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氢水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0207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富氢水制备装置,包括水箱、第一罐体、第二罐体、水泵、出水口、若干开关阀门和若干管道,所述水箱的出水端c分别与第一罐体、第二罐体的进水端h连接,水箱的进水端分别与第一罐体、第二罐体的出水端连接,水泵设置在水箱的出水端c管道上,出水口设置在第一罐体的出水端f管道上,第一罐体还连接至氢气供应装置,若干开关阀门一一对应设置在管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快速产生超饱和浓度富氢水,同时还具备泄压功能,避免了取水时由于泄压导致氢气大量流失的现象。现象。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富氢水制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富氢水制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富氢水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氢水顾名思义即是含有氢气的水,自从发现氢气的医学效应和生物学效应以来,近年来,国际医学界和生物学界都在积极研究。氢气具有选择性抗氧化作用,对生物体有害的自由基,氢气能主动性选择与其结合生成水。医学界普遍认为自由基学说是疾病的和衰老的根本原因之一。氢气选择性中和有害自由基,为氧化损伤产生的疾病提供了一种治疗方法,更重要的是对人体预防疾病的发生和衰老提供了一种预防措施。氢气是所有元素中质量最轻的元素,常温常压下以气体形式存在。人体利用氢气的方法之一就是将氢气溶入高纯度的水中,借助水为载体进入身体,在体内散发从而对人体因有害自由基产生的氧化起到一个还原作用。氢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并且难以保存,如何将氢气尽量多地溶解于水中并能很好地保存就成为衡量氢水的一个重要指标。
[0003]现有超饱和富氢水制备方式主要由以下几种方式:
[0004](1)在密闭承压容器内采用氢化镁金属遇水发生催化反应产生氢气,经过不断产生氢气后形成一定压力与水结合产生高浓度富氢水。但是氢化镁的产氢效果会根据使用量的增加从而产氢量也会增加,但是伴随使用量的增加在催化过程中水中会残留副产物严重影响水质,饮用后会造成人体镁金属摄入超标,如果用量较少则产气量少无法短时间内在容器内形成一定压力从而达不到高浓度富氢水效果。并且此种方式还存在氢化镁随时间推移催化反应效果会迅速衰减的缺点。
[0005](2)通过电解槽通水后将水电解产生氢气,在电解槽内部设计多层水路通道,增加水在电解槽内停留时间以便于充分电解,以及增加电解板叠层的手段,目的也是增加水与电解板的接触时间增强电解效果,并且在电解槽出水端设置阀门减少出水量以便增加电解槽内部压力的方式来实现高浓厚富氢水。电解槽通水方式的缺点在于为了将水充分电解,需要增加水在电解槽内的停留时间因此需要流速不能过快导致出水量少。为了增加槽内压力设置出水端阀门会导致出水时压力过大水呈喷射状流出,本身溶在水中的氢气瞬间又被释放到空气中无法做到高浓度富氢水。
[0006](3)通过气液混合加压方式,在密闭容器内装满水后通过加压注入氢气使容器内形成一定压力让氢气与水结合后产生高浓度富氢水。气液混合方式也同样因为容器内部加压后将水与氢气融合,但在出水时由于高压力所产生的喷射效应导致溶在水中的氢气瞬间又被释放到空气中无法做到高浓度富氢水。
[0007](4)通过文丘里方式在水经过的通道处设置一条旁路来向水路内供应氢气,根据文丘里效应会在水流动的同时自动从旁路吸入氢气与水结合产高浓度富氢水。文丘里方式也是在出水时形成压力混合在水中的氢气会瞬间流失到空气中,并且为了充分混合,旁路的氢气需要大气量的供给,否则气体无法跟上水流速度,这样产气装置成本会随之增加。
[0008]综上所述,目前本领域需要一种可以快速有效制备富氢水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高效将氢气和水混合的装置,可以快速产生超饱和浓度富氢水,同时还具备泄压功能,避免了取水时由于泄压导致氢气大量流失的现象。
[00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富氢水制备装置,包括:水箱和若干管道,所述水箱设有进水端、出水端和进气端;
[0011]第一罐体,所述第一罐体设有进水端、出水端和进出气端,所述第一罐体的进水端e与所述水箱的出水端c通过所述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罐体的出水端f与所述水箱的进水端a通过所述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罐体的进出气端g与所述水箱的进气端d通过所述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罐体的进出气端g通过所述管道还连接有氢气供应装置;
[0012]第二罐体,所述第二罐体设有进水端、出水端和进出气端,所述第二罐体的进水端h与所述水箱的出水端c通过所述管道连接,所述第二罐体的出水端i与所述水箱的进水端b通过所述管道连接,所述第二罐体的进出气端j与所述第一罐体的进水端e通过管道连接;
[0013]水泵,所述水泵设置于所述水箱的出水端c连接的管道上,所述水泵与所述第一罐体的出水端f通过所述管道连接;
[0014]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第一罐体的出水端f与所述水箱的进水端a连接的管道上;
[0015]若干开关阀门,各所述开关阀门一一对应设置于各所述管道上。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罐体的出水端f与所述水箱的进水端a连接的管道上还设置有高压控制阀,所述高压控制阀与所述水泵电连接。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罐体内设置有若干个雾化喷头,各所述雾化喷头均与所述第一罐体的进水端e连接。
[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罐体体积大于所述第一罐体体积,且所述第二罐体体积为所述第一罐体体积的若干倍。
[001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内均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水泵、各所述阀门电连接。
[0020]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端e设置于所述第一罐体顶部,所述出水端f设置于所述第一罐体底部,所述进水端h和出水端i均设置于所述第二罐体底部。
[002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罐体的进水端e与所述水箱的出水端c连接的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罐体的进水端h与所述水箱的出水端c连接的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二单向阀。
[002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上均开设有观察口。
[002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0024]进一步的,设定所述水箱的出水端c与所述第二罐体的进水端h连接管道上的开关阀门为第一阀门,所述第二罐体的进出气端j与所述第一罐体的进水端e连接管道上的开关阀门为第二阀门,所述第一罐体的进出气端g与所述水箱的进气端d连接管道上的开关阀门为第三阀门,所述第一罐体的进水端e与所述水箱的出水端c连接管道上的开关阀门为第四阀门,所述氢气供应装置与所述第一罐体的进出气端g连接管道上的开关阀门为第五阀门,所述第一罐体的出水端f与所述水箱的进水端a连接管道上的开关阀门为第六阀门,所述第
二罐体的出水端i与所述水箱的进水端b连接管道上的开关阀门为第七阀门,所述出水口连接管道上的开关阀门为第八阀门;所述水箱的出水端c连接的管道为第一管道,第一管道末端分别连接有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第二管道连接至第二罐体的进水端h,第三管道连接至第一罐体的进水端e,第一罐体的出水端f与水箱的进水端a连接的管道为第四管道,第二罐体的出水端i与水箱的进水端b连接的管道为第五管道,第二罐体的进出气端j与第一罐体的进水端e连接的管道为第六管道,第一罐体的进出气端g与水箱的进气端d连接的管道为第七管道,第一罐体的进出气端g与氢气供应装置连接的管道为第八管道,第一罐体的出水端f与出水口连接的管道为第九管道;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上,第四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三管道上,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上,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第六管道上,第三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七管道上,第五阀门设置在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富氢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和若干管道,所述水箱设有进水端a、b、出水端c和进气端d;第一罐体,所述第一罐体设有进水端e、出水端f和进出气端g,所述第一罐体的进水端e与所述水箱的出水端c通过所述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罐体的出水端f与所述水箱的进水端a通过所述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罐体的进出气端g与所述水箱的进气端d通过所述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罐体的进出气端g通过所述管道还连接有氢气供应装置;第二罐体,所述第二罐体设有进水端h、出水端i和进出气端j,所述第二罐体的进水端h与所述水箱的出水端c通过所述管道连接,所述第二罐体的出水端i与所述水箱的进水端b通过所述管道连接,所述第二罐体的进出气端j与所述第一罐体的进水端e通过管道连接;水泵,所述水泵设置于所述水箱的出水端c连接的管道上,所述水泵与所述第一罐体的出水端f通过所述管道连接;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第一罐体的出水端f与所述水箱的进水端a连接的管道上;若干开关阀门,各所述开关阀门一一对应设置于各所述管道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氢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罐体的出水端f与所述水箱的进水端a连接的管道上还设置有高压控制阀,所述高压控制阀与所述水泵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氢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罐体内设置有若干个雾化喷头,各所述雾化喷头均与所述第一罐体的进水端e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氢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罐体体积大于所述第一罐体体积,且所述第二罐体体积为所述第一罐体体积的若干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氢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内均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水泵、各所述阀门电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氢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端e设置于所述第一罐体顶部,所述出水端f设置于所述第一罐体底部,所述进水端h和出水端i均设置于所述第二罐体底部。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氢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帅中陈忠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檬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