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循环结构和电动冲浪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0714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水冷循环结构和电动冲浪板,水冷循环结构包括电池装置、电机装置、安装管组件以及螺旋桨,电池装置包括电池本体和贴设于电池本体外壁的第一冷却流道;电机装置包括电机本体和贴设于电机本体外壁的第二冷却流道,第二冷却流道和第一冷却流道连通,电机本体与电池本体电性连接;安装管组件内形成有第三冷却流道,第三冷却流道分别与第一冷却流道和第二冷却流道连通;螺旋桨与电机本体连接并位于安装管组件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旨在解决电动冲浪板中电机和电池过热的问题,以提高用户使用电动冲浪板的安全性,保证电动冲浪板的使用寿命。冲浪板的使用寿命。冲浪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冷循环结构和电动冲浪板


[0001]本技术涉及冲浪板
,特别涉及一种水冷循环结构和电动冲浪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动冲浪板由于加装了动力源,从而可以在没有风浪的情况下行驶,可适用于各种水域,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无动力冲浪板的缺陷,进而使冲浪运动被广泛普及。由于电动冲浪板内部空间有限,电动冲浪板内的电池以及电机当长时间使用后都会存在发热量过大问题,以使得电动冲浪板的使用过程中因电池和电机发热而存在安全隐患。
[0003]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冷循环结构,旨在解决电动冲浪板中电机和电池过热的问题,以提高用户使用电动冲浪板的安全性,保证电动冲浪板的使用寿命。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水冷循环结构,应用于电动冲浪板,所述水冷循环结构包括:
[0006]电池装置,所述电池装置包括电池本体和贴设于所述电池本体外壁的第一冷却流道;
[0007]电机装置,所述电机装置包括电机本体和贴设于所述电机本体外壁的第二冷却流道,所述第二冷却流道和所述第一冷却流道连通,所述电机本体与所述电池本体电性连接;
[0008]安装管组件,所述安装管组件内形成有第三冷却流道,所述第三冷却流道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却流道和所述第二冷却流道连通;以及
[0009]螺旋桨,所述螺旋桨与所述电机本体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管组件内,所述电机本体驱动所述螺旋桨转动以推动位于所述第三冷却流道的部分水流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冷却流道和所述第二冷却流道,再回到所述第三冷却流道内。
[0010]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机装置还包括电机固定筒和电机安装盖,所述电机固定筒与所述安装管组件连接;
[0011]所述电机本体嵌设于所述电机固定筒内,所述电机安装盖连接于所述电机固定筒背离所述安装管组件的一端,所述电机固定筒和所述电机安装盖围合形成所述第二冷却流道。
[0012]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水冷循环结构还包括若干导流管,所述电机固定筒的侧壁设有第二进水口,所述电机安装盖设有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通过一所述导流管与所述第一冷却流道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一所述导流管与所述第三冷却流道连通。
[0013]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定义所述电机固定筒在上下方向上具有高度值,所述第
二出水口的高度值高于所述第二进水口的高度值。
[0014]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装置还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冷却管道的两端,所述第一进水口通过一所述导流管与所述第三冷却管道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一所述导流管与所述第二进水口连通。
[0015]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管组件设有第三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三进水口和所述第三出水口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三冷却管道的两端,所述螺旋桨位于所述第三进水口和所述第三出水口之间;
[0016]所述第三进水口通过一所述导流管与第一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三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
[0017]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管组件包括管道主体和尾盖,所述管道主体和所述尾盖围合形成所述第三冷却流道,所述管道主体与所述电机安装筒连接,所述尾盖连接于所述管道主体背离所述电机安装筒的一端,所述第三出水口设于所述管道主体的侧壁,所述尾盖开设有所述第三进水口。
[0018]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定义所述管道主体具有上下方向,所述管道主体的下表面开设有总进水口,所述尾盖背离所述管道主体的一端开设有总出水口,所述总进水口和所述总出水口用于使所述管道主体和所述尾盖的内部分别与外界连通。
[0019]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水冷循环结构还包括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分别与所述电机固定筒和所述管道主体连接,并位于所述电机固定筒和所述管道主体同一侧。
[0020]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电动冲浪板,包括水冷循环结构,所述水冷循环结构包括:
[0021]电池装置,所述电池装置包括电池本体和贴设于所述电池本体外壁的第一冷却流道;
[0022]电机装置,所述电机装置包括电机本体和贴设于所述电机本体外壁的第二冷却流道,所述第二冷却流道和所述第一冷却流道连通,所述电机本体与所述电池本体电性连接;
[0023]安装管组件,所述安装管组件内形成有第三冷却流道,所述第三冷却流道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却流道和所述第二冷却流道连通;以及
[0024]螺旋桨,所述螺旋桨与所述电机本体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管组件内,所述电机本体驱动所述螺旋桨转动以推动位于所述第三冷却流道的部分水流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冷却流道和所述第二冷却流道,再回到所述第三冷却流道内。
[0025]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水冷循环结构应用于电动冲浪板,水冷循环结构包括电池装置、电机装置、安装管组件以及螺旋桨,其中该电池装置包括电池本体和第一冷却流道,该电机装置包括电机本体和第二冷却流道,第二冷却流道和第一冷却流道连通,以使水流可从第一冷却流道流向第二冷却流道内。电机本体与电池本体电性连接,而安装管组件内形成有第三冷却流道,第三冷却流道分别与第一冷却流道和第二冷却流道连通,该螺旋桨与电机本体连接并位于安装管组件内,如此电池本体为电机本体进行供电,电机本体驱动螺旋桨转动以推动位于第三冷却流道的部分水流依次经过第一冷却流道和第二冷却流道,再回到第三冷却流道内。由于第一冷却流道贴设于电池本体外壁和第二冷却流道贴设于电机本体外壁,如此当水流经过第一冷却流道和第二冷却流道可同时带走电池本体和电机本体的热量,以达到降温的效果。此外将第一冷却流道、第二冷却流道以及第三冷却流道以配
合形成一个冷却系统中,使得用于降温的水流是先经过第一冷却流道对电池本体进行降温,在经过第二冷却流道对电机本体进行降温,如此使得用于降温的水流得以有效的循环利用,使得该水冷循环结构的降温效果更加高效,以提高用户使用电动冲浪板的安全性,并保证电动冲浪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本技术水冷循环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水冷循环结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水冷循环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技术水冷循环结构的部分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0031]图5为本技术水冷循环结构的电机安装盖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号说明:
[0033][0034][0035]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冷循环结构,应用于电动冲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循环结构包括:电池装置,所述电池装置包括电池本体和贴设于所述电池本体外壁的第一冷却流道;电机装置,所述电机装置包括电机本体和贴设于所述电机本体外壁的第二冷却流道,所述第二冷却流道和所述第一冷却流道连通,所述电机本体与所述电池本体电性连接;安装管组件,所述安装管组件内形成有第三冷却流道,所述第三冷却流道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却流道和所述第二冷却流道连通;以及螺旋桨,所述螺旋桨与所述电机本体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管组件内,所述电机本体驱动所述螺旋桨转动以推动位于所述第三冷却流道的部分水流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冷却流道和所述第二冷却流道,再回到所述第三冷却流道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装置还包括电机固定筒和电机安装盖,所述电机固定筒与所述安装管组件连接;所述电机本体嵌设于所述电机固定筒内,所述电机安装盖连接于所述电机固定筒背离所述安装管组件的一端,所述电机固定筒和所述电机安装盖围合形成所述第二冷却流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循环结构还包括若干导流管,所述电机固定筒的侧壁设有第二进水口,所述电机安装盖设有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通过一所述导流管与所述第一冷却流道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一所述导流管与所述第三冷却流道连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冷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电机固定筒在上下方向上具有高度值,所述第二出水口的高度值高于所述第二进水口的高度值。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冷循环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秋阳祝伟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苇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