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地铁盾构施工沉降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0707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地铁盾构施工沉降监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地铁盾构施工沉降监测装置,包括地铁隧道;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地铁盾构施工沉降监测装置,通过设置支撑囊,当监测单元监测到地铁隧道整体沉降时,添加单元启动并向集中盒的空腔中输入填充介质,填充介质依次经过第一接管、二号连接管、第二接管进入支撑囊中并使支撑囊膨胀变形,将基板顶起,减缓沉降,不会出现沉降过度不可及时补救的现象,且支撑囊膨胀变形时弹性支撑基板以上的地铁隧道,使得地铁隧道在压迫支撑囊时,支撑囊具有反向的弹升作用传递给地铁隧道,抵消地铁隧道压迫支撑囊产生的重力。抵消地铁隧道压迫支撑囊产生的重力。抵消地铁隧道压迫支撑囊产生的重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地铁盾构施工沉降监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地铁盾构施工沉降监测装置
,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地铁盾构施工沉降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铁盾构是城市地铁施工中一种重要的施工技术,是在地面下暗挖隧洞的一种施工方法。它使用地铁盾构机在地下掘进,在防止软基开挖面崩塌或保持开挖面稳定的同时,在机内安全地进行隧洞的开挖和衬砌作业。其施工过程需先在隧洞某段的一端开挖竖井或基坑,将地铁盾构机吊入安装,地铁盾构机从竖井或基坑的墙壁开孔处开始掘进并沿设计洞线推进直至到达洞线中的另一竖井或隧洞的端点。
[0003]地铁盾构施工沉降监测装置可监测隧洞位于地底是否发生沉降现象,如监测地铁隧道的沉降,但地铁盾构施工沉降监测装置监测地铁隧道的沉降并不能解决沉降发生的问题,且地铁隧道进行沉降难以恢复,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地铁盾构施工沉降监测装置用于解决上述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地铁盾构施工沉降监测装置监测地铁隧道的沉降并不能解决沉降发生的问题,且地铁隧道进行沉降难以恢复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地铁盾构施工沉降监测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地铁盾构施工沉降监测装置,包括地铁隧道,所述地铁隧道呈圆形管道结构;所述地铁隧道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基板;所述基板的下方设有底部板;所述基板与底部板之间设有多组相邻分布的支撑囊;所述地铁隧道、基板、支撑囊和底部板均地埋于地底;所述基板的底部设置有多组贴合在支撑囊上表面的监测单元,且监测单元设置于基板底部的矩形槽中;所述基板的一侧固定设有添加单元;所述添加单元上方的基板侧面固定设置有集中盒;所述集中盒呈与基板走向一致且长度相同的矩形盒体结构;所述集中盒的内部设置有与添加单元连通的空腔;所述集中盒的下表面固定设有多组与空腔连通的第一接管;所述支撑囊的侧面设置有连通其内部的第二接管;所述第二接管与第一接管之间设有二号连接管,且二号连接管的两端分别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第二接管和第一接管的端部;
[0006]工作时,监测单元实时监测地铁隧道整体位于地底的高度位置,当监测单元监测到地铁隧道整体沉降时,添加单元启动并向集中盒的空腔中输入填充介质,填充介质依次经过第一接管、二号连接管、第二接管进入支撑囊中并使支撑囊膨胀变形,将基板顶起,使得地铁隧道在压迫支撑囊时,支撑囊具有反向的弹升作用传递给地铁隧道,抵消地铁隧道压迫支撑囊产生的重力,减缓沉降现象,此装置不仅可监测地铁盾构施工过程中的沉降现象,且可减缓沉降现象。
[0007]优选的,所述支撑囊的内部由多组隔垫隔成不同的空腔;所述隔垫的表面设有左
右贯穿的微孔;所述微孔的两端均设有喇叭孔;
[0008]工作时,隔垫将支撑囊内部组成不同的空腔,使得支撑囊在膨胀变形时,支撑囊由不同充满填充介质的高压腔室支撑地铁隧道和基板,在某一处支撑囊破损时减缓对整体沉降支撑的影响,而在向支撑囊中充入填充介质时,随着支撑囊的膨胀变形,隔垫呈被拉伸的状态,不断进入支撑囊的填充介质易于通过喇叭孔进入微孔中,而在支撑囊被地铁隧道和基板压迫缩小变形时,隔垫呈压缩状态,压缩状态下的隔垫上的微孔不易打开,使得支撑囊不同腔室中的填充介质不易排出,起到加强支撑囊对基板和地铁隧道稳定支撑的作用。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囊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上端固定焊接在基板的侧面;所述底部板的侧面固定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导向板的下端活动穿过固定板的上下表面设置;
[0010]工作时,导向板阻挡在支撑囊的侧面,使得支撑囊内在添加填充介质并膨胀变形时朝向上下膨胀变形,保证了支撑囊膨胀变形时向上抵触基板和地铁隧道,解决了支撑囊膨胀变形方向不可控的弊端。
[0011]优选的,所述底部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竖向支撑板;所述竖向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横向支撑板;所述横向支撑板和竖向支撑板之间组成T字形结构;所述竖向支撑板在底部板的下表面分布有三组;中间一组所述竖向支撑板下方的横向支撑板位于两侧竖向支撑板下方的横向支撑板上方;
[0012]工作时,设置于底部板底部的竖向支撑板增加整体底部的受力面积,减缓整体的沉降现象,且三组横向支撑板上下交错分布,将整体的重量均匀分布,进一步减缓整体的沉降现象。
[0013]优选的,所述底部板的内部设有空心槽;所述底部板的一侧设有多组连通空心槽的第三接管;第三接管通过一号连接管连通支撑囊的内部;所述竖向支撑板和横向支撑板的内部设置有填充腔;所述横向支撑板内部的填充腔中设置有两组对称的内活动板;所述内活动板的外圈固定设有与填充腔内壁活动贴合并密封的第二密封圈;两组所述内活动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两组所述内活动板相互远离的一面均固定设置有活动支撑板;所述横向支撑板的两侧面均设置有通过孔;所述活动支撑板远离内活动板的一端活动穿过通过孔并伸出横向支撑板;所述通过孔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活动贴合并密封在活动支撑板外圈处的第一密封圈;
[0014]工作时,添加单元向支撑囊的内部输入填充介质时,填充介质可依次通过支撑囊、一号连接管、第三接管、空心槽进入填充腔中,不断进入填充腔中的填充介质使得两组内活动板相互远离运动,两组内活动板相互远离时,横向支撑板两侧的活动支撑板插入横向支撑板两侧的地底,以增加整体的受力面积,减缓整体的沉降,且根据实际需求可向填充腔中输入足量的填充介质,以继续将活动支撑板伸出横向支撑板,持续增加整体的受力面积,减缓整体的沉降。
[0015]优选的,所述横向支撑板的表面远离竖向支撑板的一端设置有连通填充腔内外的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两侧内壁上均连通设置有补充槽;所述矩形槽中设置有弹性金属板;所述弹性金属板的两端均活动伸入补充槽的内部,且弹性金属板伸入补充槽内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活动贴合并和补充槽之间保持密封的密封板;
[0016]工作时,向填充腔中输入填充介质时,活动支撑板不断向横向支撑板外侧移动,当
活动支撑板端部的内活动板通过矩形槽位置时,填充介质会挤压弹性金属板朝外变形,弹性金属板突出于横向支撑板表面并竖直插入地底,增加整体横向的受力面积,减缓整体的横向偏移现象。
[0017]优选的,所述底部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注浆盒;所述注浆盒呈L字形板状结构活动穿过竖向支撑板并设置于横向支撑板的上方;所述注浆盒的内部设置有注浆通道;所述注浆通道的上端贯穿底部板的上表面;所述注浆盒的底端上表面设有多组连通注浆通道的注浆孔;所述注浆盒的上端内圈处固定设置有限位环;所述注浆盒的上端开口处通过螺纹密封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的上端固定设有拉环;
[0018]工作时,可取出支撑囊,并在注浆通道的端部连接有注浆设备,向注浆通道中注浆,注浆时,注浆通道中的浆液由注浆盒上端的注浆孔溢出并填充于横向支撑板上方的土壤层中,以方便后续增加地铁隧道底部土壤层的牢固性,减缓沉降现象。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0]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地铁盾构施工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铁隧道(1),所述地铁隧道(1)呈圆形管道结构;所述地铁隧道(1)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基板(2);所述基板(2)的下方设有底部板(4);所述基板(2)与底部板(4)之间设有多组相邻分布的支撑囊(3);所述地铁隧道(1)、基板(2)、支撑囊(3)和底部板(4)均地埋于地底;所述基板(2)的底部设置有多组贴合在支撑囊(3)上表面的监测单元(34),且监测单元(34)设置于基板(2)底部的矩形槽中;所述基板(2)的一侧固定设有添加单元(19);所述添加单元(19)上方的基板(2)侧面固定设置有集中盒(11);所述集中盒(11)呈与基板(2)走向一致且长度相同的矩形盒体结构;所述集中盒(11)的内部设置有与添加单元(19)连通的空腔;所述集中盒(11)的下表面固定设有多组与空腔连通的第一接管(18);所述支撑囊(3)的侧面设置有连通其内部的第二接管(20);所述第二接管(20)与第一接管(18)之间设有二号连接管(10),且二号连接管(10)的两端分别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第二接管(20)和第一接管(18)的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地铁盾构施工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囊(3)的内部由多组隔垫(12)隔成不同的空腔;所述隔垫(12)的表面设有左右贯穿的微孔(36);所述微孔(36)的两端均设有喇叭孔(3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地铁盾构施工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囊(3)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板(8);所述导向板(8)的上端固定焊接在基板(2)的侧面;所述底部板(4)的侧面固定焊接有固定板(21);所述导向板(8)的下端活动穿过固定板(21)的上下表面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地铁盾构施工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板(4)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竖向支撑板(5);所述竖向支撑板(5)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横向支撑板(13);所述横向支撑板(13)和竖向支撑板(5)之间组成T字形结构;所述竖向支撑板(5)在底部板(4)的下表面分布有三组;中间一组所述竖向支撑板(5)下方的横向支撑板(13)位于两侧竖向支撑板(5)下方的横向支撑板(13)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波管红兵贾轶朱昊张瑞胡启智葛易李玉荣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