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蜗轮蜗杆与行星齿轮速度综合集成一体化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蜗轮蜗杆与行星齿轮速度综合集成一体化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多电、全电飞机理念的进一步普及,机电作动器在飞行器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由于飞行器对可靠性和安全性都有非常高的要求,所以在机电作动器设计中,如何提升机电作动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0003]为了提升机电作动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常会采用多余度的设计理念,即功率从若干个输入端,经过若干个通道传递至输出端,当其中一个或者几个通道故障,无法传递功率时,剩余通道可继续工作,不会使得整个作动器失效。
[0004]考虑到收益比因素,机电作动器中最为常见的是双余度结构。为实现双余度设计的目标,在机电作动器的设计中,经常要使用到速度综合机构,而NGW型行星齿轮则是机械设计中使用最频繁的速度综合机构之一。NGW型行星齿轮有三个输入/输出端口,分别为:内齿圈、行星架、太阳轮,可以选择其中任意一个作为输出端口,则其余两个为输入端口,即实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蜗轮蜗杆与行星齿轮速度综合集成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蜗杆(1)与蜗轮(13)之间构成传动副,蜗轮(13)右端面与内齿圈(14)左端面连接形成一体化结构(2),行星架(6)通过行星架支撑左轴承(3)及行星架支撑右轴承(5)与一体化结构(2)连接;行星架支撑左轴承(3)与行星架支撑右轴承(5)之间通过轴承间垫圈(4)隔离;若干个销轴(10)穿入行星架(6)的销轴孔(15)中,若干个轴用弹性挡圈(11)安装于相应销轴(10)的挡圈卡槽(16)内,防止销轴(10)轴向脱落;若干个滚针轴承(9)套在相应的销轴(10)上,若干个行星轮(12)分别套在相应的滚针轴承(9)上,太阳轮(8)通过太阳轮支撑轴承(7)安装于行星架(6)的内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轮蜗杆与行星齿轮速度综合集成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三个滚针轴承(9)穿入行星轮(12)的的中心孔内,并保持在行星轮(12)中心孔轴向的中间位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轮蜗杆与行星齿轮速度综合集成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三个行星轮(12)从行星架(6)侧面开槽中装入,直至行星轮(12)中心孔与行星架(6)上的三个周向均匀分布的销轴孔(15)同轴,三个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海龙,刘向,徐祥礼,姚成法,任鹏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