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动复合型轴向柱塞泵配流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0807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浮动复合型轴向柱塞泵配流盘,它包括上配流盘和配流盘底座,在它们连接处的配流盘底座上设有O型密封圈,在所述上配流盘和配流盘底座的中心设有中心通孔,在所述中心通孔的一侧设有吸油窗口、另一侧设有压油窗口,在所述吸油窗口和压油窗口的进口处前端设有减振槽,在所述吸油窗口和压油窗口之间的上配流盘上设有微型单元体织构区,所述微型单元体织构区由若干微型凸台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摩擦力小,偏载磨损少,减少泄漏,容积效率高,更换方便,成本低,重量轻,适用范围广。适用范围广。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动复合型轴向柱塞泵配流盘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液压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浮动复合型轴向柱塞泵配流盘。

技术介绍

[0002]轴向柱塞泵是最重要的液压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冶金设备、航天航空、交通运输等领域。在轴向柱塞泵的实际应用中发现,配流盘表面压力分布是不均匀的,会产生偏载力矩,引起配流盘表面产生偏磨,容积效率下降,降低使用寿命。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轴向柱塞泵向着高压、高速和大流量的方向发展,对轴向柱塞泵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改善配流盘的性能对轴向柱塞泵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意义。
[0003]目前,“高压大排量斜轴式轴向柱塞泵”(CN200720138344.4)专利技术和“一种液压马达用配流盘”(CN201220553546.6)专利技术等均未提及配流盘因偏载而磨损及提出解决技术方案。
[0004]综上述及有关技术资料,现有技术对配流盘进行处理存在以下问题:增加了成本,结构复杂,适用面窄,未能解决偏载磨损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摩擦力小,偏载磨损少,减少泄漏,容积效率高,更换方便,成本低,重量轻,适用范围广的浮动复合型轴向柱塞泵配流盘。
[0006]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浮动复合型轴向柱塞泵配流盘,它包括上配流盘和配流盘底座,在它们连接处的配流盘底座上设有O型密封圈,在所述上配流盘和配流盘底座的中心设有中心通孔,在所述中心通孔的一侧设有吸油窗口、另一侧设有压油窗口,在所述吸油窗口和压油窗口的进口处前端设有减振槽,在所述吸油窗口和压油窗口之间的上配流盘上设有微型单元体织构区,所述微型单元体织构区由若干微型凸台组成。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上配流盘包括盘体和定位凸台,它们一体成型,所述定位凸台设在盘体一侧外圈位置,在所述定位凸台对应的配流盘底座上设有连接槽。
[0008]进一步地,所述O型密封圈设在连接槽内侧的配流盘底座上。
[0009]进一步地,在所述吸油窗口和压油窗口的进口处前端各设三条减振槽,每处的中间减震槽的长度比其两侧的侧减振槽的长度长,所述减振槽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上配流盘采用聚四氟乙烯制成。
[0011]进一步地,所述配流盘底座采用45号钢制成。
[0012]进一步地,所述微型凸台的上表面形状为四边形,它们的上表面面积之和是微型单元体织构区平面面积的50-80%。
[0013]进一步地,所述微型凸台均匀分布在微型单元体织构区内。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上配流盘和配流盘底座之间的自由距离为10-20um。
[0015]进一步地,所述微型单元体织构区共设两个,每个微型单元体织构区的横截面为扇形。
[0016]本专利技术中,柱塞泵在吸油和压油时,配流盘在O型密封圈的作用下,使上配流盘能浮动,适应压力变化,保持上配流盘与缸体吸压油侧的平面接触;上配流盘和配流盘底座外径为80-110mm,上配流盘的厚度为5-6mm,配流盘底座的厚度为6-10mm;每处的三条减振槽,长短不一,中间一条最长,长度为5-7mm,宽度为0-2mm,深度为0-3mm,其余两条分布在两侧,长度为3-5mm,宽度为0-2mm,深度为0-2mm;两相邻微型凸台的形心距为5-50um,凸台表面与根部的距离为5-40um。
[0017]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1、采用本结构,当柱塞泵在吸油和压油时,配流盘在O型密封圈的作用下,使上配流盘能浮动,适应压力变化,保持油膜有一定厚度,克服偏载对配流盘的不利影响;2、设置减振槽,进入压油口前和进入吸油口前均加三条长短、深度不同,横截面为三角形的减振槽,使进入压油窗口时,能逐渐增加流量,有利于减振降噪;3、在上配流盘的吸压油窗口之间的过渡平面上,设有微型凸台表面织构,织构为四边形,提高润滑性能,减小摩擦;4、上配流盘采用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缸体与上配流盘接触平面不需要镀焊铜材料了,直接采用缸体本身材料,这样节省加工时间,又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侧面剖视图;图3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上配流盘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配流盘底座的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O型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0]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浮动复合型轴向柱塞泵配流盘,它包括上配流盘1和配流盘底座2,在它们连接处的配流盘底座2上设有O型密封圈3,所述上配流盘1采用聚四氟乙烯制成,所述配流盘底座2采用45号钢制成,所述上配流盘1包括盘体10和定位凸台11,它们一体成型,所述定位凸台11设在盘体10一侧外圈位置,在所述定位凸台11对应的配流盘底座2上设有连接槽12,所述O型密封圈3设在连接槽12内侧的配流盘底座2上,所述上配流盘1和配流盘底座2之间的自由距离为10-20um,在所述上配流盘1和配流盘底座2的中心设有中心通孔4,在所述中心通孔4的一侧设有吸油窗口5、另一侧设有压油窗口6,在所述吸油窗口5和压油窗口6的进口处前端各设三条减振槽7,每处的中间减震槽的长度比其两侧的侧减振槽的长度长,所述减振槽7的横截面为三角形,在所述吸油窗口5和压油窗口6之间的上配流盘1上设有微型单元体织构区8,所述微型单元体织构区8共设两个,每个微型单元体织构区8的横截面为扇形,所述微型单元体织构区8由若干微型
凸台9均匀分布而成,所述微型凸台9的上表面形状为四边形,它们的上表面面积之和是微型单元体织构区8平面面积的50-80%。当柱塞泵在吸油和压油时,配流盘在O型密封圈的作用下,使上配流盘能浮动,适应压力变化,保持油膜有一定厚度,克服偏载对配流盘的不利影响;设置减振槽,进入压油口前和进入吸油口前均加三条长短、深度不同,横截面为三角形的减振槽,使进入压油窗口时,能逐渐增加流量,有利于减振降噪;在上配流盘的吸压油窗口之间的过渡平面上,设有微型凸台表面织构,织构为四边形,提高润滑性能,减小摩擦;上配流盘采用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缸体与上配流盘接触平面不需要镀焊铜材料了,直接采用缸体本身材料,这样节省加工时间,又节省成本;本产品摩擦力小,偏载磨损少,减少泄漏,容积效率高,更换方便,成本低,重量轻,适用范围广。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动复合型轴向柱塞泵配流盘,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配流盘(1)和配流盘底座(2),在它们连接处的配流盘底座(2)上设有O型密封圈(3),在所述上配流盘(1)和配流盘底座(2)的中心设有中心通孔(4),在所述中心通孔(4)的一侧设有吸油窗口(5)、另一侧设有压油窗口(6),在所述吸油窗口(5)和压油窗口(6)的进口处前端设有减振槽(7),在所述吸油窗口(5)和压油窗口(6)之间的上配流盘(1)上设有微型单元体织构区(8),所述微型单元体织构区(8)由若干微型凸台(9)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复合型轴向柱塞泵配流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配流盘(1)包括盘体(10)和定位凸台(11),它们一体成型,所述定位凸台(11)设在盘体(10)一侧外圈位置,在所述定位凸台(11)对应的配流盘底座(2)上设有连接槽(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动复合型轴向柱塞泵配流盘,其特征在于:所述O型密封圈(3)设在连接槽(12)内侧的配流盘底座(2)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复合型轴向柱塞泵配流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元郭媛曾良才湛从昌傅连东王念先邓江洪孙晓浩卢燕陈娟
申请(专利权)人:武科宜创无锡流体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