陷是局部温度高的管壁使导热油炭化结焦,影响传热效率;以高压蒸汽作介质的热辊,离不了蒸汽锅炉且疏水器泄漏,浪费的能量不可低估。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新型的电磁加热辊。电磁加热辊是根据电磁感应加热金属的原理制成的加热辊。与传统的导热油加热辊、电加热辊相比,电磁加热辊有温度高、温度均匀性好、易维护、能耗低、无污染等优点。电磁加热辊可以应用在各类片材的压延定型、纺织品、发泡材料的表面压光、薄膜与各类基材的热压复合、特种纸等材料的烘干及拉伸定型以及光防伪镭射材料的热压纹等方面,对提升产品品质、降低能源消耗、改善生产环境均有良好的效果。
[0003]但目前的电磁加热辊存在以下缺陷:一、很多现有设备仍然使用传统的辊筒加热方式,其存在着诸多问题,难以克服,如果更换为电磁加热辊筒,则因为传统的辊筒设备与电磁加热辊筒并不兼容,需要将整台设备统一更换,导致成本急剧上升;二、目前的电磁加热辊普遍存在着散热效率低、散热速度慢的问题,难以快速、高效的将产生的热量发散出去,而淤积的高温会对电磁加热辊产生危害,长此以往会对辊筒的寿命产生威胁,并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因此有必要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辊筒外用电磁加热装置,具备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解决了以上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辊筒外用电磁加热装置,包括电磁加热组件和主控箱,所述电磁加热组件的上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且电磁加热组件的下端面与辊筒的外形相适配,所述电磁加热组件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第一风扇,且电磁加热组件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第二风扇,所述电磁加热组件为内部中空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电磁感应线圈和温度检测器,所述主控箱上设置有显示屏和操控按键,所述第一风扇、第二风扇、电磁感应线圈、温度检测器、显示屏和操控按键分别与主控箱电性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电磁加热组件和主控箱上均设置有耐高温电缆,所述电磁加热组件和主控箱之间通过耐高温电缆电性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风扇被设置为由腔体内向外抽风,所述第二风扇被设置为由腔体外向内抽风。
[0008]优选的,所述电磁加热组件上还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分别固定安装在电磁加热组件的左右两端。
[0009]优选的,所述电磁加热组件的外壳由铝合金构成。
[0010]优选的,所述温度检测器为一种红外线测温器
[0011]优选的,所述电磁加热组件内还设置有耐高温绝缘层,所述耐高温绝缘层为耐高温云母板、耐高温复合石棉板和耐高温陶瓷板中的一种。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一、 本技术通过设置电磁加热组件和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分别固定安装在电磁加热组件的左右两端,所述电磁加热组件等等下端面与辊筒的外形相适配,且电磁加热组件内设置有电磁感应线圈,可通过固定架将电磁加热组件固定安装在金属辊筒的上方,由电磁感应线圈提供磁场,使金属辊筒产生涡流热效应,对金属辊筒持续进行加热,避免了更换整套辊筒设备而导致成本上升的困扰,达到了成本低廉的效果。
[0014]二、 本技术通过设置散热孔、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所述散热孔间歇设置在电磁加热组件的表面,所述第一风扇间歇安装在电磁加热组件的上端面,所述第二风扇分别间歇安装在电磁加热组件的前端面和后端面,所述第一风扇被设置为由腔体内向外抽风,所述第二风扇被设置为由腔体外向内抽风,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配合形成循环散热风,对电磁加热组件进行降温,避免了热量淤积在电磁加热组件内部,对电磁加热组件的使用寿命产生影响,达到了使用寿命长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电磁加热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电磁加热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主控箱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主控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的附图标记及名称如下:
[0022]1、电磁加热组件;2、主控箱;3、散热孔;4、第一风扇;5、第二风扇;6、电磁感应线圈;7、温度监测器;8、显示屏;9、操控按键;10、耐高温电缆;11、固定架;12、耐高温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金属辊筒外用电磁加热装置,包括电磁加热组件1和主控箱2,所述电磁加热组件1的上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3,防止电
磁加热组件1内的热量淤积,且电磁加热组件1的下端面与辊筒的外形相适配,用以将电磁加热组件1与辊筒贴合,保证其加热效率。所述电磁加热组件1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第一风扇4,且电磁加热组件1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第二风扇5,所述电磁加热组件1为内部中空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电磁感应线圈6和温度检测器7,所述主控箱2上设置有显示屏8和操控按键9,所述第一风扇4、第二风扇5、电磁感应线圈6、温度检测器7、显示屏8和操控按键9分别与主控箱2电性连接。
[0025]更具体的,所述电磁加热组件1和主控箱2上均设置有耐高温电缆10,所述电磁加热组件1和主控箱2之间通过耐高温电缆10电性连接。
[0026]更具体的,所述第一风扇4被设置为由腔体内向外抽风,所述第二风扇5被设置为由腔体外向内抽风,由第一风扇4和第二风扇5配合形成循环散热风,对电磁加热组件1进行降温。
[0027]更具体的,所述电磁加热组件1上还设置有固定架11,所述固定架11分别固定安装在电磁加热组件1的左右两端,通过固定架11将电磁加热组件1固定安装在金属辊筒的上端,对金属辊筒进行加热。
[0028]更具体的,所述电磁加热组件1的外壳由铝合金构成。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辊筒外用电磁加热装置,包括电磁加热组件(1)和主控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组件(1)的上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3),且电磁加热组件(1)的下端面与辊筒的外形相适配,所述电磁加热组件(1)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第一风扇(4),且电磁加热组件(1)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第二风扇(5),所述电磁加热组件(1)为内部中空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电磁感应线圈(6)和温度检测器(7),所述主控箱(2)上设置有显示屏(8)和操控按键(9),所述第一风扇(4)、第二风扇(5)、电磁感应线圈(6)、温度检测器(7)、显示屏(8)和操控按键(9)分别与主控箱(2)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辊筒外用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组件(1)和主控箱(2)上均设置有耐高温电缆(10),所述电磁加热组件(1)和主控箱(2)之间通过耐高温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幸福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卓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